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科研科副科长 刘翠霞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既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突出成就,又强调了新形势下制定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加强党内监督的必要性,努力在全党形成集中而民主、纪严而自由、严肃而活泼的政治局面,努力使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而有力的领导,努力使党始终具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引领世界潮流。公报中多处提到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纪律面前没有特权”,要“讲党性不讲私情”等等,强调了共产党员公私分明的党性本质。
当前我们党内存在的公款吃喝、公物私用、公权滥用、公事懈怠等,都是共产党人公私不分的表现。公私分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共产党人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共产党人的本质职责和应尽义务。坚持公私分明,是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表现,也是本质表现,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为全体共产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公私分明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是培植共产党人公私分明的精神之壤
理想是目标,是方向;信念是动力、是坚持。正如公报指出的,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就是矢志不移向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努力前行。《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修养美好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确立独到的言辞论说,是为人生三不朽。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之初就为了改变受压迫的广大工人、农民阶级的命运,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是一种心怀天下苍生的大德;中国共产党从星星之火克服重重困难终成燎原之势,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这是一种实现中华民族独立的大功。共产党人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不是以国家、民族利益至上,克己奉公的结果;无不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的结果;无不是坚持革命、克服险境,夙夜奉公的结果,公私分明、克己奉公是共产党人的本质属性。在深入推进改革、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今天,共产党员要继续弘扬和继承公私分明的传统,就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毕生追求的理想信念;就要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确认识和贯彻执行作为始终秉持的政治立场;就要把探寻适合基本路线的中国实际和研究中国当前各种社会矛盾和执政风险作为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就要把为人民寻求安定、有序、怡然、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竭尽所能的根本宗旨。只有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了人生的价值追求,才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更加自觉地约束自己,更加自觉地立志于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更加自觉地坚持公私分明,更加自觉地坚持不忘初心,追求社会主义事业的卓越成就。
二、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滋养共产党人公私分明的不竭之源
公报指出“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这就规范了党内自由、平等、民主的党员交往,为杜绝以权干涉、任人唯亲、因利上位等不正之风明确了规矩。“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人才选用的制度、选用的程序、选用的标准、选用的结果,不仅仅关乎个人的政治前途,更关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人尽其才的良好风尚,更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亡。当前我们党内存在的圈子文化,是党选贤任能的最大障碍;我们党内存在的“两面人”现象,是党选人用人不当的重要结果。只有制度的制定者,切实结合五湖四海的人才实际制定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制度;制度的执行者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开展选人用人工作,不徇私、不钻漏洞、不行逆规则;制度的监督者坚持原则,严格规范选人用人工作,筑牢选人用人底线,严禁任何企图的任人唯亲、唯利是任的行为。只有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才能保证党的肌体健康,才能为党的事业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才能为党员干部坚持公私分明注入源头活水。坚持公私分明,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的行动指南,需要克服个人对圈子利益追求的私心,跳出圈子文化陷阱,坚持为国家选贤任能的原则,选贤选能者任之;需要克服个人羡慕嫉妒恨的私心,跳出狭隘个人主义,敢于对不公平不公正的选任现象提出意见,坚决防范和纠正不正之风;需要克服个人恩怨仇雠的私心,跳出患得患失戚戚之态,坚持以德为先、唯才是举、德才兼备,举荐人才。
三、严明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是推动共产党人公私分明的方向之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一个人作为社会人合格的准绳,是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党组织内强外刚的约束力和凝聚力,破坏规矩、践踏规矩,往往会走向违纪违法。共产党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再到“六条规矩”等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的严明,是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根本政治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面临各种利益的诱惑、各种文化的熏染、各种流弊的腐蚀,渐渐失去了初心,规矩意识、纪律意识淡薄。严明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要求全体党员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明确了以党中央为核心的统一意志,肃清了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的私心和私行;要求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明确了个人服从集体的统一行动,批评了“善做主张、我行我素”的个人主义;要求不以公权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私利、谋私权,明确了权为民所谋、人民利益至上的统一步调,遏制了以权谋私的腐败之风;要求全体党员对党忠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明确了为公事尽心尽责的统一作风,纠正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阿谀奉承的两面派之风。严明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明确了公私分明的方向,规定了公私分明的行为准则,成为推动党员干部公私分明的一股强劲之风。
四、加强党内监督,是照耀共产党人公私分明的前进之光
全会提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共产党人坚持公私分明需要加强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才能使任何黑暗的权权交易、权钱交易都无法在监督的阳光下运行。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说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些表现就是民间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一种避祸自保的心态。这是一种消极的、阻碍进步的恶劣倾向,长此以往,不论是党员还是党员干部、亦或是支持拥护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将人人闭口不言、漠然置之,党将失去生命力。新形势下,每位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为了党的蓬勃发展,都要承担起党员的职责,履行好党员的义务,坚持公私分明,勇敢地监督身边人,特别是有可能酿成大错的党员干部,防止其滑向犯罪的深渊,防止其成为党内的毒瘤,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加强党内监督,要保障党员平等享有党章规定的权力和义务,为共产党人充分行使党员职责,坚持公私分明奠定了基础;加强党内监督,畅通党员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途径,拓宽党员表达意见渠道,为共产党人关心党和国家的发展,坚持公私分明铺平了道路;保障党员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事实的权力,为共产党人爱党忧党、维护党的利益,坚持公事不藏私筑牢了保障。
(全媒体记者王维整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