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范宇
近日,由雁江区委宣传部主办,区文联、区作协协办的“诗意城东·名家看雁江”诗歌研讨会在雁江举行。《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西华大学教授、著名诗歌评论家王学东,《四川文学》主编牛放等川渝两地名家齐聚雁江,针对雁江诗人郭毅的诗集《银河系》展开研讨。重庆永川区、成都市诗歌界代表和资阳市文联、市作协负责人及部分雁江作协会员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上,来自川渝两地的名家对《银河系》取得的成就与突破作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遗憾与不足。郭毅的《银河系》到底是怎样一部诗集,他自己如何看待这部作品,与会名家又有哪些真知灼见呢?
郭毅创作谈(节选)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我肢解自己,摒弃号称诗人的虚浮,与我理想的银河相会,将这些链接天地的明亮颗粒一字一字地缀在稿子上。这或许就是我要表达的精神诉求吧。
我描写的这些存在之物,为我构建的银河勾勒出的图像与情绪,是否与当下诗歌空气、诗歌氛围相符,我没有去考虑,也没有必要去追究。它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是否被所谓的“标准”认可,不是我要考虑的。我需要的是一种承担,一种能够承载灵魂和精神的空间。至于谋篇布局、分行断句也是随性情所谓。那其间的急缓舒展,自然成型,没有任何雕琢、强求。
郭毅简介:郭毅,生于1968年,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雁江区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诗刊》《解放军文艺》《星星》《四川文学》等100余家刊物发表作品。著有诗集《行军的月亮》《灵魂献辞》等6部,散文诗集《苍茫鹰姿》《向上的路》等4部。作品被收入多种选集,多次获奖。
龚学敏:(《星星》诗刊主编)
《银河系》这部长诗的风格是独特的。我认为这部诗里最值得肯定的是郭毅表达出来的那种“张扬”,它不仅是诗歌语言,也包括内心情感肆意的发挥,以及诗歌写作方式的大胆探索。优秀诗人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想象力、境界和洞察力,这部长诗显然都具备了。不过这部诗仍然有些瑕疵,首先语言还不够精炼;其次,现代诗是诗人内心的发展脉络,是反映人的内心与外部世界某种关系的存在,往往用意象去表达,显然这部诗里的意象准确性还有所欠缺。不过,瑕不掩瑜,《银河系》是近年来我看到的最“张扬”的长诗。
王学东:(西华大学教授、著名诗歌评论家)
当下已经进入到比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日常生活和细节的诗歌写作时代,或许亟待需要一种思考回到更为广阔的生命世界里。郭毅的《银河系》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从这个层面,他的这种探索是值得敬畏的,也给当代的诗歌写作提供了一个题材和方向。我们知道,长诗写作更考验一个诗人对宇宙、生命、人生的架构,只有注重诗歌的起承转合,才能真正塑造出一个形象,更好地呈现我们的内心世界。如果一个诗人没有完整的、理性的、缜密的逻辑架构,对于语言、想象、境界的构建,只会是空中楼阁。值得欣慰的是,在《银河系》中,我看到了郭毅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探索。不过,如果能够在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上有更深入的思考,相信他能够给我们呈现出更好的《银河系》来。
牛放:(《四川文学》主编)
我认为郭毅是比较“狡猾”的,为了使诗歌高潮迭起,他巧妙地化整为零。比如《银河系》是对宇宙的探索,他却以“一颗露珠”的方式进入,最终的落脚点是地球、是生命。同时,郭毅诗歌是有责任心、有担当的,这大概与他的军旅生涯相关。我很喜欢郭毅的诗,他诗歌的意象、语言、空间感,很大胆,这种大胆对阅读的刺激让人感到陌生和意外。但由于大胆,也造成了他在意象使用上有突兀之处。总之,能够用长诗的思维,又能够巧妙地化整为零,这是对新长诗的一种大胆的探索。
李斌:(《星星》诗刊四编室主任)
《银河系》是郭毅带有自传性的长诗,里面有他的精神向度和理想。在《银河系》中,时间顺序是非常清晰的,是从郭毅的初生写到现在的一部自传。这首诗不容易进入,在于它比较混沌,从开始到最后都在一路追问,好像一直处于一种迷茫状态。他的理想一直在“挣扎”,但至始至终都好像没有解决他内心的追问和迷茫。此外,郭毅的《银河系》中,生活的意象与宏大的意象大量交织,创造出一批离生活比较远的意象,比如“天使”“神”等,在阅读的时候让读者觉得没有亲切感。建议要多选取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意象,同时在诗歌写作中又不能失去原本应该有的想象空间。
