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旭耀)近年来,东区以“党建引领、各方参与”为切入点,创新社区党建向小区党建延伸模式,把居住在小区的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社区党员和“两新”组织党员整合,建立小区党支部,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治理“四会”模式,推动建设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民主法治、平安和谐、便民利民、环境优美、文明祥和”为具体内容的“1+5”型和谐小区。
构建“四位一体”小区组织体系。东区加强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全区共建立小区党支部19个,各小区党支部实现“四个有”,即有一名支部书记、有一个活动室、有一套组织生活制度、有一定活动经费,书记由热心公益的退休老党员或优秀年轻社区干部担任;支部主导组建小区业委会,小区支部设立“好人榜”、“党员风采录”,向居民宣传党员为小区所做的工作,积极推介党员进入小区业主委员会。小区支部积极主导推选,引导更多热心公益、替大家说话的党员担任楼栋长、网格长、网格员;老党员主导组建耄耋监事会,推选成立小区监事会,积极动员敢于直言、群众认可、身体健康的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担任小区监事,负责监督业委会履职、公共经费使用、重大事项推进等情况,负责监督物管公司(自管会)服务态度、效率、质量以及投诉处理等;支部带动发展群众性文娱组织,小区支部根据小区党员、居民兴趣爱好,积极组建广场舞、棋牌、钓鱼、厨艺养生等爱好者小分队。对党员3人以上、队员10人以上的小分队,建立兴趣党小组,制定活动规则,引导活动健康开展。
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治理“四会”模式。小区支部通过楼栋长、党小组长、党代表工作室、公开电话、微信、微博、QQ群等,及时掌握小区党员、居民的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每月底,支部与业委会召开通气会汇总情况,分类向物管公司、居民议事会、社区党组织等提出处理意见;对通气会反馈的意见建议,业委会与物管(自管会)及时召开协调会,商议提出解决措施,限期抓好整改落实;支部主导季度议事会,议事会由小区支部和业委会共同召集,成员由小区支部书记、业委会和监事会成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物管公司代表,以及部分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组成,议事会主要对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议决。议决程序实行“5030制”,即“赞成票超过50%、反对票低于30%”才能形成决议;支部与监事会召开年度评估会,每月通气会、定期协调会、季度议事会的议决事项,均由监事会备案。监事会建立议决事项记实制,一事一记,定期向全体业主公布。年底,小区支部与监事会根据记实情况,共同研究提出意见建议,督促业委会、物管(自管会)更好履行职责。
强化党员示范引领和谐小区建设。建立居民公约,建设民主法治小区,小区支部和业委会引导党员主导制定居民公约、带头遵守居民公约、主动维护居民公约。开展党员“定岗定责”,建设环境优美小区,社区党组织安排机关志愿服务的党员到各小区支部认领服务和监督岗位,协助监事会成员带头开展环境整治、清扫保洁、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排查治安隐患,建设平安和谐小区,小区支部、业委会与物管(自管会)定期排查治安隐患,在小区内设立警务室,督促物管(自管会)规范车辆停放,在主要路口安装禁行、禁停标志,设置缓冲带,拆除不合规定的家用防盗栏。组建党员服务队,建设便民利民小区,组织有技术专长的党员成立水电气、家电维修等志愿者服务队,为小区居民办实事。同时,交通系统机关党员组建“党员私家车爱心车队”,义务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士、急需送医居民提供用车服务。联络邻里感情,建设文明祥和小区,开展邻里节、春节联谊等主题活动,加深居民感情,把“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邻里之间充满包容、信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