搜索
 

高新区召开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

2022年02月14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本报高新讯特约通讯员陶胜志报道: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高新区不断强化人才战略意识,构建更加优质的人才服务体系,先后出台了《高新区落实新余人才政策促进人才发展十六条》《新余高新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人才激励政策。为了让各类人才和人才工作者以及媒体更好地了解这些政策,7月25日,高新区召开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解读了相关人才激励政策。

有记者问到,高新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而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高新区位于内陆地区的小城市,在人才资源上不占优势,为此高新区实行了哪些措施来帮助企业招才引智?

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高新区首先创新引才方式。以往是组织企业赴外引才,自今年开始,高新区大力推行“屏对屏”的线上云招聘方式,深入对接企业了解用人需求,帮助企业招聘人才。今年6月,高新区参与了2020年江西省引进高层次人才新余市网络云端招聘会,参与人群都是本硕博的应届毕业生,当场达成意向14人。其次,在异地建立“研发飞地”。高新区鼓励企业在一线、沿海等发达城市建立研发中心,吸附高端人才,弥补企业人才短板,目前已有9家企业在发达地区。此外,积极利用专家团队的力量,针对一些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组织专家赴基层,加强重点产业与专家之间的连接,去年高新区获批了1个国家级专家服务中心,全省才2个。

有记者问到,目前不少地区爆发了“抢人才大战”,制定了各种各样的优待政策。对于人才引进后,高新区有哪些举措促进人才发展?

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一是出台接地气的人才新政,实施“青蓝人才选拔培养工程”和“柔性引进人才工程”。在全区遴选具有培养潜力的人才,资助其赴国(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脱产学习研修,在享受市级经费资助的基础上,给予5-10万元学习经费资助;通过“项目引进”“合作引进”“兼职引才”“假日专家”等柔性引才方式,“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并对项目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二是开展“最美高新人才”评选。每年面向区里的创新创业人才、一线教师、一线医护人员、企业优秀员工、优秀基层干部等评选出50位“最美高新人才”予以表彰,并每人奖励2000元。三是做好人才工程申报。主动对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省“双千计划”,把我区更多优秀人才推介出去。深入推进市级人才工程,努力培养一批本土优秀人才。四是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积极创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高端科研平台,把科研平台打造成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区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为各类人才搭建创新创业的舞台。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况女士是宜春人,在高新区工作已经8年,其爱人在外地从事教师工作,夫妻俩平时工作都忙,再加上异地,无暇顾及家庭。在新闻发布会上,况女士就此咨询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像她这样在外地在编在岗的人才家属能不能按照“对口对应”的原则,直接调入到高新区?

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解答说,对况女士这样本土培养起来的高层次人才的在区外在编在岗家属可以根据现有身份、专业,按照“对口对应”原则,结合拟接收单位实际,予以接收1人。此外,在高新区服务二年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其配偶或子女不在编在岗的,根据《新余市高层次人才配偶子女就业促进办法》,可通过考试择优解决1人事业编制,按“属地管理、专业对口”原则分层次、按系统予以安置,本土培养和全职引进的人才均享受这一政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