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程桂英文/图
春节即将来临,一些购房者开始抓紧购房步伐,希望在新的一年有“新房”。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多个楼盘发现,不少楼盘推出期房销售,加之期房的选择余地大,期房成为不少购房者的首选。
期房,顾名思义就是在建的、尚未完成建设的、暂时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即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止期间的商品房。但期房在还未完全建好之前就开始销售,较现房而言,存在一定的风险。
那么,购买期房应注意些什么?如何才能有效避免风险?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按照国家及省市有关规定,开发企业在预售期房时,应在预售(销售)现场醒目位置设立开发项目证件公示栏、制度公示栏、房源信息公示栏、特别提示栏、信息查询处等,如实告知购房者房屋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购房者可在购房前一一进行查阅和了解,以免因信息不对称产生购房纠纷。
同时,为更好地保障购房者权益,结合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2016年,我市对预售楼盘销售现场管理作出了更为细化的要求,如土地及在建工程抵押、预售资金监管等信息必须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注意事项一:
看证照公示栏,弄清开发商资质资信
据了解,开发商逾期交房是期房购买者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开发商不能按期交房大都因为资金不足,致使工程拖延。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购房者一定要弄清开发商的底细,如开发商的资质、资信、资金实力、正在经营的项目在市场上的反映以及其大体的经营状况等。选择信誉高、实力强、业绩好的开发商可以降低购房者的购房风险。
“一家正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同时具备营业执照和企业资质证书,购房者可通过营业执照及企业资质证书,判断开发企业综合实力。”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了解完开发企业资质后,购房者还应查看开发企业是否“五证”齐全,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购房者可核实自己欲购买的房屋是否在《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上所载的房屋栋号范围内。特别要提醒的是,购房者在查看五证的时候一定要看原件,复印件容易作假。
除了从上述几种途径了解开发企业外,购房者还可从销售人员上岗证(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取得的上岗证)、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及总平面图上进行更加细致的了解。
注意事项二:
看制度公示栏,了解期房预售政策文件
对政策文件不了解,认知不全面,让不少购房者在购买期房时一头雾水,以致留下纠纷隐患。在购买期房前,购房者可在开发企业预售(销售)现场位置查看制度公示栏,查阅期房预售的有关政策文件。
具体内容包括:《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相关章节、《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市规划建设监察支队印制的《住宅装修与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书》、攀枝花预售资金监管及办证资金监管相关文件、我市出台的有关购房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在浏览期房预售相关政策文件时,购房者应重点查看《住宅装修与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书》、我市出台的有关购房政策等,以便在购房时享受相关政策优惠。
注意事项三:
看房源信息和特别提示,把握房屋整体情况
据介绍,我市某楼盘曾发生过一起因未事先对房屋情况进行有效判断导致购房纠纷。购房人张先生在我市某楼盘预售时,经销售人员推荐认购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宅。交房时,张先生发现购买的住宅紧邻地下车库停车位入口,车进车出比较嘈杂。张先生以此为由要求退房,但开发企业称,当初现场销售时,已经对小区环境及卫生影响进行了说明,张先生在购买该套房屋时并未注意到这些说明事项,以致发生购房纠纷。
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提醒,购买期房前,一定要对房源信息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如楼盘所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配套设施、楼层平面布置、房屋面积(含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销售价格(按建筑面积计算或套内建筑面积计算)、房屋的销售单价、总价等,把握房屋整体情况后,再进行综合考虑和衡量,不能一味被房屋的宣传广告所迷惑。
此外,还需要认真浏览特别提示内容:土地抵押及在建工程抵押情况;房屋可否提供贷款及咨询电话;房屋办证资金监管单位、交存银行账户、账号及监督电话;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单位、监管银行账户及监督电话;用水、电、气、环卫、环保等事项;成品房的装修标准及所使用的材质展示等。
按照相关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采用不同标记对商品房房源“未售”、“待销售”、“已网签”、“已销售”、“禁止销售”等销售动态信息进行公示,购房者可通过这一栏,综合之前的所有要素选出一套心仪的住房。
注意事项四:
签订书面告知书,为签合同做准备
按照规定,房地产销售人员在接待客户购房咨询时,应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如实告知购房人所购房屋基本情况,不得虚假宣传、违规承诺房屋拓展情况,并与购房人签订书面告知书。
书面告知书应当包含以下内容:销售人员已详细告知本人所购房屋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已知晓所购房屋现在处于(土地抵押、在建工程抵押、司法查封、扣压、正常销售等)状态,根据本人目前的情况能(否)办理(公积金、商业)按揭贷款,购买后能(否)正常网签备案合同及办理产权证,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和违约责任的处理等内容。
注意事项五:
查阅合同及相关文本,明晰合同所有条款
当对开发企业、预售政策文件、预购房屋都有全方位了解和认知后,就进入了房屋买卖最重要的环节——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含补充协议)与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这一环节里,购房者一定要慎之又慎。在签约前预先查阅开发企业提供的合同文本,仔细查看每一个条款内容,如付款方式、交付时间、权证办理时间、违约责任等,同时还可就合同内容、增改补充条款等事宜与销售人员进行协商。
值得注意的是,签订合同时应对每一个房间、阳台等实际面积进行确定,另外对按比例分摊费用的公用面积如电梯间走廊、楼梯等应有明确界定,以免日后带来麻烦。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包括开发企业前期选聘的物业企业名称、资质等级,服务内容及违约责任等,购房者可进行详细阅读。另外购房者应重点翻阅“两书”(《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两书”可作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补充约定,并且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品房交付使用时,向购房人提供的对商品住宅承担质量责任的法律文件和保证文件。购房者要仔细查阅《住宅质量保证书》中有关保修内容是否符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相关规定,如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保修期限为5年;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保修期限为2年。如果没有达到上述规定保修年限,购房者可要求开发企业进行更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