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嘉暮春时节,朋友相约去哀牢山。过楚雄,经双柏,一路上山高水长,晚上10点过抵达鄂嘉古镇。说是古镇,却寻不到古镇的影子,清一色火柴盒似的砖房,水泥街道,杂乱而无序。而这里曾经是彝族创世纪史诗《查姆》的发源地。最后,在当地人的指引下终于看到了一小段古城墙和城门,这唯一旧时留下的痕迹。疲惫加上几分失落,随意找了家客栈住下,房间干净整洁30元一间,老板是当地人,姓黄,很健谈,给我们介绍这里的风土人情。他说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每年阴历7月14日至16日这3天,是鄂嘉的鬼节,又称摸奶节。人们从四面八方聚在这里,毕摩首先颂经祈福,然后点燃篝火,人们带上面具,打跳、对歌、弹三弦、逛灯会,交换农副产品,延续3天3夜,每年都有三四万人参加。而摸奶节和鬼节两者有什么联系呢?老黄告诉我们,摸奶节一说,是传说中隋朝时这里连年征战,大多数青年在战争中死去,他们大多没结过婚,亡灵经常骚扰附近的村寨。这里的百姓就请巫师对这些亡灵超度祭奠。巫师说,这些年轻的亡灵去了阴间后成了孤魂野鬼,四处游荡。他们需要没结过婚的10个黄花闺女下去陪他们,不要被男人摸过身子的。谁愿意自家的姑娘拿去殉葬呢?最后族长说话了,为了保护这些姑娘我们举办一次摸奶节,就在阴历7月14日这一天。于是摸奶节就这样沿续下来。在云南我参加过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而这摸奶节着实令我惊愕了。居然和鬼联系在一起,拿鬼说事。把鬼节变成人的情人节、狂欢节,而今又被旅游策划,商业包装,原始的味道渐渐淡去。进入房屋,才发现今夜的月亮好大,在窗外高高地悬着。这可是山月。在城市栉次鳞比的高楼缝隙间,在弥漫着雾霾粉尘的天空上,哪里看得到这上好的月亮,清澈、圆满,一尘不染。今夜,我可以傍月而眠了。关掉灯,月光从窗子倾泻下来,洒满枕头、被子、床单。整个房间都是月光的味道。远处传来阵阵蛙鸣和夜莺的叫声。我却难以入睡,月色染相思啊!戛洒戛洒是花腰傣的故乡,在哀牢山脉中段的东麓,曾是茶马古道的重镇。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最浪漫栖居地。如果把鄂嘉比作一个淳朴的农妇,那戛洒就是一位充满风情的少妇了。在香蕉林、棕榈、凤凰树的簇拥掩映下,充满了亚热带情调。戛洒河清清亮亮从镇中流过,一朵朵白云懒懒散散地在小镇的上空游荡。整个小镇在中午热辣辣的阳光照射下,明亮而洁净。而让人眼睛一亮的是,大街上人海中的花腰傣女人们,是另一道迷人的风景。她们三三两两,头戴鸡棕帽,身着五彩裙,纤纤蛮腰,玲珑袅娜。难怪说,花腰傣的服饰是穿在身上的艺术。明天是“五一”劳动节,这里将举办热闹的沐浴节。戛洒是水做的,它的区域内有六河一江环绕、穿梭。穿过戛洒镇,我们的车直奔哀牢山景区。当地俗语说,山脚看花腰小镇,山上看自然美景。上山进入苍苍莽莽的森林,沿着茶马古道盘旋。走进石门峡,幽、静、奇、美,这是由山泉、岩石、古树、青藤组成的溪谷。没有人工雕琢和修饰。一路走来,我们不停地驻足拍照,观赏原始自然之美,大口呼吸弥漫着植物清香的空气,感觉石门峡的精致小巧。小涧、小石潭、小瀑布,小涧狭长幽深,峭壁上长着葱笼草木青藤。正午的阳光从密林间由上而下照射下来,潭里漂着绿的、黄的、红的树叶,潭底盛满了粒粒可辨的石子,流光溢彩。潭水很知足,一但满了就流淌出去,经过高低错落的岩石峭壁,唱着歌、跳着舞,明珠飞溅,形成一个又一个瀑布。我在溪谷中跋涉,我的镜头无法感受溪谷中潭水变成瀑布,瀑布又变成潭水的过程,和这生命的静谧、流淌和跌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