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以整治成效赢得群众信任

2022年01月21日 10阅读 来源:遂宁日报
-->

“工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为解决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利益,有效防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以来,蓬溪县按照市上安排部署并结合蓬溪实际,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2018年度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以实际成效凝聚力量,赢得群众信任。

截至目前,蓬溪县共投入整治资金1.62亿元,全县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公共环境不断优化、城市管理逐渐规范,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群众满意度相比整治前提升了28.6%,12345政府服务热线群众相关事项有效投诉件较去年同期下降13.1%。

敞开大门问需于民坚决防止“闭门造车”

蓬溪县坚持整治为了群众、整治面向群众、整治依靠群众、整治服务群众的工作原则,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决防止“闭门造车”搞整治情况发生。由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统计局在全县范围内分别开展“大梳理”“大走访”“大征集”“大调查”活动,全面收集掌握群众诉求。

由县政府办牵头的“大梳理”活动,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和“12345”热线对2018年以来800余件(含重复件)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汇总形成群众反映强烈、关注度较高的17个民生问题;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的“大走访”活动,走访群众21000余人,征集意见建议2485条,33个党(工)委推荐上报问题330个;由县统计局牵头的“大征集”活动,组织6个工作组走访全县机关干部、教师、医务人员、企业职工、党员群众等各行各业代表1900余人,发放调查问卷1900余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812份,筛选梳理群众反映强烈且带有共性的问题25个;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的“大调查”活动,通过报纸、电视台以及新媒体平台等,广泛征集群众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20条,筛选梳理群众反映强烈问题15件。

深度剖析找“病因”逗硬追责除“病根”

“乡村道路狭窄、缺少会车道,乡村道路管养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被列入‘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后,我们立即对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蓬溪县交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通过认真梳理和排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十一五”期间建设的村级公路路面较窄(3.5米宽)、缺少错车道。

不只是蓬溪县交运局,每一件被列为“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的整治牵头部门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深度剖析,力争最快找到“病因”。“病因”找到了,如何“药到病除”?

蓬溪县狠抓督查问效,县委县政府将该项工作作为重大事项进行推动,并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要求县目督室负责日常监督,定期通报整治工作推进情况。县统计局负责通过电话回访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满意度,由群众评价办理实效。县纪委监委严格责任追究,对工作推动不落实、走过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严格责任追究。截至目前,蓬溪县已对5个推进工作缓慢的单位进行了追责问效。

投入整治资金1.62亿满意度提升28.6%

拥有近万居民的大石镇场镇,曾经被“电瓶车、三轮车、摩托车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困扰,该问题被列为蓬溪县“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之首后,大石镇就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对该问题展开整治。

大石镇纪委书记尹超介绍,通过整治,场镇上新规划出近百个停车位,新增30余个交通标识,场镇出入口设置了减速带,交警、交通协管员也加大了巡逻力度。

“以前,电瓶车、三轮车、摩托车长期在场镇上乱窜,我们出行根本没有安全感。”大石镇场镇居民魏林表示,通过整改,场镇居民的出行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改变不光发生在乡镇,县城区也是如此。2018年以来,蓬溪县交警大队共出动警力1452人次、警车1000余辆(含警摩),共查处电动三(四)轮车违法244起,机动车乱停乱放24652起,搬离、纠正乱停乱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共计6000余台次。交警还联合多个职能部门,深入县城区各个重点路段进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重点对标志标牌、信号灯、电子监控、警示牌、道路隔离栏、警戒带等交通设施情况进行一一排查,对排查到的隐患情况进行汇总,并上报相关部门及时完善和整改,全面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截至目前,蓬溪县共投入整治资金1.62亿元,10件群众最不满意的事相关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扎实推进,全县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公共环境不断优化、城市管理逐渐规范,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调查显示,群众满意度相比整治前提升了28.6%,12345政府服务热线群众相关事项有效投诉件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1%。

(全媒体记者余勇君)

一、“电瓶车、三轮车、摩托车不遵守交通规则”问题

蓬溪县交警大队联合多个职能部门,深入县城区各个重点路段进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重点对标志标牌、信号灯、电子监控、警示牌、道路隔离栏、警戒带等交通设施情况进行一一排查,对排查到的隐患情况进行汇总,并上报相关部门及时完善和整改,全面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2018年以来,大队共出动警力1452人次、警车1000余辆(含警摩),共查处电动三(四)轮车违法244起,机动车乱停乱放24652起,搬离、纠正乱停乱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共计6000余台次。

