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青依
很多上班的亲都会遇到“工龄”这个词,但大多数人对其都是一知半解。不少人常常这样问:勤勤恳恳工作了这么多年,工龄到底有啥用?
近日,家住雁城的谢女士就向依依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刚开始工作时,就常听人讲起‘工龄工资’,但工龄跟收入究竟有何关系?”今天,依依就来帮大家捋一捋工龄到底有什么用。
工龄工资已取消
但评职称有工作时间要求
就谢女士关心的问题,记者向市人社局进行了咨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中,已经取消了公务员的工龄工资。但在现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中,部分津贴、补贴会因工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各类职称评定中,大都会对工作时间做出一定限制,而职称评定又会间接影响到工资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民营企业中,为了尊重和留住有价值的老员工、增强员工归属感,会特别制定员工工龄工资管理规定。
工龄如何算?可与缴纳社保时间一致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分为一般工龄和连续工龄。一般工龄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工作时间。连续工龄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连续工龄不仅包括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而且包括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
工龄到底如何计算呢?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合并计算,如职工因主观原因中断工作,把中断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工龄折算法,如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在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
除了这些传统的计算方法之外,计算工龄还有一种方法。根据现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职工在参加工作之后就应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工龄的计算时间和开始缴纳社会保险的时间是一致的。
工龄有什么用?
可享五大福利
养老金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金的申领额度是与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相关的,缴费年限越长,可申领的养老金越高。换言之,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
带薪年假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具体规定为: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可见工龄越长,可休的带薪年假越长。
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其他
医疗期
医疗期是企业不得因员工生病或其他法定原因而不再雇用的保护期间。它的长短与劳动者的实际工龄以及在本企业的工龄有关。依据工龄的长短,劳动者可以享受到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病假工资
根据《四川省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职工病假待遇暂行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和企业性单位职工的病假工资算法,应以本人工资为基数,以工龄长短划分百分比。
职工患病(含非因工负伤),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内的病假工资为: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三)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本人工资90%发给;(四)连续工龄满30年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95%发给。
职工患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上的病假工资为: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60%发给;(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65%发给;(三)连续工龄满20年以上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70%发给。
制图/李建根何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