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攀枝花日报

引语

崇尚知识促发展,创新驱动再起航!

2017年4月26日,第十七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我们高兴地迎来了《2014~2016年攀枝花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发布的喜讯。

近三年来,我市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市范围内,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浪潮涌动,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日趋良好,为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年磨砺硕果累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坚持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有效地发挥了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激励和保障作用,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4—2016年,知识产权创造硕果累累。全市申请专利6210件,获得专利授权404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34件;到2016年底,全市累计申请专利13321件,授权专利8574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6.47件,位居全省第2位。新注册商标621件,累计2680件;新认定四川省著名商标4件,累计22件;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1件。作品登记1691件,累计1768件;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累计7个;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个,累计10个。全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7项,其中省级名录13项、市级名录15项、县级名录29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5人,其中省级8人、市级21人、县级36人。

【产权保护雷厉风行】

2014—2016年,我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严厉。据统计,三年来,全市共开展跨部门专利行政联合执法48次,检查商品万余件,立案受理专利案件249件。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43件,销毁商标侵权商品981件。检查书报刊、音像制品店、印刷企业、打字复印店等经营单位8272家次,处罚各类违规经营行为117家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6568册,集中销毁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26791册。检查农资企业19408家次,整顿农资市场2012个次,查处案件101起,查获假劣农资350.45公斤,货值金额2.8万元。市公安局共立案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8件,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涉案金额505.9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06.9万元。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1件,审结21件,审结率100%,其中受理民事知识产权案件18件,审结18件,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3件,审结3件。

【促进发展精彩纷呈】

2014-2016年,在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和协助下,各知识产权单位努力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自主创新、发明专利与标准化制订相结合,为提升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创造条件,知识产权工作亮点频现。

以攀钢集团公司为例,截至目前,攀钢依据《专利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法律法规,结合多专业领域、各子分公司(单位)管理的实际情况,完善了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应用、激励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体系,有效促进了公司知识产权工作。

在构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工作中,将知识产权管理与生产经营、重大科研项目等相结合,形成“专利群”和知识产权保护网。目前,攀钢拥有有效专利合计2701项。

2017年,攀钢启动了“高炉渣提钛项目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招标工作,开展高炉渣提钛项目的知识产权分析、布局、保护、风险预警、战略规划等工作,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组合与布局,形成坚固的技术壁垒,为高炉渣提钛产业化保驾护航。

近年来,攀钢将知识产权工作贯穿于重大科研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在科研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鉴定验收以及成果奖励阶段,制订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将其写入攀钢集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中,促使知识产权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攀钢发展战略。

同时,攀钢在知识产权信息化管理、宣传、培训及国际专利申请等方面,也加大了管理力度,对构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攀钢拥有有效专利合计2701项,其中发明专利1651项,国际专利34项。“一种氧化钒的清洁生产方法”获得2013年纽伦堡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013年中国专利优秀奖;“珠光体类热处理钢轨及其生产方法”获得2013年四川省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奖一等奖;“氮化钒的生产方法”获得2013年四川省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奖三等奖;“高强度耐大气腐蚀型钢的生产方法”获得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及2015年度四川省专利奖二等奖。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知识产权工作昂首阔步,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崭新时代!

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其中,米易县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攀钢(集团)升级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支撑导航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实施专利技术843项,新增产值202.35亿元,专利质押融资1200万元,组建了钒钛专利联盟,开展了“石墨及石墨烯”、“钒钛特色机械制造”产业专利导航和《海绵钛专利战略研究》等。

【百尺竿头砥砺奋进】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四川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知识产权是经济建设主战场,要加快建设西部知识产权强省。

下一步,我市的知识产权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创新思路、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主线,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打造知识产权强县、强企,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推进知识产权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使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彭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