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他扎根田间地头谋划发展板板桥村困难户过上好日子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遂宁日报

2月15日一大清早,天上还飘着毛毛细雨,瞿河乡板板桥村的田地边就聚集了一大群人,驻村农技员董云章手握锄头站在地中间,正在组织召开油菜育苗现场会,为全村农户讲解油菜起垄排湿、培育壮苗、苗期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很多农户都挤到董云章身边,生怕没听清楚技术要领。

提起董云章,瞿河乡板板桥村干部群众无人不晓,虽然驻村时间不长,但他为该村脱贫致富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2015年9月,董云章被县农业局派到板板桥村作扶贫驻村农技员,作为一名在粮油种植行业30多年的农技师,董云章深知此项工作的重要和肩负的责任。他多次深入田间深入农户调研,因户施策,为全村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增收规划,大力推动全村特色产业发展,为该村实现2016年脱贫目标做出应有贡献,流下了辛勤的汗水。

因地制宜搞规划

因户施策促增收

板板桥村是一个典型的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丘区山村,全村耕地面积1093.88亩,养殖大户5户。针对该村实际情况,他与村脱贫工作组一起,制定了以发展优质粮油为重点,以发展贫困户小家禽养殖为突破难点的脱贫产业规划,通过提高单产、提升品质、创新品牌等手段,实现种植业增产增收目标;以扩大养殖规模增加贫困户现金收入。通过多次入户实地调查和征求意见,为每位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制定了产业扶贫规划,做到了增收目标明确,扶贫措施精准。

围绕脱贫目标

落实帮扶措施

实现贫困村尽早脱贫,产业发展是关键,实现贫困户脱贫,因户施策是关键,要实现板板桥村脱贫,关键是措施落实,董云章不忘使命,牢记目标,全力以赴。

瞿河乡是我县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示范基地,为了打造该基地,董云章主动争取项目支持,先后为该村争取了现代农业水稻、油菜高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小麦“一喷三防”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支持,实现了该村农户水稻、油菜良种免费和水稻统防服务免费、小麦统防药剂免费,全村共免费发放川优6203优质水稻新品种250公斤,正红505新玉米品种500公斤,地膜600公斤,德新油9号“双低”高产油菜新品种70公斤,比得夫复合肥6400公斤,病虫防治药剂2200瓶(包),硼肥700包,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做好农业产业扶贫和技术扶贫工作,董云章深入到村组和农户,扎实开展技术服务,以69户贫困户和10户科技示范户为重点,通过广播宣讲、集中培训和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技术帮扶,全年开展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和家禽养殖技术培训6期,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实现水稻多蘖壮秧、玉米增密配套栽培、油菜扩行壮株栽培、小麦精量播种等先进技术全覆盖。

要实现扶贫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发展产业是关键,董云章也深知这个道理。他积极动员射洪县柠巨力柠檬专业合作社,在板板桥创建国家级柠檬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扩大柠檬种植面积,为当地农民就近务工,增加务工收入奠定基础;多次邀请县畜牧局专家到射洪县瞿河乡板板桥村养猪专业合作社、射洪县梦源家庭农场进行指导帮扶,坚定了业主发展产业的信心。

辛勤付出

成果丰硕

“现代农业靠的是技术,如果没有董站长的指导,我们还是按老办法种地,产量始终上不去,一年到头种地也赚不到什么钱。”村民高龙发有感而发。

通过推广农业种植新技术,全村新增优质水稻240亩;新增优质玉米500余亩;新增“双低”油菜700余亩,实现增产粮食2.25万公斤,新增油菜籽2.1万公斤,共新增产值16.95万元,节约成本3.4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32元。其中贫困户种植优质粮油44户、142.3亩,增收节本实现新增产值4.6万元,人均增收335元。

柠檬专业合作社新建基地160亩,涉及贫困户14户49人;养猪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生猪1300头,新增400头,带动贫困户3户12人务工;家庭农场年养殖跑山鸡规模达6000,新增2000只,带动贫困户5户8人就近务工。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务工等年收入达10.8万元。

邀请县畜牧局专家开展畜禽养殖技术培训指导,全村45户贫困户参与畜禽养殖,共养殖生猪10头,养牛2头,养鸡374只,其他小家禽363只,增收5.53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384元。

一次次地进村入户摸底,一次次地入田间进大棚,在董云章的努力下,板板桥村的产业提质增效了,百姓的日子也更好过了。2016年12月,瞿河乡板板村顺利通过四川省扶贫验收组验收,成功脱贫摘帽。

(全媒体记者 艾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