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再难,也要把特殊困难人员送回家

2022年01月29日 10阅读 来源:攀枝花日报

□本报记者程桂英

5月10日,攀枝花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兵分两路,一路往昆明,一路往成都,分别将流浪在攀多年的精神病人刘成云、毕俊明、孔祥建送回家。3人的家分别在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彩云镇罗川村回辉村、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黄堡村王瓜村、成都市成华区双庆路。

一路奔波,几多艰辛……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说,再难也要把他们送到家。

第1站:市第三人民医院

时间:早上8时

两名病人离院,踏上回家的路

10日早上8时,市救助站救助专用车抵达市第三人民医院,45岁的刘成云、41岁的毕俊明在医生的带领下走出病房。

“要送你们回家咯,高兴不?”医生问。“高兴……”毕俊明眼里闪着泪花。

“这种药一天吃2次,这种药一天吃2次,一定要记得吃哈。”医生一边叮嘱病人,一边把药交给救助站工作人员,并提醒他们转告病人家属,随时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

毕俊明已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了3年零8个月治疗,效果比较好,已经能与他人进行简单的对话,还能记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与毕俊明相比,刘成云的情况要差一些,他治疗了2年零9个月,但只能吞吞吐吐说出一两个字,而且不愿与陌生人交流。

办理完交接手续,流浪在外多年的两人坐上救助专用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第2站:元谋服务区

时间:上午9时45分

楚雄州救助站接力护送,刘成云回家


救助专用车在京昆高速公路上疾驰,刘成云与毕俊明坐在一起,两人默默地凝望着窗外……

上午9时45分,车辆抵达元谋服务区。此时,楚雄州救助站工作人员已在场等候。核实信息、比对身份、签字确认、盖章,交接手续很快办理完毕。

“刘成云,走,我们回家了。”随后,刘成云坐上了楚雄州救助站的救助车辆离去。

2014年8月8日,刘成云被人发现在攀枝花市东区瓜子坪天桥附近流浪,由瓜子坪街道办事处和瓜子坪派出所送至市第三人民医院,之后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

“治疗期间,我们从未放弃寻找他的家人,还多次到云南华坪、永仁、大姚等地张贴寻人启事,但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线索。”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说。今年5月2日,救助站工作人员再次到医院看望刘成云时,他终于开口说话了。根据他提供的有限信息,工作人员通过大量的信息比对和核实,最终确认其家庭住址为楚雄州禄丰县彩云镇罗川村回辉村。

第3站:宜良县匡远镇黄堡村王瓜村

时间:下午3时15分

流浪多年后,毕俊明与家人团聚

在昆明市救助站、宜良县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下午3时15分,救助专用车终于抵达此行的终点——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黄堡村王瓜村。

这是一个距离县城不远的村庄。车辆到达村口,毕俊明刚下车,姐姐毕俊燕就迎了上来,一把抱住弟弟,失声痛哭。

2013年9月7日,毕俊明被发现在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流浪,后被格里坪派出所与西区民政局送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至今。

“前两年,他一直有抵触情绪,不愿交流,后来经过治疗,加上我们经常探望,才慢慢地开口说话。”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说,查找到毕俊明家庭住址的时间是今年5月5日,当时毕俊明说出了“黄瓜村”几个字,经过信息筛选和核实,终于联系上他的家人。

不放弃任何滞站人员

要尽全力送他们回家

攀枝花地处川滇交通要道,流浪、乞讨人员流入量较大,每年需要救助大量流浪精神病人、智障人员和无生活自理能力的重症患者、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员。

“这些求助人员大多存在健康问题、智力问题,要么无法说话,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发音含糊不清,很难进行正常交流,要从他们口中问出家庭地址难上加难。”救助站工作人员说,尽管如此,他们从未放弃任何一个滞站人员,通过一次又一次地探访询问,一遍又一遍地筛查核实,从求助人员提供的有限信息中,拼凑他们回家的路线。

2016年6月,国家民政部统一部署“在站寻家,让爱回家”主题活动,按照相关要求,我市积极创新救助管理工作方式,多举措推进寻亲服务工作,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等多方面发布寻亲信息,并与公安部门合作,通过户籍信息查询、DNA采集比对寻亲,与其他地市救助站协作寻亲等,寻亲成功率大大提升,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已为19名长期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找到了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