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造新余区域中心城市实现新宜吉合作大变样

2022年02月14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余士明 王佳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可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优化及空间结构的重塑来实现,跨区域合作发展成为解决区际发展不平衡的有效手段。

新宜吉跨区域合作示范区是江西省第一个跨区域合作示范区,是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现实考量。打造新余区域中心城市对新宜吉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能实现产业、人口、金融等要素向新余集聚。中心城市市场集中、基础设施完善、营商环境好,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在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引导下,能将更多的社会资源向新余汇集。二是能促进正外部性的溢出。新余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后,会促进峡江、上高、新干等地区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加、人口流动、基础设施增强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等。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经济日渐分异的重要原因。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来剖析新余成为中心城市的可能性。首先,新余人口要素流动畅通,户籍管理机制灵活。近年来不断出台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新余工作;资本要素流动性强,资本利润率较高,能满足各类主体的利益追求。2019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61户、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均在全省前列,具备吸引居民来新余发展的利益动机;其次,新余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推动生产要素和企业在空间范围内的相对集中。目前,新余产业集群三年倍增计划顺利完成,新能源、光电信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6%、11.3%、14.7%,高新区列为科技部动力电池创新产业集群试点。此外,新余新能源、装备制造、医药、旅游等产业与其他地市产业关联度较高、产业黏性较强,可将各地区资源优化配置,整合形成新的区域产业集群;最后,新余处于地理几何中心,是优势发挥和经济空间集聚实现的重要基础。新余处于峡江、新干、樟树、上高等地的中心位置,与其他县市距离趋同。中心城市一旦形成,能呈同心圆趋势辐射至各个县市,降低区域内运输费用及交易成本等。

新余在具备良好条件的情况下,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要素着手打造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奋力促进和实现新宜吉合作大变样。

加快成为“宜业宜居地”。人力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一方面继续推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借鉴我国发达地区的相关经验,结合新余实际,制定符合新余产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将新余打造成为人才聚集高地。另一方面增加新余人口基数,刺激消费,扩大中心城市影响力。开放新余购房条件,为区域内居民提供购房优惠,吸引更多人口来新余定居,同时放宽外地学生就近入学管理制度,简化入学手续,为外地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加快成为“资本聚集地”。资本是地区经济发展的血液。一方面完善新余投融资环境。加快新余金融聚集区的布局和建设,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将三市六县银行及金融机构进行整合,将区域内各大商业银行总部设立在新余金融区内,提升金融聚集效应和服务能力。金融区内各大银行及融资机构可开展联合担保机制,开发金融产品,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保障区域内中小企业资金链供应。另一方面,持续优化新余市营商环境。新余继续推进“只跑一次”服务,推进“证照合一”。不断推动机构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缩短审核时间,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同时,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保障新余企业的各项法律权利,确保新余市发展企业在遇到商业纠纷时得到法律上的支持,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

加快成为“生态涵养地”。生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新余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44%以上。一方面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底线。另一方面,新余牵头将区域内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吉安、宜春等地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但三市六县旅游景点分散、景点雷同、智慧旅游开发程度不够。新余可研发智慧旅游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将区域内不同功能的景点、路线、餐饮、住宿等要素结合起来,打造完善的旅游生态圈。

加快成为“四通八达地”。交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桥梁。将三市六县作为新余市的经济腹地,由新余牵头规划整合合作区交通经济网络。一方面合理规划公交车、客车等公共交通网络,开发智慧交通系统,研发手机查询、定位软件,利用现代化GPS技术对车辆实时定位,方便区域居民乘车往返。另一方面要合理规划物流运输网络。交通是物流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市六县产业合作越密切,就越需要强大的物流网络支持。新余牵头构建新宜吉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将合作区内物流车辆、运输物资等资源合理整合,提高物流运输能力和车辆使用率,延长合作区内公路使用年限。

(作者单位:中共新余市委党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