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金属新国标施行“千足金”退出市场

2022年01月21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

□本报记者刘雨润

5月4日,《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其中“千足金”“千足铂”“千足钯”“千足银”的纯度表示方法及其相关内容被删除,取而代之都统称为“足金”;同时,还规定了“足金”(铂、钯、银)含量不低于99%,即使纯度达到99.9%或者99.99%以上,也只能称为“足金”,而不能再用“千足金”等进行标注。这意味着,企业对黄金首饰进行标识时只能标注为“足金”。“千足金”“万足金”等标识彻底退出贵金属舞台。

近日,记者走访雁城多家金店,了解贵金属新国标施行后,各金店执行情况如何?市民手中的“万足金”“千足金”又该如何以旧换新?

新国标实施

金店统一“足金”标识

在以往的黄金首饰国家标准中,市民购买黄金饰品时,“千足金”“万足金”往往是首要衡量标准。记者走访雁城多家金店发现,不少金店销售人员已经知晓新国标剔除了“千足金”等纯度命名的消息,在售的戒指、项链的标签上常见的“千足金”“万足金”字样已经“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则是统一的“足金”标识。

业人士告诉记者,其实所谓“千足金”“万足金”都是过去为迎合消费者而人为制造的噱头,其含金量的差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由于价格相差并不是很大,市民倾向选择听起来更高大上的“万足金”。

“理论上来说,由于纯金质地软,不但容易出现刮花的情况,还有一些接口工艺会导致金饰品不够牢固。”和平路一家金店的导购告诉记者,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款式美观的18K彩金饰品。

以旧换新

一克换一克

“随着新标准的施行,现在我们的黄金饰品都统一标识为‘足金’,款式将更加新颖、时尚。”采访中,雁城多家黄金柜台的导购都给出了同样的说法。

贵金属新国标来了,市民心中的疑问也随之而来。“那我以前买的‘万足金’,现在如果要换购,该按照啥标准来兑换呢?”市民吕女士在得知新国标施行后,急切地希望得到答案。

记者了解到,由于现在黄金市场统一称为“足金”,如果市民要把以前买的“千足金”“万足金”拿来兑换,可以以旧换新。目前雁城多数金店以旧换新是一克换一克,再支付每克20-30元不等的加工费。

“虽然新国标已经正式施行,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贵金属含量不同的产品,其品质均不会发生改变,只是名称上更加规范了而已。”某珠宝店经理告诉记者,此举能够引导市民在选购黄金饰品时注重其美观及实用性,而不仅仅在乎其投资价值。

相关链接

新国标给消费者和珠宝商带来哪些变化

变化一

饰品名称仅含四项内容

据悉,此次就贵金属纯度的修改已是国标经历的第五次修改,新国标规定,金银首饰命名内容只能包括纯度、材料、宝石名称和首饰品种,命名名称的前后不得再有其他内容。也就是说,若标注为“足金999戒指”“足金戒指(Au999)”等名称,都是错误的。只能标注为:足金戒指、足铂项链、足银耳环等。

变化二

贵金属首饰将更重视装饰功能

关于千足金的命名为何要取消,专业人士解释说,黄金等贵金属首饰的功能定位首先是装饰,其次才是保值;另外,过高金含量的首饰硬度低、质地软,在消费者佩戴的过程中容易变形,影响美观;而贵金属首饰的命名在市场上呈现纷繁复杂的情况,会造成消费者理解困难、无从选择。

新国标正式出台的几大原因,其一是为了规范市场,与国际接轨。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也为消费者进行对比查看提供了便利,修改后的贵金属首饰标签只包括纯度、材料、宝石名称和首饰品种,分类清晰,一目了然;国际上并没有“万足”、“千足”的命名,国标的修改也实现了与国际的并轨。

第二个原因是促进行业转型,提醒设计制作工艺,引导行业健康和公平发展。之前商家为了满足消费者过分关注含金量的需求,争相以“千足金”,甚至“万足金”的字眼来宣传而忽略了品牌文化、设计工艺的发展。就长远来看,不利于珠宝商家的品牌文化树立和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

原因之三,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原有贵金属首饰命名中,含金量99.9%和99.5%都是可称作千足金,但两种纯度的产品仍具有差别,消费者易被误导。新规定中,贵金属的纯度需直接标识,能让消费者清晰的了解到所购买贵金属类首饰的准确含金量,做到买得明白、买得放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