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央视《等着我》:讲述攀枝花的英雄故事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攀枝花日报

“五一”期间,攀枝花13位退休的白衣天使,带着全班38个同学的共同愿望,登上中央电视台的大型公益寻亲栏目《等着我》节目现场,寻找原渡口市交通医院1978届护士培训班班主任王建国。节目现场,主持人倪萍感动落泪,嘉宾郁钧剑大赞攀枝花人是英雄。

节目播出后,本报新媒体平台进行了报道、转发,“白衣天使”的坚守与奉献、师生之间的感人情谊,得到众多网友点赞。

□本报记者阮雨红/文受访者供图

记者多方打听了解到,节目中的交通医院就是如今的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5月10日,记者联系上目前在该院家属区居住的当年护士培训班学生徐建坤老人。

据徐建坤介绍,30多年前,交通指挥部筹建交通医院,由王建国老师组建护士培训班,学员从交通系统各基层抽调而来。护士培训班有38名学生,大家退休后去了不同的城市,后来通过微信重新聚在了一起,但始终没有老师王建国的消息。

“教我们2年后,王老师被调到唐山工作,之后便没了消息。平时群里聊天,我们经常提起老师,如果没有他的付出,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对老师的思念,坚定了同学们找到王老师的信念。

2016年2月,同学们通过网络报名央视《等着我》栏目,希望通过节目组找到王建国老师。今年“五一”前,大家来到北京参与节目录制。

一份思念发起一场寻人活动

“皮肤白皙,身材适中,衣着得体,风度儒雅,作风绅士,有才……”坐在演播厅的护士培训班学生孙亚芬这样描述王建国老师,在她眼里,所有的形容词都不足以概括王老师的优点。

孙亚芬说,刚进护士培训班时,遇到一个男病人去世,然后就分配给孙亚芬进行尸体护理。年仅21岁的孙亚芬害怕了,说什么都不肯去。见状,王老师默默戴上手套、拿起毛巾开始给逝者洗脸。看到这一幕,孙亚芬心里特别羞愧,鼓足勇气接过了毛巾。

“护士就是战士,要守护好病人!”王老师的这句教诲,让护士培训班的全体同学记了一辈子。

孙亚芬说,她怀孕五个月时,遇到一个在救火中受伤的消防官兵,最好的抢救措施就是马上进行人工肾透析,医院只有孙亚芬会做。但人工肾透析需要用福尔马林,而福尔马林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看着孙亚芬,王老师犹豫了,孙亚芬看懂了老师的眼神:“老师,您放心,这里交给我吧!”经过反复透析,小伙子肾衰完全纠正,痊愈出院前,他感激地对医护人员说:“谢谢你们!”望着小伙子远去的背影,孙亚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一句教诲是一辈子坚守和奉献

“说什么都不能代表我的心声,见面我想拥抱他!”孙亚芬说,护训班的大多数同学已从事医务工作30余年,对自己奉献一生的医护职业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在事业画上句号的同时,她们更希望找到王老师,当面向他汇报。

节目现场,当王老师从希望之门走出来时,现场的观众感动落泪。原来,当年王老师调到唐山工作,退休后便回到了吉林老家。这时,观众席上的其他同学纷纷跑上演播台,王老师一一叫出了她们的名字。

“一名老师,在30多年后还记得当年那些小姑娘,并且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这个老师多了不起,他对学生怀有多深的感情,我们应该向这样的老师致敬!”主持人倪萍感动落泪。

一个拥抱是割舍不断的师生情

“看哭了!作为攀枝花的一员,为攀枝花人自豪,为激情燃烧的岁月点赞!”

“不管什么年代,都需要这样的奉献精神,为这群白衣天使和他们的‘男神’点赞!”

……

节目播出后,深深感动了全国观众,攀枝花人也为之沸腾了起来。

护士培训班学员退休前所在的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医护人员集体收看了这期节目。年轻护士小郑看完后深表震撼:“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优秀的前辈,在三线建设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战士一样守护好病人,把大好青春奉献给医护事业,创下零差错事故的记录,她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攀枝花是一座移民城市,我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很多老一辈建设者都和我一样,把火热的青春留在了这里,这群医护人员找老师,实际上是在找她们珍贵的青春岁月。她们的心情,我们最懂。”攀钢退休职工冯先生说。

……

嘉宾郁钧剑在节目中说,攀枝花也叫木棉花,木棉花也叫英雄花。今天,我们在舞台上看到了一片英雄花,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来自攀枝花的英雄故事。英雄,不仅仅是在战场为国捐躯的将士,也是我们许多平凡的建设者和劳动者。

一次相聚来自攀枝花的英雄故事

“30多年,班上大部分同学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医护事业,回想走过的路,我们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获得了不平凡的收获。”徐建坤老人说,王建国是护士培训班学生们青春的见证人,学生又是老师事业的继承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两代人共同传递着白衣天使的爱与奉献。

5月10日上午,记者致电徐建坤老人得知,节目录制结束后,护士培训班的同学们陪伴王建国老师在北京停留了一天,向老师汇报了这些年来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短暂的团聚后,王老师第二天离开了北京,同学们也各自返回了自己的家。

“此行不仅满足了我们找到恩师的愿望,也让全国人民重新认识了攀枝花,我们很知足。作为一名建设者,亲眼见证了攀枝花的发展,我们感到很自豪。”徐建坤老人说,她的亲戚朋友看了节目,都称赞她们很了不起。

一生自豪共同传递爱与奉献

攀枝花微报微信公众号

攀枝花日报微信公众号

攀枝花日报

新浪官方微博

欢迎关注攀枝花日报社新媒体集群产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