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英雄城市英雄骨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攀枝花日报

□本报记者 王悦良

攀枝花的夜晚,哪里最为璀璨耀眼?

外地游客脱口而出的可能是华灯闪烁的炳草岗老城区,或是欣欣向荣的炳三区,而老攀枝花人心中可能都会有另一个答案:以攀钢为核心的金沙江北工业区。这里是攀枝花开发建设的原点,也是攀枝花工业经济的起点,更重要的是,这里孕育了攀枝花这座英雄城市的根骨和脊梁——大型国有企业。

半个多世纪以来,以攀钢、十九冶、攀煤为代表的在攀大型国有企业支撑起了攀枝花开发建设的“大厦”。它们将自身发展与攀枝花的兴衰荣辱紧紧相连,促进并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成长。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攀大型国有企业仍然屹立于这片热土。它们秉承一家亲的地域观、一体化的发展观、一条船的奋进观和一盘棋的大局观,与地方互相支持,亲密合作,共同为攀枝花的今天和明天发光发热。

挥剑斩荆棘

50多年前,承载着共和国的重托,攀枝花开发建设在一片不毛之地上拉开帷幕。

“攀枝花开发建设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一部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攀钢退休职工李居林回忆,那时,全国各地的精英、骨干奔赴三线,交通首先是个大问题。“铁路不通坐汽车,汽车走不动了就骑马,实在不行就靠双脚走到渡口”,是建设者当年奔赴攀枝花的真实写照。

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被带进了国有企业,带上了工作岗位,传承到了今天。攀枝花50余年的开发建设岁月中,以攀钢、攀煤、十九冶等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攀枝花精神最坚定的践行者。凭借雄心智慧,不惧穷山恶水,前赴后继,不懈努力,一家家现代化工厂、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攀钢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攀钢的艰苦创业就是攀枝花的艰苦创业。”攀钢集团公司原董事长赵忠玉说:“30多年前,面对诸多问题,集团公司上下‘面壁三天’,自问自答,得出三条结论:留住人心、开发智力办教育、建设攀钢二期。”那时攀枝花的国有企业人都有共同的想法:办不好企业,大家喝卤水;办好了,喝酒庆祝。

从1965年正式开工建设,到70年代出铁、出钢,再到20世纪末实现从“钢坯公司”到“钢材公司”战略性转变,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等重要历史时期,如今的攀钢已形成年产铁720万吨、钢780万吨、钢材700万吨、钒制品2万吨、钛精矿30万吨、钛白粉8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攀钢的兴盛发展带动了攀枝花工业经济的腾飞,彰显了国有企业英雄式的胸怀与担当。

卸甲沐荣光

攀枝花如今的建设发展是三线建设成就的集中体现,也是国有企业这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带来的成效。在攀枝花50多年峥嵘岁月中,国有企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

攀煤集团退休老职工王旭基告诉记者:“在攀枝花,钢铁看攀钢,煤炭就得看咱们攀煤。”始建于1964年的攀煤集团有限公司,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在“大三线”建设中为攀枝花钢铁基地配套建设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和改革发展,攀煤(集团)公司已建设成为以煤为主,电力、化工、火工、建筑建材、机械制造等多业并举、配套发展的综合性企业。巴蜀百家知名企业、四川省优秀企业、四川煤企首家出口创汇企业……众多荣誉奖章和证书,见证了攀煤的发展兴盛,鼓舞着一代代职工再接再厉、拼搏奋斗。

同样对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国有大型企业,还有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6年的十九冶集团,是中国唯一独立连续承担过从矿山开采到型、板材冶金全流程施工的大型综合建筑企业。51年来,十九冶承担了国内外多个重大项目建设,同时致力于拓展能源、化工、建材、电力、水利、有色等行业,先后创造了数百项国家、省(部)级优质工程及产品,多次荣获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

近年来,攀钢、十九冶、攀煤等攀枝花大型国有企业秉承三线企业“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坚持诚信经验、延伸产业、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等先进经营理念和发展思路,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围绕服务攀枝花市发展大局,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现代化国有企业,继续为攀枝花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将往日荣光永久延续下去。

策马踏征途

新的历史时期,在攀大型国有企业“整理行装”,再次吹响了勇攀改革发展高峰的号角。

近年来,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攀钢、十九冶、攀煤等国有大型企业努力克服生产下滑、投资下降、效益不佳、从业人员减少等问题和困难,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继续新的征途。

调整产业结构关键在科技创新。近年来,攀钢逐渐将生产重心从钢铁向钒钛转移,将“科技强企”“主攻钒钛”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提出了“把攀钢建成以特强钒钛为主导、精品钢铁为支撑、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世界级企业,成为鞍钢集团打造中国钢铁钒钛‘排头兵’的重要战略支撑极”的企业愿景。

攀钢集团董事长段向东说:“因资源而建的攀钢,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与攀西战略资源的开发利用密不可分。”攀钢抓住钒钛资源创新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坚持创新驱动,践行技术引领,推进了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

目前,被视为攀钢“一号工程”的高炉渣提钛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该项目运用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工艺,主要产品可以用作氯化法钛白及海绵钛的直接原料,走的是典型的、具有攀西钒钛资源特色的技术路线。攀钢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如果说“攻克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世界难题、打破外国专家关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是‘呆矿’的断言”是攀枝花资源综合利用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的话,那么,高炉渣提钛项目就是“二次革命”,它的成功将有利于突破国外企业对攀钢钛产业高端技术的封锁,为国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攀钢逐渐找到发展新路径,十九冶集团和攀煤集团也不甘落后。

当前,十九冶集团牢固树立“创新、创利、共赢、共享”的发展理念,从战略聚焦、提升运营能力、增强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全面转型升级。在科技创新方面,十九冶集团聚焦新兴产业技术,着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研发能力,持续推进标准编制工作,继续组织开展“产学研用”科技交流与合作。截至目前,公司拥有有效专利807项。十九冶集团公司董事长田野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科技创新为企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相信将来随着科技攻关的进一步突破,十九冶集团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攀枝花整体经济也会在国有企业的强力带动下取得新发展新突破。”

结合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攀煤集团在前不久召开的公司第四次党代会上确立了今后的生存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资源、煤种、区位、人力优势,坚持以煤为主、多元发展,做强做精做细煤炭主业,做优做大做实相关产业。“近段时间煤炭市场形势有所好转,再加上除了发展主业外,企业正全力推动转型升级,我们有信心实现‘十三五’末年营业收入30亿元、利税2亿元的目标。”目前,攀煤集团以发展新兴产业为抓手,着力盘存量,做增量,调结构,组建了农林、物流、建筑施工3个新公司,发展均已进入正轨、逐步见效,这让攀煤集团董事长张兴敏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成竹在胸。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