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铁道兵和天生桥

2022年01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攀枝花日报

□肖泽金

位于云南宣威县和贵州威宁县交界处的天生桥,贵昆铁路从这里穿过,这条铁路是在1965年底建成的。只要提到铁路,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铁道兵。不错,这条被冠以“贵昆线”的铁路正是当年铁道兵修筑的。

这条铁路,穿越在乌蒙山脉的群山峻岭之中,这里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地表形态十分险峻。喀斯特岩层地貌,使这里形成了很多溶洞、天坑、暗河和陡岩峭壁。其中,天生桥就是这里典型地质构造的缩影。当时在部队中流传最广、并使战士们引以为豪的一句话就是“天生桥上架天桥”。同样,修建天生桥这段铁路的施工难度,也是贵昆铁路难度的缩影。因此,给当年参加施工的铁道兵战士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提到天生桥,就会联想到河,这条河叫“可渡河”,是云贵两省交界处的分界线。这条河是一条暗河,千百年来,一直神秘地从天生桥下穿过,谁也无法见到它的尊容,谁也无法把它说得清楚。天生桥长从可渡河至桥面高约1000余米,站在桥上只能隐隐约约看见上游不太明显的河段和下游陡岩峭壁下的一小段。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这条河不叫“可渡河”,而是叫“不可渡河”。这里也没有天生桥。是天上的一位神仙外出巡游,发现了这条河把当地的百姓阻隔在两岸,无法交流,因此动了侧隐之心,大发慈悲,在这里修了一座桥,由于担心桥被损坏,还从天上派了两个巨兽,一个是狮子,一个是老虎,在桥的两端守护。久而久之,这两个巨兽变成了两座山。这两座山,就是修建贵昆线必须穿过的狮子山和老虎咀。从此“不可渡河”也变成了“可渡河”。这个神话一直流传至今,在当地百姓中广为流传。

笔者曾是营部通讯兵,营部的营地就在天生桥上。训练时曾架设通讯线到过天生桥上游的“可渡河”边,这条河河床不宽,但怪石嶙峋,很难渡过。我们看见老乡手中提着鱼,便问,河里好不好打鱼?他告诉我们,这是捡的死鱼。他还告诉我们,这条河流,水流很急,河中到处都是乱石头,流速没有规律,碰上涨水天,河里的鱼常常会被激流冲在乱石上碰死。所以,大雨过后,这里的人就会到河边来捡鱼。

这里气候独特,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在桥上高空作业,寒冷异常。夏天,气候多变,常常遭到暴雨、山洪、冰雹、雷电袭击,时有水牛被冰雹砸死,也曾有电话员受雷电袭击致死的事例。因此在野外施工,经常会碰到危险。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里春天和秋天还不错。春天,杜鹃花、黄菊花、桃花竞相开放,春意浓浓。秋天,山野如画,色彩斑斓,空气清新,舒适宜人。是较好的施工环境。

这里还有一点让我们记忆深刻,那就是这里的老百姓非常纯朴,待人很热情。在生活上给予了部队很大的支持,不但蔬菜价格很便宜,而且还供应部队很多肉食。全国知名的特产——宣威火腿产地就在附近,所以专门给部队供应了很多宣威火腿。后来战士们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还很自豪地吹嘘自己吃了不少的云南土特产品,其实,就是宣威火腿。

就是这样,在有苦有乐的环境中,笔者一呆就是一年多。1965年,修建贵昆铁路的战斗在这里又重新打响。部队的战士们在这条线上,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的主导下,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为提前建成这条铁路而努力奋斗。负责修建天生桥、狮子山和老虎咀隧道的是8726部队,仅在天生桥上驻扎的就有1000多人。

1965年底,天生桥铺上了钢轨,让火车开上了天生桥。

知道火车来到了天生桥,居住在附近的老百姓,纷纷专程前来观看。他们或惊喜、或赞叹、或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或被火车喷出的蒸气弄得一阵欢笑。看到当地老百姓高兴的表情,战士们的内心也充满了成功所带来的自豪。

此时,每个战士的心里都非常明白,成功之后的自豪,意味着新任务在召唤。在不远的营房内,战士们正在忙碌着收拾行装,不时传来“背起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的歌声。笫二天,战士们就在自己修建的这条铁路上乘上了火车,转战四川修建成昆铁路。当火车慢慢启动时,火车上传出的仍然是那首战士们最熟悉的“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的歌声。战士们,眼眶内含着泪花,心中怀着如离别故土的那种深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天生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