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推进旧房改造建设美丽攀枝花

2022年01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攀枝花日报
-->

□柳瑛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旧城区出现了包括道路交通拥堵、居住环境拥挤、绿化缺失等问题。为了妥善解决东区旧城环境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更好地促进和引导旧城改造工作,立足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思考。一、当前旧城改造的工作情况东区政府2010年10月18日成立旧城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开展旧城改造相关工作。至2012年底,东区共有旧城改造项目15个,分别是交通宾馆旧城改造项目、瓜子坪人民商场旧城改造项目、学园路9号旧城改造项目、凯和粮油片区旧城改造项目、建二公司华山片区旧城改造项目、五十四集美地块旧城改造项目、金华巷旧城改造项目、市粮食局旁良康公司地块旧城改造项目、学院路3、5、7号旧城改造项目、原市公路工程处地龙箐片区职工住宅楼旧城改造项目、五十四供销社旧城改造项目、东区利众公司地块旧城改造项目、巴斯箐养路总段旧城改造项目、建二公司炳草岗片区旧城改造项目、红星街旧城改造项目。2013年年内,旧城改造计划竣工项目1个,为交通宾馆旧城改造项目;加快建设项目1个,瓜子坪人民商场旧城改造项目;争取开工项目3个,学园路9号旧城改造项目、凯和粮油片区旧城改造项目、建二公司华山片区旧城改造项目;加快前期项目8个,五十四集美地块旧城改造项目、金华巷旧城改造项目、市粮食局旁良康公司地块旧城改造项目、学院路3、5、7号旧城改造项目、原市公路工程处地龙箐片区职工住宅楼旧城改造项目、五十四供销社旧城改造项目、东区利众公司地块旧城改造项目、巴斯箐养路总段旧城改造项目;招商引资储备项目2个,建二公司炳草岗片区旧城改造项目、红星街旧城改造项目。东区旧城改造项目的运作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挂牌出让的国有收储土地改造;二是多个产权主体委托单一产权主体的旧城改造。二、当前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配套的旧城改造政策。市政府于2011年出台了《转发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关于实施旧城改造有关土地问题试行意见的通知》《关于贯彻〈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但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拆迁法律法规体系,旧城改造无全市指导性意见。由于我市旧城改造工作刚起步,因此安置补偿及拆迁政策未明确,被拆迁户对旧城改造安置补偿标准存在过高的期望,多数被拆迁后希望房屋安置还建标准高达1:2,甚至是1:3的比例,这对于下一步旧城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二是没有主导旧城改造的机构。至今全市没有成立统筹指导实施全市旧城改造的工作机构,对全市旧城改造进行专题研究,统筹安排,旧城改造工作基本由区县政府主导,由于城市规划审批权限在市县级,极易形成旧改项目的调规工作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冲突,加之规划指标调整程序复杂,时间过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旧城改造项目推进。三是没有统筹实施旧城改造的规划。由于历史原因,我市早期城市建设形成的工业用地与城市其他用地混杂、交叉,旧城区建筑密度过高,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配套等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愈加严峻。三、关于东区旧城旧房改造的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合力推进旧城旧房改造工作。城市中心区旧城旧房改造,是关系民生、关系发展的大事。只有政府主导,才能做到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城市改造进程中,保证总体思路与建设“五个东区”同轨。二是进一步明确目标,编制旧城旧房改造的专项规划。我市建市近50年,东区作为中心城区,区域内的许多房屋已年久失修,加之没有房屋维修基金,又无物业企业入驻管理,居民的生产生活、居住安全和日常维护存在着诸多隐患,给城市管理和安全维稳增加了难度。为此,建议编制旧城旧房改造的专项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东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当前旧城旧房改造工作需要,编制旧城旧房改造专项规划。细化改造区域土地的科学利用。改造区域处于城市中心,土地价值较高,也是人流、物流等相对集中的区域,土地的规划利用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城市环境优化、城市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因素,科学合理、详尽细致制定改造区域土地利用。注重改造区域的城市配套建设的统一规划。相应配置商业、学校、医院、城市广场、公共绿地、公共交通系统、地下管网布置等城市设施的规划,综合考虑,科学布局。注重建筑风格风貌打造。改造区域新建的建筑物整体设计风格,住建部门要综合考虑,对设计风格进行把关,考虑城市雕塑、景观和功能小区等环节的有机衔接,使整个改造区域建筑群具有鲜明的主题。三是进一步加强配套政策的研究制定,为改造工作奠定基础。细化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办法。目前仅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旧城改造有关土地问题试行意见的通知》和区政府《关于旧城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两个文件依据,其他相关政策均是贯彻执行中央和省级的法律法规,我市在规划管理、优惠政策、资金支持、规费减免和简化办事程序上均没有旧城旧房改造工作相关的意见办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此项工作的推进。优化项目管理的审批程序。对纳入旧城旧房改造规划的项目实行规划前置服务,采取多种供地方式,精简项目报批审查环节。四是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加快推进改造工作步伐。充分发挥政府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坚持政府主导原则,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改造片区的各项规划工作,长远谋划改造片区的发展。加大政府统筹安置的力度。政府应加大集中安置居住区建设投入,将部分优良城市资源转移到安置区周边,加强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保障居民的生活需要。探索改造工作新模式。改变当前以开发商为主体,就地还建的单一改造方式,鼓励多元主体、多种方式参与旧城旧房改造工作,不断探索旧城旧房改造工作的新模式;按照整体规划、分类推进的原则,借鉴建新、更新、改旧等多种模式推进改造工作;创新补偿方式,采取补偿经营场所、补偿经营股权及补偿其他社会权益等方式,全面介入拆迁补偿环节,充分满足不同被拆主体的补偿要求,利用新方法促进拆迁工作加快推进。(作者单位:东区住建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