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两会”上,遂宁文化的声音

2022年01月28日 10阅读 来源:遂宁日报

在刚刚结束的遂宁“两会”上,如何切实贯彻落实省委“加快发展、弯道超车”的要求,市委富民强市“七大提升行动”战略,成为与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作为“七大提升行动”重要内容之一的“文化提升行动”,又将如何实施、如何提升?与会代表、委员对遂宁文化又有哪些关注、哪些期许?《巴蜀周末》派出记者对“两会”上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发言和提案、议案进行了整理,特推出此篇重点报道。

关键词文化扶贫要唤醒文化自觉

去年是遂宁三年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的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思路引领下,各种扶贫政策、措施相继出炉。正所谓扶贫先“扶志”,在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中,文化扶贫也大显身手,显示出了特殊的作用和价值。

全市6个图书馆、6个文化馆、3个美术馆、3个博物馆和10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完成了66个脱贫村文化室、阅报栏、科普宣传栏及60个脱贫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同时,随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健全和完善,送文艺、送图书下基层的活动也不断丰富起来,极大地满足了普通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不过,一直关注扶贫工作的市人大代表何春林在调研中发现,文化扶贫尚未能建立起普通百姓足够的文化自觉,大多数人还停留在“你送过来我接受”的层面,一些想要主动参与的却又因经费、技术等问题而不得不遗憾止步。

“举个简单例子,比如乡镇文化站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名副其实的‘清水衙门’,既没有多少钱粮可使,也无多少绝技可教。”何春林说,他有个在农村的朋友,曾经为了在村里组织一次文化活动,跑了好几趟镇文化站都没办法获得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最后是自己去拉了赞助才勉强搞起来,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让朋友失去了再次组织类似文化活动的动力。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乡村这片沃土,乡村要美丽和谐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要想用文化惠民真正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就要让最能反映当地文化特色、老百姓最容易接受和参与的乡土文化活动活跃起来。

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在乡村能获取活动资金的方式十分有限。为此,何春林建议,要适当增加乡镇文化活动的资金帮扶,尽量保持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普通群众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多听取当地村民的意见,送他们需要的文化活动下乡,或者帮助他们开展属于自己的文化活动,以此来更加合理地分配文化活动的资金。

文化活动的开展还离不开人的参与,而乡村文化活动人才的缺失也十分明显。对此,何春林建议,要加强对乡镇文化站工作者的培训,让他们更好地帮助村民开展文化活动。同时,要提高乡镇文化站工作者的待遇,让更多的人愿意下到基层、留在基层开展文化活动。“现在城市比基层的待遇好,所以大家都愿意待在城市。如果基层的待遇比城市好了,相信也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到基层。”何春林说,国内有的岗位已经出现了这种“颠倒”的待遇机制,遂宁也可以尝试模仿。

让乡镇的文化活动“忙”起来,让文化在惠民扶贫中“忙”起来,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树立起普通群众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真正让文化在乡村生根发芽,是文化“反哺”社会,构建乡村新风、精神家园的坚实根基。

(全媒体记者税金龙)

关键词文旅要深度融合互相促进

没有名山大川的自然资源,地处丘陵盆地的遂宁在旅游发展上有着先天的不足,但这座拥有1700年悠久历史的川中重镇却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遂宁充分挖掘、包装地方文化特色,积极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让遂宁的旅游内涵更加丰富、品牌更加响亮。

无论是已负盛名的中国死海、中华侏罗纪公园、龙凤古镇、黄峨故里,还是正在打造的仁里古镇、浪漫地中海,或是将要打造的文化创意小镇射洪金华镇和大英卓筒井镇,都秉承着文旅融合发展的基本核心。而文化与旅游的深度整合,也实现了旅以文兴、文以旅传,让更多人知道遂宁文化,来到遂宁旅游。

但市人大代表邓永春却在调研中发现,相对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遂宁很多旅游景点的文化项目挖掘不够深入,有的甚至还处于“襁褓”中尚未被开发。

“感触最深的就是传统村落青堤古镇,那里有‘目连救母’精彩故事,有汉代崖墓群,有老渡口码头和闻名的青堤手工菜刀作坊,尤其是孝文化源远流长,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去。可真正去了,除了观赏拍照留念外就没有其他文化项目可供参与,最终什么也带不走,什么也留不下。”

邓永春觉得,遂宁还有很多类似的名人旧地、民俗古镇,甚至已经开发了的旅游景点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尽管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却没有丰富的文化项目可供消费。没有消费就不能激活旅游经济,反过来也就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业发展。

在人们对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文化消费也慢慢成为下一个旅游经济增长点。对此,邓永春建议,景点要抓住这个机遇,盘活已有的文化项目、开发更多的特色项目,让旅客在文化项目中体验遂宁文化、享受遂宁旅游。

对经济落后但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政府也可加大帮扶力度,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并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依托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加快发展艺术创作、创意设计等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独特魅力的文化创意产品。

“通过这些,让旅客愿意去购买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项目体验,既刺激了文化消费,也带动了旅游景点的发展。”邓永春相信,文化是遂宁旅游景点的核心内涵,盘活了文化项目就盘活了旅游经济,旅游的发展也必将反过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如此相得益彰,才能让遂宁的文化形象和旅游形象更加具体、更加生动。