二、“县城区公办学校建设进度滞后,学区划分不合理,有的学校班额大,择校仍然突出”问题

蓬溪县扩建下河小学、鱼泉小学、竹林桥小学,增加县城义务教育学位近2000个;动态调整学校招生范围,按扩容后学校学位情况,调整县城各学校招生范围,使学校生源分布更加合理;2018年9月全面消除剩余的23个大班额,全县(包括县城学校在内)提前完成消除55人及以上大班额省定规划目标任务,县城学校大班额突出问题已得到解决;加速推进在建项目,县城区小学新建项目投入使用后,县城小学将实现按每班45人的标准班额办班,县城小学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三、“临街夜啤酒、小食店、广场舞、KTV、建筑施工噪音扰民”问题

蓬溪县城管执法局各中队成立了“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专项督导小组,每晚7:00-11:30围绕临街夜啤酒、小食店、广场舞、KTV、建筑施工等噪音扰民问题进行全面督查。

截至目前,工作成效显著,整治了姚眼镜烧烤、疯狂烤翅、弯道一号等夜啤酒扰民;政府广场等广场舞扰民;商业街名流KTV等KTV扰民;王力、锦绣豪庭南苑、置信、珠穆朗玛等工地噪音扰民。

四、“市场存在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问题

截至目前,全县共组织农资打假联合执法专项检查5次,农资打假市场检查50余次,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6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0余车次,对重点时段、重点品种、重点市场、重点地区、问题较为突出的农资市场进行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全县农资市场。

该局还组织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印制假劣种子、农药、肥料的简易识别图册,发放简易图册500册,指导农户识别假劣农资100余个次。现场解答农资辨假打假疑问30人次,到乡、村、镇悬挂宣传横幅80多条次。

五、“乡村道路狭窄、缺少会车道;乡村道路管养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

关于路面较窄问题,蓬溪县交运局结合脱贫村道路建设,投入建设资金652.5万元,对2018年脱贫村进行加宽改造,加宽村道14个村,建设里程43.5公里,全部改造为4.5米宽路面,目前正在建设中,计划12月底前完工。

关于错车道较少问题,蓬溪县交运局结合脱贫村道路建设,安排错车道建设23个村,建设个数210个,目前正在建设中,计划12月底前完成。

关于乡村道路管养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蓬溪县出台《蓬溪县农村道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明确道路管理及养护责任人,落实经费并纳入县财政预算。

六、“部分乡村未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电力设施老化,供电半径大,电压不太稳定、电力供应不足”问题

2018年,全市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18232万元,蓬溪县总投资9764.3万元,占全市农网升级改造资金投入的53.5%,实施10千伏及以下项目54个,涉及54个贫困村,目前已开工项目54个,已完工项目50个,其余4个项目11月30日主体已全面完工。2019年蓬溪县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计划投入2245.66万元,计划实施项目10个,其余未进行农网改造的村将根据轻重缓急,分步实施。

七、“集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露天堆放,清理不及时”问题

蓬溪县住建局投资214.5万元新建十座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目前部分乡镇已经完成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投资785.5万元采购5辆大型钩臂转运车、25台水平式压缩设备,目前生活垃圾中转站已完成建设的乡镇设施设备已经投入使用;总计投资专项流域资金共计约1000万元。

目前,蓬溪县已完成新建现场及乡镇村公厕15座,改建45座,拨付资金49.56万元。

八、“校园周边小商贩监管不到位,食品质量得不得保证”问题

蓬溪县食药监局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开展“阳光问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蓬溪县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共检查校园及周边小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93家次,责令整改3家,要求下架41家、128个品种、235.715公斤,查扣11家、19个品种、285.87公斤,当场处罚4家,立案20件,处罚没款10万余元,通过微信平台曝光经营违法单位12家。

九、“窗口电子化水平低,群众在网上查询及办事不方便”问题

网办比例得到快速提升,从之前的整体网办比例28.76%,到11月26日已提升至64%,分别是公共服务可网办率达64.88%;行政许可网办率达65.13%;其他行政权力网办率达61.06%,较好地完成了上级2018年底区县一级网办比率达60%的目标任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网上查询和办理,蓬溪县政务服务电子化水平明显提高,力争到2019年底所有事项可网办率达100%。

十、“农村医疗设施不齐全、不规范,医疗水平不高”问题

目前,任隆、鸣凤中心卫生院、黄泥乡卫生院、吉星乡卫生院建设项目先后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新建及改造贫困村卫生室23所,2个联村卫生室投入使用。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投资7300余万元,购置医疗设备1500余台件(其中: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87台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