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悦良 陈帆
50余年前,攀枝花是一座因国家“三线建设”战略而崛起的工业城市。50余年后的今天,攀枝花是一座生态宜居的阳光花城。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攀枝花走上了“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康养+”使得如今的攀枝花逐渐成为热爱生活和注重养身、养心、养老的人们流连忘返的城市。
4月7日,攀枝花“康养+”产业推介会现场座无虚席。上百家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企业、商会、协会因“阳光康养”齐聚锦绣蓉城,就“产业融合”共谋发展未来。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旋律,攀枝花敞开双臂,热情欢迎八方宾朋。上百位嘉宾从场内外均感受到了来自攀枝花的“诚意”和“温暖”。许多从未去过攀枝花的嘉宾都表示,一定找机会去攀枝花走一走、看一看,感受“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的独特魅力。
场内:推介“康养+”用干货
推介会上,攀枝花向所有参会企业介绍了“康养+”的概念内涵、发展和目前的主要工作,并着重推介了金沙画廊康养旅游综合体项目、桐子林阳光康养度假休闲项目、水墨二滩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华山康养城项目、四川康养器具产业园项目等“康养+”项目。此外,精心包装推出涉及特色农业、钒钛、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康养旅游等领域的55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额约470亿元。
攀枝花精心准备的“干货”让参会嘉宾对攀枝花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投资充满信心。在推介会上发言的恩威集团董事长薛洪是阳光花城的“忠实粉丝”,他告诉记者:“攀枝花拥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阳光、生物资源,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攀枝花的阳光康养产业将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新兴产业。”已在攀枝花投资兴业的薛洪此次参加推介会主要就是寻求更好的合作机遇和伙伴,将攀枝花的康养产业做精做强。
来自意大利的客商保罗对攀枝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从来没有去过攀枝花,通过今天的交流对接,我觉得攀枝花是个非常好的地方,既适合人居,又是一片投资热土,有机会一定要和公司同事去一趟。”保罗对攀枝花钒钛、新能源、机械制造等产业和项目十分感兴趣,已经迫不及待地“约”了起来。
推介会期间,许多企业、商会、协会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攀枝花实地考察参观,他们不仅是出于对推介项目的关注,更是被阳光花城非同一般的康养魅力吸引。许多参会嘉宾都积极与攀枝花招商引资部门对接,希望攀枝花之行早日提上日程。
场外:推介“康养+”用诚意
此次推介会,攀枝花在主会场外的一系列“动作”让本就对阳光花城兴趣盎然的嘉宾们,好感度达到了“满格”。
会前,攀枝花在会场外布置了多个展台,半坡咖啡、特色水果、苴却砚石……各种各样的本地特产“闪亮”呈现在嘉宾面前。“您好,是否需要一杯咖啡,这是攀枝花本地产的咖啡,味道十分香浓。”“请品尝攀枝花产的特色水果,绝对的绿色生态、香甜可口。”“苴却砚是攀枝花的文化财富,我们还建有中国苴却砚博物馆,有机会一定请到攀枝花参观指导。”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热情周到的接待服务,让嘉宾切身体会到了攀枝花的“阳光气质”。
“品尝了攀枝花特色咖啡和水果,观赏了苴却砚,我觉得攀枝花的‘宝贝’还真不少,更想早点去一趟攀枝花。”嘉宾林凤晓说。
除了接待服务,攀枝花各县(区)为了推介“康养+”、助力招商引资也是蛮拼的。市级推介会结束后,各县(区)在会场外搭起各自的对接交流平台,针对自身发展战略侧重不同,与各企业展开“一对一、点对点”交流,让推介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王敏说:“考虑到各县区、各投资企业需求不同,此次活动在市级统一推介的基础上,开展了各县(区)的单独推介。让前期就做过考察和对接的企业,更加方便高效地寻找合作项目的具体落户地,从而提高整个推介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