(全媒体记者税金龙)

关键词培训市民的文化消费意识

近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生活逐渐成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上的终端环节,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动力,也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目前,文化消费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在遂宁,市民还没有文化消费的习惯。

遂宁是成渝经济圈中心节点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区域内文化资源合理地开发和有效地利用,使之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消费,这既有助于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推进文化产业的建设步伐,更能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效益。

在前不久召开的政协遂宁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有政协委员提出:“盘活区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消费惠民”的建议。他们认为要促进文化消费,不仅要培育科学的文化消费理念,还要引导健康的文化消费行为,营造完善的文化消费环境,同时还要有丰富有效的文化消费供给。

2016年春节,遂宁杂技团携众多经典节目回遂驻场演出,遂宁市杂技团和遂宁杂技也被越来越多的家乡人所了解、所喜爱。然而,随着节日喜气的渐渐消散,位于仁里的杂技剧场也渐渐冷清下来。作为一个民营杂技团,票房收入是生存之本。当票房收入不足以支付演员工资时,遂宁杂技团只得挥别故土,寻找新的市场。

2017年大年初一到初三,在镇江寺剧场,由市川剧团带来的川剧惠民演出场场爆满,观众领票时还曾排过近百米的长队。然而,在真正售票演出的场次里,剧场内外又常常是“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另一番景象。

种种现象表明,遂宁人并不是没有文化需求,只是没有文化消费的习惯。人们还不愿意花钱“买”文化,对文化消费还没有形成像衣、食、住、行一样的消费习惯。市民对文化的享受还停留在“免费”的阶段。比如,每次遂宁要举行某大型音乐会或者文娱演出时,人们脑子里首先想的是“要不要钱?不要钱的话就可以去看看。”“能不能找到票?”总是希望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主办方,去寻求一张免费的演出票。

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立对促进文化消费有着自己的设想。

他认为,文化消费需要宣传。文化产品是创意劳动生产,是有价的,消费文化是对文化建设的最大支持,免费不利于文化的繁荣。消费习惯还需培养,还需过渡,比如可先以低价引导,慢慢过渡到正常消费;文化消费需要引领。心浮气躁、为富不仁是没有文化的标志。文化是一个慢慢浸润的过程,领导机关、富裕群体要带头消费文化、购买文化;文化消费需要培养。培育市场,买方和卖方都要互动一致。

培养文化消费习惯。习惯养成需要时间,从认识到行动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全媒体记者徐金华)

关键词文艺人才亟须扶持激励机制

近年来,全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在“十百千万”工程的促进下取得了不小成绩。截至2016年,市级文艺家协会(学会、研究会)在册会员人数3847人,其中省级会员572人、国家级会员135人。我市优秀艺术家童飞、曾擎、蒲小林成为建市以来首次参加全国文代会、作代会的遂宁代表;童飞、曾擎、何开鑫分别进入省文联、省级协会领导班子。但是,目前加入中国作协、剧协、美协、书协等13个中国文联所属国家级协会的会员只有71人,在市级文艺协会会员总数中仅占1.84%。高层次文艺人才的欠缺,成为制约我市文艺创作取得更大成绩的一个主要原因。

201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实施“文化提升行动”,要求遂宁文艺界有一支德艺双馨的人才队伍,以推动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此,在今年“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完善我市文艺人才扶持激励机制的建议,建议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我市文艺人才扶持激励办法。

据市文联主席唐文清介绍,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遂宁市促进文艺创作试行办法》《遂宁市重点文化艺术项目扶持奖励办法》等政策,这些都侧重于对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的成果进行奖励,没有专门针对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本身进行奖励扶持。如果市委、市政府能够研究出台《关于我市文艺人才扶持激励的办法》,就能与已出台的《遂宁市促进文艺创作试行办法》《遂宁市重点文化艺术项目扶持奖励办法》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共同支撑我市文化提升的政策体系,充分释放我市文艺创作生产力。

“人才扶持奖励办法的目的是要促进我市更多高层次、高水平艺术家的涌现,逐步形成人才结构合理、有序递进的人才梯队。文艺人才急需扶持、激励。经费是项目是否成功的一个支撑因素,每一个项目在启动时都需要资金,如果有专项资金对文艺人才进行扶持,这对项目的落实是一个有效的促进。再者,依据《遂宁市促进文艺创作试行办法》《遂宁市重点文化艺术项目扶持奖励办法》,我市每两年启用200万元专项资金对重点文化艺术项目进行扶持、奖励,相较其他兄弟地市州,扶持、奖励的力度也偏小。”

唐文清对人才扶持奖励的主要方式有自己的构想。比如,对以参加国家级协会和晋升职称认可的全国、全省性文艺展赛的艺术人才,在专门的采风、培训、创作、研讨、参赛上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对成功入会和晋职的艺术家给予重点资金奖励和宣传。

“相信在文艺人才扶持奖励办法的激励下,全市高层次文艺人才会快速增长,文艺佳作不断涌现,为我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活力,为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强市增添活力。”

(全媒体记者徐金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