黎阳:(著名新生代作家、演说家)
我觉得一部好的作品,或以思想见色,或以文字见长,如果能将思想和文字完美结合,那么这部作品能够真正成为流行于文学殿堂的传世之作,如果作家或诗人各执一端,也能成为一代大家。我认为,郭毅更偏向于一个思想家或哲人,从他的诗中,能够看到对宿命、轮回、人性、人心,以及终极关怀的追寻。要想著书立说成为一代哲人最好生在先秦,要想激扬文字成为一代诗雄最好活在盛唐,先秦诸子百家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大背景中百家争鸣,探究人的生命价值,追求人的理想品格,盛唐诸公是在浩浩无垠的华夏大地上涤荡着灵性,挥洒着笔墨,成就着诗篇。但我认为,一时代应有一时代的文学,一时代应有一时代的诗篇,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应该向郭毅学习和致敬,他用对长诗的探索来更多反映出像西方哲人那样对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思考。
亚男:(著名诗人)
《银河系》以高昂的气势,从容不迫的声势,豪阔的胸襟,对每一个字进行一种生命的、生存的、爱的诠释。《银河系》是诗人的独白,袒露了内心里的雷雨电,在某一瞬间的闪现,冲击力是不可估量的。这样宏大而深刻的题材,诗人在语言驾驭上没有平铺直叙,以穿透的语言功力去洞悉世间万象。在我看来,这是有强烈的经验性写作,形而上的物像皆来自于诗人内心,提纯于他真实的生活经历与感受。
金铃子:(著名诗人、画家)
郭毅的长诗《银河系》是一部高蹈的杰作。“美是困难的”,同样,诗也是困难的,不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这一困难所发起的斗争。一些与生活非常接近的诗歌一般而言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一下子就进入了,因为我们对这种生活并不陌生。但还有一种诗源出于生命的内核,这种诗歌与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需要你艰苦跋涉才能穷幽径之美,体念神秘的乐趣,因之也就难以理解。只有安静下来,多读几遍这盛装着词语器皿的长诗,才能够说真正体念了。《银河系》无疑就是后者。
陈小平:(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初读郭毅的诗,很快就会被他诗歌中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所吸引,但通读全篇之后,又觉得云遮雾绕,难以进入到他的内心和情感。只有经过两次、三次精读,你才能渐渐摸清它的脉络,触碰到他语词中包裹着的敏感而纤细的灵魂。他的诗如一枚坚果,不经过重锤的敲打,便无法品尝到历经风霜雨雪、四季轮回的孕育之后,果核散发出的特有的芬芳。这样的特点,在他的这部《银河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吴海歌:(《大风》诗刊主编、重庆市永川区作协主席)
《银河系》全篇以“银河系”为象征,深入细致地书写了诗人的精神世界,涉及到人生、社会、天地、古今,以及生死等题材,凸显了对人性的挖掘,对生殖的崇拜,对爱情的渴望,对生命力的讴歌,对光明的向往。其题材与语言、形式与内容基本做到了统一,诗歌的表现手法,虽然是以象征为主,也融入当下的其他一些技巧,使诗歌的表现力得以充分发挥。可以说,这是一部有研究和珍藏价值的长诗。
陶春:(《存在》诗刊主编、诗人)
《银河系》呈现出了诗歌应有的高度和状态,这是郭毅近年来的一项重要突破和成果。《银河系》看起来很大,但其中的意象都是和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物件。郭毅用隐喻、象征等长诗能够用到的表达方式,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实践。长诗呈现的是一个图景,而不是灵感闪现,它要求更综合型、复合型的生存体验,现在生活速度太快,很难在坐下来好好打磨一个句子,因此郭毅的长诗《银河系》就显得尤为难得了。诗歌中有一些突兀,但突兀或许也是一种美学,总之,《银河系》是郭毅内心的一次觉醒,是他“小宇宙”的一次爆发。
魏华:(市文联主席)
从郭毅的诗集《银河系》及之前出版的几部诗歌作品中,我发现他的诗歌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有担当、有血性、有质感、有温度、有亮度、有力度,从他的诗歌作品中,始终能够感受到对身边关注的一切负责的态度,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对人性的真、善、美的讴歌与“张扬”,总能在不经意间触碰到灵魂柔软的部分。但他的诗歌作品在思想深邃性、题材的时代性、风格的独特性、语言的流畅性、技巧的丰富性、表达的精准性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可以在以后的诗歌创作中加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