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男,中共党员,1965年8月出生,曾任任隆镇农经干部、农业服务站站长等,现任蓬溪县农业局副局长,拥有非常丰富的基层经验。自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从没违背党徽下的誓言,勤勤恳恳地利用自身所学,积极投身到服务“三农”工作中,坚持从本职工作和自身做起,为蓬溪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工业强县”战略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唐武告诉记者,该语录的出处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员篇第二条,是入党时他的宣誓。该誓言唐武一直铭记在心,把其当作工作和行动中的座右铭。“不论职务高低,我就是个‘跑腿’党员。”唐武说,作为党员,就应该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为全县的工业、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工业强县”战略,提高居民就业做出应有贡献。
不忘初心
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组建农技专家队下乡传帮带
蓬溪作为农业大县,如何高质量发展农业,助推工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地方经济水平,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党员干部的重要工作。
“基层从业经历告诉我,要想富必须科技来支撑。”唐武说,他是一个党员,一直在农业部门任职,有着非常丰富的基层经验,觉得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破除当地的“小农主义”,打破传统思想,破解农业发展的瓶颈,大力推进科技兴农、科技富农,引领村民做一个新时期的农民。为此,唐武积极响应县委中心工作,深入贫困村一线开展大调研活动,用双腿跑遍了全县83个贫困村。
“唐局长,通过农民夜校我们知道致富要靠技术。”在贫困村调研时,一些村民对唐武说,农民夜校给他们打开了致富的思想,但想法却受制于技术,夜校的视频技术始终不敌现场传授。随后,这些村民给他举了一个身边的故事。宝梵镇宝梵村村民刘帮富,是村里的贫困户。回家听取农民夜校的课程后,发现白芷销路好,便投入一万元购进种子,自主创业,在承包土地里种植起了中药材白芷。但因为不懂技术,白芷无法成活,损失惨重。最后,他不得不外出打工。
面对该问题,唐武非常重视。立即回县农业局组织开会研究,并根据各村特色土壤,着手组建农技专家小分队,选派83名科技人员到83个贫困村担任驻村农技员,对贫困户的非贫困村成立了农技巡回服务小组31个,服务人员达187人,建立起了“一个主导产业、一名技术人员、一个示范基地、一套技术模式、一支服务团队”的农技帮扶机制。据了解,去年共组织农技人员培训、指导贫困户达2万余人,开展科技赶场120场次,印发技术资料12万份。通过科技帮扶,贫困户提升了科学种田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也因为这‘传帮带’的举动,唐武被贫困村的老党员戏称为‘跑腿’党员,被村民亲切的称之为‘泥腿局长’。”宝梵村的一位贫困户对记者说。
牢记使命
不仅要让贫困村富裕起来
还要让全县农村群众过上富裕生活
“虽然贫困村有技术了,但还有更多的村落需要技术。”唐武说,党员的使命就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要让全县农村群众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
为此,唐武认真领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决策部署,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乡村振兴”四大战略,全面践行“富民强县十大路径”,积极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在推进过程中,唐武积极组织和带领全县农业科技人员率先在全省推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共颁发证书18万本,颁证率达到了98.5%。全县农村土地规模流转达23.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47.2%,向经营业主颁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2000余本。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权+收益+地上构筑物”经营模式,协调金融部门向经营业主发放贷款达3.27亿元。蓬溪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四川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2017年12月,蓬溪县在全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电视会上作经验交流;2018年3月在全省“两权”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再次交流发言。
随后,唐武还积极争取中省农业项目资金,以农村提灌站、机耕道建设为重点,大力提升农机化水平。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0万千瓦,农村提灌站达429座,机耕道750公里。他组织全县成立了农机专合社26个,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1338个,农机从业人员达1.35万人,全县农作物机械化耕、播、收、防达130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5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使蓬溪被认定为省级农业机械化发展示范县,为蓬溪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工业强县”战略、实现全县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成绩,只能成为过去,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继续加强实施,离唐武给自己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唐武表示,一定像他入党时的誓言一样,做好一名“跑腿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全县农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而奋斗终生。
(李海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