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南桢
6月14日上午,市七中高二(19)班60多名同学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活动室上心灵成长课,通过老师讲解、观看视频,引导同学们《做情绪的主人》。该班张乐平同学说:“我有时候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遇事容易激动,参加心理辅导后,遇事平静了许多,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近年来,市七中把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特色来抓,通过建设高标准的心理辅导中心、不断完善心理健康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建设一流心理辅导中心
走进位于博通楼三楼的市七中心理辅导中心,走廊两边房间分别为沙盘室、活动室、咨询室、放松室、宣泄室、测量室和接待室等功能室,清新宜人的环境,让人瞬间获得一份心灵的静谧与释然。
2009年,市七中开始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重点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设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向专业化、系统化、全面化。先后组织有关专业教师到外地知名大学进行考察、学习,购买先进设备,建成了包括多个功能室在内的一流心理辅导中心。
活动室是专家讲座、教师心理咨询沙龙、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的场所;宣泄室集基础宣泄和智能宣泄于一体,青少年心理易冲动的特点使得宣泄室有着比较高的利用率;测评室是进行心理测评的场所,学校引进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试软件,为每届的高一新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状况筛查;放松室可对来访者进行音乐催眠放松、身心反馈训练,使其尽快将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沙盘室是最受来访学生喜爱的功能室,它以温馨、舒适、童话般的环境,让来访者在沙盘游戏中得到咨询与治疗……
高配置、全方位、一体化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实现了心理健康咨询流程化一条龙服务,有效保障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质量。市七中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珊珊说:“学校心理咨询工作面对的并不只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是全体学生。我们通过心理测量室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然后根据测评报告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辅导,使他们更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定了《攀枝花市七中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同时,学校坚持全员“心育”,努力建设好一支骨干队伍,以教学部管理干部和受过一定心理学专门培训的教师为核心,以全体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生中的班级心理健康委员为依托,构建全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学校聘请心理学专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顾问,邀请国内知名心理学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对全体教师和家长进行全方位心理健康培训。在“请进来”的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种心理健康培训。
目前,学校有9位受过系统心理学专业教育的教师,其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人,三级心理咨询师3人,心理学学士4人,攀枝花市心理学会会员2人。2016年5月,在四川省中小学校长协会德育工作部第二次年会开展的“护航青春,以心理健康教育助推养成教育”班会课展示活动中,市七中心理教师江珊珊设计的心理活动课《我的未来不是梦》获得一等奖。
建立一份心理健康档案。高一新生入校,学校利用心理测评系统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活动,根据测评报告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依据测评报告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主动进行沟通、干预。
开设心灵成长课堂。从2014年12月开始,学校开设每周一期的“心灵成长课堂”,让同学们通过心灵成长课堂学会“爱”、学会“尊重”、学会“感恩”,注重学生心灵的成长、德育的培养、人格的完善,使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从而快乐幸福地学习和生活。
开展多样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辅导中心实行心理咨询师轮流坐班制,值班时间对通过电话、网上预约、直接求助等方式求助的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辅导,解答其面临的心理困惑;针对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进行团体辅导。
江珊珊老师说,心理咨询室根据学生自愿预约,每天安排一个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高考前一个月主要接待高三学生的预约咨询。这学期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已预约到7月3日。经过广泛宣传,学生们的心理咨询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从刚开始一个人偷偷前来,发展到几个同学一起来预约、咨询。目前,学校心理咨询室每学期咨询学生近100人次。
根据学生普遍需求,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人际交往技巧、情绪调节等团体辅导。针对青春期孩子的特点,举行《青春期该如何度过?》《学会做个“美丽”女孩》等大型心理讲座,帮助他们走过青春期的迷惘;针对高考前部分学生考试急躁、焦虑的心理特点,心理咨询教师对他们进行了考前小型团体心理辅导,邀请专家作考前心理辅导报告,激励大家要以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必胜的信念去应对高考,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以《校内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开展系列知识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习潜能、情绪控制、沟通交往、生存意志、心灵成长等方面的困惑,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以前,我比较内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我了解了自己,认识了别人,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合作与竞争,现在我变得开朗活泼,同时在活动中学到了许多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技能,提高了生存能力。”高二19班的一位同学在谈到团体心理辅导对自己的影响时说。
针对期末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紧张而有压力的状况,市七中“心灵驿站”心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户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通过心有千千结、信任之旅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提高沟通技巧;感受友爱的满足、协作的必要,感受互相帮助与关爱;体验信任对于完成任务的作用。
2011年9月成立的“心灵驿站”社团,目前已举办大小讲座300余场。学生们通过参加社团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交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电影赏析,参与“5·25心理健康日·是否以成败论英雄”辩论赛和“心心相印之你演我猜”“同舟共济”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其思路,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市七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助能力,当学生遭受挫折和痛苦时,能及时走出人生低谷,去开拓美好未来。“我们相信,有了心理辅导中心架设的心灵沟通桥梁,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会点亮心灯,在人生之路上健康成长,幸福前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