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徐金华
前不久闭幕的第四届涪江文化艺术节,让遂宁在这个金秋成为泛涪江流域的明星城市。
涪江,以一江碧水穿起了阿坝、绵阳、遂宁、潼南、铜梁、合川,又以文化的魅力将泛涪江流域的资阳、德阳、北碚、大足、永川联系在了一起,汇集到了涪江文化艺术节的舞台上。
合作共融的精神在此次涪江文化艺术节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涪江流域9个城市的宣传片在各大媒体平台上滚动播出,让群众看到涪江之美,感受到沿岸城市之美;来自泛涪江流域各个城市的520余件作品在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中展出,获得无数点赞关注,展示的是流域各城的文化成就,作品中隐含的更是一衣带水的脉脉情愫;艺术节开幕式,用各个城市带来的十余个文艺节目展现了涪江流域的人文风情,彰显着涪江流域厚重却蓬勃的文化精神;遂宁作为主办方,以包容协同的诚意促成了此次泛涪江流域城市的“大合唱”……而这些,则是今年五月,遂宁与泛涪江流域的十多个地市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泛涪江流域文化战略联盟结出的文化硕果。
联盟——资源融合的大舞台
镜头切换到今年五月。
5月15日,川渝泛涪江流域公共文化馆联盟第一届联席会议在遂宁召开,通过了《川渝泛涪江流域公共文化馆联盟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川渝泛涪江流域公共文化馆正式联盟。
《协议》明确提出,包括遂宁市文化馆、阿坝州文化馆、绵阳市文化馆、资阳市文化馆、德阳市文化馆和重庆市的潼南区文化馆、铜梁区文化馆、合川区文化馆、北碚区文化馆、永川区文化馆、大足区文化馆、双桥经开区文化馆在内的成员单位将本着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统一开放的原则,重点在加强合作单位信息互通、打造泛涪江流域文化品牌、加强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加强文化人才交流培训四个方面着力,实现整合川渝及泛涪江流域文化资源,构建跨区域文化战略合作机制,推动区域交流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立告诉记者,在两年前的第三届涪江艺术节上,遂宁便提出倡议:组建文化联盟,组团发展。涪江作为长江支流嘉陵江的右岸最大支流,浩浩荡荡,绵延700公里,孕育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涪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人文荟萃。涪江文化是一代又一代涪江儿女在登高涉远、负重前行中积淀,从高原到浅丘,涪江流域的文化多元、多彩。建立文化联盟之后,可以整合资源,形成一家办会,联盟参与,相互协作,相到交流,形成一个文化汇集、资源融合的大舞台。
搭台——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今年六月,川渝签订了《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标志着两地进一步将合作引向深入,体现了两地“一家亲”的深情厚谊和坚持“一盘棋”发展的战略视野。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曹虎介绍说,要发展就要开放,要开放就要抱团。“合则强,孤则弱”,川渝同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关键节点,战略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作为一个文化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遵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使两地在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完善合作机制等方面携手同心,文化先行,不负重任、不辱使命,乘势而进。
“泛涪江流域文化战略联盟,通过文化搭台,促进经济发展,助力我市建成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陈立如是说。通过文化扩大遂宁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遂宁,了解遂宁,通过文化搭台促进泛涪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交流——促进感情的融合
近年来,遂宁充分发挥涪江中游、成渝节点的地域优势,先行先试,联通上下游,积极倡导并致力建立一个延续涪江文脉,交流文化发展,汇聚文化精神的文化平台。两年一届的“涪江文化艺术节”作为川渝区域文化交流平台在探索中应运而生。在2012年初就已搭建形成的艺术节平台,已然确立了其在川渝融合发展中的“先行者”的地位。
6年来,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川渝泛涪江流域城市通过这一平台形成合力,推动区域文化协同发展,将此平台初步建成了西部区域性文化交流平台,更成为涪江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川渝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在不断的交流中,泛涪江流域人们的感情也在不断加强。
从遂宁倡议,涪江流域城市参与,到如今成为涪江流域城市共同的文化盛会,更多的泛涪江流域城市加入,涪江文化艺术节的影响在不断地扩大。
记者了解到,遂宁作为泛涪江流域文化联盟的倡议者、组织者,还将常设秘书处,定期组织交流,组织成员单位的展、演、赛,并组织牵头、沟通传递信息,让文化联盟成为泛涪江流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助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