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漏水、甲醛超标、墙体开裂、物业纠纷、中介过招……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对于每个置业者而言,买房、安居都是一件大事,人人都想顺顺利利买到称心如意的房子,然后迎接乔迁之喜。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安居过程总是难以十全十美,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糟心事,记者从身边真人真事说起,安居过程应该注意哪些陷阱,并请业内人士给您支招,教您如何维权。
新房收房问题多
业主张先生(化名)收房后郁闷不已,新房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严重。“交房前看房的时候,我就发现屋子空气不对劲,一股刺鼻的味道。”张先生表示,房屋室内空气问题,从看房那天就向开发商提出,然而,截至目前,始终没能达到住房条件,室内空气质量也一直没有达标。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房屋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屋面漏雨、墙面脱落,供热系统管道漏水、漏气、暖气不热,室内苯、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超标等等。购房者在验房时要注意看开发商的文件是否齐全,尤其要注意开发商能不能出具两书一表,如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竣工验收备案表。注意入户检查房屋质量,如检查厨房、卫生间的地板和天花板是否漏水;地面是否平整、清洁等。
支招
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维权
北京市铭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涛律师认为,购房合同中都会有质量保证条款,这是购房者要求开发商承担保修责任的有效凭证,交付使用的房屋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承担修复责任;出卖人拒绝修复或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因此,出现房屋质量问题,购房者可以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维权。
物业问题成投诉热点
物业问题是业主收房之后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之一。近日,新浪乐居针对物业管理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六成网友认为小区的物业服务质量不高,比如服务态度、物业费用的收取等等问题,物业管理及服务已成为3·15投诉的热点。
“我们的物业费是2.98元/平方米·月,简直太不值了,物业太不作为。我们都收房一年多了,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很多收房时就存在的质量问题至今尚未解决。业主怨声载道,物业、开发商和施工方互相推卸责任。”李先生(化名)气愤地告诉记者。
据李先生介绍,他买的是合生滨江帝景小区的精装修房子,收房之后发现各种问题。“洗衣间的瓷砖掉了一面墙,厨房和卫生间很多瓷砖都是空鼓,空鼓存在脱落的风险。还有地板发黑、壁纸发霉、木门裂缝,大理石裂缝等等。这些问题一年来找了物业很多次,到现在都没给解决。”
业主收房时拿到的质量保证书显示:“我公司自收到住户报修要求后,本着为住户利益着想的原则,一般小修项目不超过24小时完成;土建工种在当日予以答复,3日内实施,力争15日内完成。”另外,该质量保证书还明确写明:本公司已委托广东康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对本商品房保修管理,保修时,请客户直接与该物业管理公司联系。“但每次我打电话时,物业都说找不到人维修,他们也拿开发商和施工方没有办法。总之,各种拖延推诿。”业主李先生说。
针对业主反映的问题,记者给物业经理打了三次电话,均无人接听。
支招
依据精装协议进行起诉
针对合生滨江帝景业主遇到的问题,孙涛律师认为,如果物业一直无法解决问题,业主可按照和相关责任方签署的精装协议起诉对方,在起诉前应固定好证据,拍摄照片或视频。业主可起诉合同相关方修理、更换或者重做,如果因为相关问题造成了人身伤害,也可要求相关方赔偿。
专业中介服务极不专业
为了迎接即将出生的小宝宝,改善住房条件,莫女士通过某中介公司将自己一套位于南三环的住房挂出去,因为房子各方面都很好,虽然尚有几个月才能满五唯一,但莫女士提出的价格很合理,房源一挂出去立刻被买家看中,很快签署了买卖合同,约定房源满五唯一后再过户。
顺利卖出旧宅后,莫女士一家开始寻觅新居,很快选定了亦庄的一套四居室期房,并以莫女士的名字购入。该中介的经纪人得知后,告知莫女士必须要和先生离婚,并在离婚协议中划分两套房子归属,卖出的那套归莫女士,新房归先生。该经纪人说,这样就可以规避二套房产生的个税。莫女士夫妻多次询问该经纪人,除此之外还需要办理其他手续吗?他均回答:不再需要其他手续。
随后两个月,莫女士夫妻二人按照该中介的要求办理离婚并配合中介完成了各种流程,但是当他们与买方在住建委办理过户事宜时,却被告知只有离婚协议不行,必须完成过户,才算是一套房,否则将多产生30余万元的税款,对普通工薪阶层而言,这无疑是一笔巨款。可经纪人却表示他也是刚刚才知道。
虽然莫女士与该中介经过长达半个月的反复交涉,但该中介始终不承认他们有错。最后,莫女士考虑到家中有一10个月大的婴儿需要照顾,先生工作又格外繁忙,经常出差,最终不得不屈服于这家号称最专业的中介公司的强大,在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的情况下,无奈赔偿了买家20万取消了交易。
莫女士表示,“近年来中介行业竞争激烈,很多中介机构都纷纷提高服务、降低佣金,只有该中介坚持以‘可以提供最专业的服务’为名收取高达2.7%的服务费,也正是冲着这点,我们选择了该中介,但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这家所谓的专业性和服务让消费者心寒且齿冷。”
支招
对中介应加强监管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上述问题实际上和经纪工作人员盲目做承诺是有关系的,这可以理解为是对交易流程不熟悉的原因所导致的。尤其是为了撮合成交,部分中介机构在营销时确实会有一些不实的担保。这样一来会误导买卖双方的交易。对于此类问题的出现,相关中介行业协会的查处力度也不大,这也是监管方面的漏洞,建议此类问题依然需要向相关协会进行举报,对于虚假承诺应该积极查处。据新华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