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月1日起驾考新规变化多

2022年01月21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

□本报记者何柳

驾考新规来啦!近日,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联合下发通知,从10月1日起,新版《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正式实施,新版《大纲》对培训学时、付费方式、培训里程等都首次作出明确要求。那么,对于打算考驾照的市民来说,新规都有哪些变化呢?

三大变化规范管理

变化一

考C照学时减少

新《大纲》对部分车型的培训学时做了调整。其中,C1驾照和C2驾照的总学时分别为62学时和60学时,均比原来的要求少了10多个学时。而且新《大纲》对每个学时的具体时间也作了明确规定:每学时为60分钟,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每个学员每天的课堂学习时间和实际操作时间均不得超过4学时。值得注意的是,学时为各车型基本学时要求,如需增加培训项目及考试内容,须相应增加学时。

变化二:

先培训后付费

新《大纲》中关于驾考费用与支付方式的规定列明,以后的驾考将推行“先培训后付费”模式。具体做法是:在学员科目一考试合格前不交任何费用,学员科目一考试合格,并通过报名平台成功报名后,再选择班别并缴费。

在新的《机动车驾驶培训费用构成明细表》中,收费项目被分成5大类,分别是相关服务费用(包含教材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等)、理论知识培训费、驾驶模拟培训费、基础和场地驾驶培训、道路驾驶训练等。其中,后三项收费又细分为普通时段、高峰时段和节假日时段三类,分别标明学时单价。

此外,学员可以与驾校签订合同,然后在网上或直接到驾校预约学习时间。每次学习结束后,学员可以对教练打分,然后根据学时安排和学时收费标准交费。

变化三:

培训里程不得少于300公里

新《大纲》指出,各省应当根据实际对各准驾车型培训里程作出相关要求,但最低不得少于300公里。

《大纲》表明,“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应与“道路驾驶”教学交叉融合;“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即学员可以一边进行理论学习,一边上车实际操作练习,科目二与科目三可以相结合。

另外,“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交通安全体验等多种方式,课堂教学不得低于6学时。

多方声音

驾驶培训灵活度透明度提高

倒逼驾校提高服务质量

针对即将施行的《大纲》,记者采访了雁城部分市民和驾校教练,他们是怎样看待新规的呢?

“新规出台后,我们驾考更灵活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科二与科三相互结合,不仅节约了时间,也节约了驾考成本。”市民林先生告诉记者。而市民赵女士更为看重的是新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驾考透明度,“我们学员可以在每次培训后按课时付费,并对教练进行评价,教练教得好不好,通过他的评分体系就能了解得一清二楚,这样的模式维护了我们学员的权利。”

多位驾校教练表示,新《大纲》对驾校提出了更严格的考验。今后学员可自主选择教练,在完成每一个课时后可以再选择,不满意的话可以换教练,给教练打分。“这样一来,每个教练自身的服务意识、态度都要提高,经常偷懒、骂学员的教练很可能会因为分数太低导致没人选。”雁城某驾校教练林师傅告诉记者,教练之间的竞争力也随之增大,教练必须提升培训服务质量才能求得生存。

相关部门

新规使教学资源科学分配

落实《大纲》做好管理工作

随后,记者针对新《大纲》,采访了市交通局道路运管处驾培科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大纲》的出台让学员们学车考试越来越透明化和人性化,先学后付款模式、自主选择教练、科目交叉训练让驾驶培训更为机动灵活。同时学时的减少并未影响教学质量,反而使驾校教学因人而异,让学员有弹性地选择,“由于学员中年龄和接受能力不一,原来的驾考学时可以说保证了大部分人都有足够的时间考出,但对于学得快的学员来说,过多的学时就有些浪费了。现在设定基础学时,学得快的学员能及时考出,其他学员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另花学时进行学习,如此一来,科学分配了教学资源。”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其部门将督促各县(区)驾培科和全市10余所驾驶培训机构严格落实新《大纲》,切实维护学员利益,做好管理工作,监督各驾校积极搭建相关平台,规范经营,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服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