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让农业产业在“贫瘠”土地蓬勃生长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遂宁日报

到了惊蛰,锄头不停歇。

3月6日,遂宁,全省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会现场。

一场蒙蒙春雨让现场更能触动与会人员的心田:东山村坡地四季果园、坝地绿色菜园、旅游农家乐园、村庄美好家园;明镜村村民李波讲述了他发展电商让自己顺利脱贫的故事;永河现代农业园成为船山脱贫攻坚的主阵地;海丰农事服务超市的农机设备深耕青岗村土地……映进与会人员眼帘的现实,正是遂宁精准实施产业扶贫的生动实践。

一天时间里,与会人员看现场、听经验、谈心得,为的是让农业产业在“贫瘠”土地蓬勃生长。

换“穷业”奔富路

遂宁6项经验值得借鉴

产业,“三农”发展的根基,老乡脱贫的依托。

中央、省委不止一次阐述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产业发展是脱贫奔康、过上好日子最重要的支撑。”

聚焦“农业产业扶贫”关键词,来到遂宁学什么?与会代表冒着蒙蒙春雨,走园区、穿田地、进新村,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心中的疑问找到了清晰的答案——遂宁增强产业转型的实践新定力,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值得借鉴;紧扣全面小康目标,着力精准扶贫的取向,值得借鉴;优化布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建设新园区,值得借鉴;着力比较优势,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主体,促进新的业态,值得借鉴;打造发展环境,提升农村家园文明,值得借鉴;坚持与时俱进,向改革要活力的精神,值得借鉴。

南充市高坪区农牧业局局长马长清说,遂宁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并依托园区构建的扶贫大环线令人震撼。“遂宁经验值得我们仔细‘咀嚼’,力争复制推广。”

看实情抓落实

“五谷杂粮”必须选对一种

射洪县沱牌镇青岗村通过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了20户无劳力、无技术的特困户,由该20户特困户委托村集体借用产业扶贫基金20万元,入股建立射洪县海丰农事服务超市青岗村连锁店购置农业生产服务机具,由村集体全权委托合作社经营管理,合作社与村集体、贫困户实行收益五五分成,合作社将全村贫困劳动力纳入就业扶助。

在青岗村产业扶贫宣传展板前,省农业厅计财处副处长李劲仔细查看、思考良久。会议前期,他曾专程赶赴射洪深入了解农事服务超市经验模式。

“青岗村的先进做法只要总结提炼得好,完全可以复制到其他贫困村加以推广。”李劲建议,当地农业部门和党委政府应当在农事服务超市的内容上进行精细化、精准化思考,让它在农业生产中更加便捷地运行,更好地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当前,不少贫困村搞农业产业出现人云亦云现象,这个建议养猪,那个说种核桃,动不动就是“千头”“万亩”豪气发展,脱离实际,发展产业并不是五谷杂粮都适宜。

对此,李劲说,选择农业产业一定要有主见,要邀请相关部门和专家共同论证,结合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确定1-2项基础好、潜力大的主导产业集中打造,这样才能形成气候、产生效益。

提素质强服务

发挥好农技员重要力量

切身经历脱贫攻坚首战,与会人员深刻地意识到,强产业、助脱贫,农技员是一直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经常出现“以种植业为主的贫困村,驻村的却是畜牧专家”等情况,让农技员的作用大打折扣。

遂宁市农业局总农艺师张羽认为,要解决驻村农技员与贫困村产业发展不相适的问题,党委政府及农业部门应当对贫困村产业发展实际进行摸排调查,选对选准农技员,让他们更好地指导服务贫困村、贫困群众发展产业。

“农技员驻村帮扶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业务自我提升的过程。”张羽还建议,农技员应该加强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面对贫困群众不仅能讲农业扶贫政策,还可以讲解茶叶怎样种、牛如何喂、农机怎么操作和修理等,而且“互联网+”“农村电商”这样的热门话题也要了然于胸。

(全媒体记者 侯跃 杨小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