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区林业局将继续深入破解脱贫摘帽村及当前农村缺劳力、缺技术、怕管理的难题,引导业主、林农规模发展粗放劳力、低技术,又具备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香桂产业,逐年改良核桃品种,适度发展其他产业;探索新型林业产业,建立林业产业发展后备库;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将“砍树卖钱”转化为“看树收费”,积极发展林业生态旅游;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合作新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抓住“大规模绿化全川”的新机遇,全面吹响绿色进攻号角,努力争取省级造林绿化项目,实现全区域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真正打造成“城市后花园”。
建区以来,安居区一直将发展核桃产业作为林地增效、林农增收和调整林业结构的主要措施。但由于核桃种苗来源不规范、林农管理水平低下、业主基地建设规模较小等原因,多年来,还没有大规模的优质核桃挂果,也没有形成从栽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业发展链,也就没有真正形成支柱产业。
面对困难,区林业局主动出击,寻求破解良策,多次与四川农科院、省林业厅、市林业局等相关专家交流,并组织人员前往外地实地考察得出,香桂产业在全区具有很强的发展前景。
从去年开始,区林业局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将发展重心转移到香桂产业,辅助发展藤椒、核桃等产业,探索发展构树、蛋白桑等新型产业,形成“一个重点产业,多个辅助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为延长产业的生命周期,形成产业发展链,解决全区采取“以销路带动种植”的模式,现已建设藤椒加工厂1处,拟新建香桂加工厂1处。
针对全区完成脱贫摘帽任务的贫困村林业产业现状,区林业局规划出贫困村发展香桂、藤椒、核桃、林下种植等林业产业的规模,抽调部分领导干部和技术专家,实行挂片指导督促,在东禅镇、磨溪镇、白马镇、横山镇等4个乡镇的贫困村新发展香桂4500余亩。建成以马家乡、莲花乡、磨溪镇和安居镇为核心的花椒基地3000余亩。依托产业扶贫、库区移民、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项目,在聚贤镇、磨溪镇、玉丰镇、拦江镇、会龙镇、步云乡、分水镇、白马镇、保石镇和东禅镇等乡镇,发展了核桃基地63000余亩。建成以三家镇、大安乡、横山镇为核心的短周期杨树、香椿等工业原料林基地5000余亩,在玉丰镇拦河村积极发展菌类培植产业。
造林护林筑牢生态安居“安全墙”
“宁可不要金山银山,也要留住绿水青山。”为了实现生态安居绿色健康发展,区林业局全力开展森林资源专项整治。今年,区林业局以整顿木材经营加工市场为切入点开展森林资源保护专项整治,对非法生产企业按相关法律程序依法进行查处、停产整顿或关闭。目前,全区原有木材经营加工单位110户,已关停68户,查处9户,保留42户,依法确保了全区森林资源安全。
为保障林业工作正常推进,让林业政策得到充分执行,区林业局还及时与乡镇沟通,设立了乡镇林业专人专岗,将乡镇林业工作人员落实到了人头,进一步明确林业工作责任。
在落实专人的同时,还多措并举,组织开展林业资源管理能力培训,增添林业执法措施,执法效果倍增,建立案管联动制(案件办理和林政管理),扩大战果,提升案件打击的影响力;加大巡查力度,建立耳目信息,拓展案件来源;严把案件质量关,每个案件由承办民警负责制,提升案件办理质量,保障打击违法犯罪的有效性,同时也规范了民警办案程序。严要求、常教育、勤检查,狠抓民警作风建设。2016年共立刑事案件1起,判处1人有期徒刑1年;查处行政案件21起,林政处罚21人。
除此之外,区林业局还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大幅减少森林火灾发生。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增强了全民防火意识;并组建数支防火队伍,定期演练防火技能,提升扑火战斗力;配备必要的防火器具,做到有备无患。
以林促收强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横山镇打鼓村地处横山、观音、石洞3个乡镇交界地带,基础设施薄弱。如今,在这样一个贫困村里,却发展起了以香桂为主导的种植产业。打鼓村村民祁华荣告诉记者,他们村在2016年的基础上,由318亩扩大到500多亩,今年要扩大200亩,因为该村把所有的撂荒地都用挖机开垦出来,全部栽种香桂,给老百姓增收。3年后,已经栽植下去的300余亩香桂就可以剪枝售卖,每亩经济效益能达到1600元左右。
同样在白马镇刺桐垭村,该村积极引进企业流转土地发展香桂产业,并积极鼓励贫困户和当地群众自主种植香桂,目前全村香桂种植面积已达到300余亩……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区林业局的辛苦付出与不断探索。
“发展林业产业,不仅能收获生态效益,更能收获经济效益。”区林业局抓住这一关键点,果断调整产业发展方向,经多次与省、市等相关专家交流及实地考察,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以“巩固而不主动发展核桃产业,适度规模引进香桂产业”为主导思想,谨慎选择出1-2个香桂良种种苗进行发展,形成“一个重点产业,多个辅助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产业规划好,选择品种是关键。区林业局针对“种苗采购中暗箱操作”“围标串标”等问题,专题调研,提出了“现场公开透明式竞标模式”并全程实施监督,引入竞拍方式规范苗木采购程序,在采购中,竞标者严格资格审查,一人代表进场,代表分庭竞标,现场公开竞拍。今年,共开展2次种苗采购,成效显著,市场询价最初概算约需39万元,最终却以21万元成交,节约资金18万元,节约率达46%。现场竞标激烈,最终结果“三方满意”:中标方因“公道合理,心想事成”而满意,未中者因“公开公正,心服口服”而满意,组织者因“心地坦然,节约资金”而满意。
产业引进来,如何管理又是一个难题。区林业局急流勇进,探索林业项目管理新机制。要求业主争取项目须缴纳诚意金,待土地、种苗等项目必备条件落实后予以退还,同时,结合林业项目见效周期长等特点,采取“三保证金+334”项目资金管理模式。即诚意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成效保证金。3年内,项目资金按3:3:4拨付比例。
与此同时,还严格把好项目验收关,组建项目稽查组对已经实施的林业项目进行稽查,主要稽查项目成活率、核实租地情况以及后期管护到位情况,将稽查情况作为项目报账和项目实施业主能否继续争取项目的重要依据。
2017年,区林业局将始终坚持“12345”的发展工作思路,抓住大规模绿化全川一条主线;强攻产业发展、脱贫奔康两大目标;坚持担当意识、敢闯意识、绿色发展意识“三个意识”;紧盯构树蛋白桑新业态,香桂藤椒加工型基地,山下填肚子山腰找票子山上戴帽子的阶梯布局,扶贫村庄乡镇绿化建设等四个方向;落实向树要粮、砍树变看树、农村土地股份制利益联结、林下经济套种除草、加工用材自备原料林等五大行动,促使安居林业“绿”成金。
(全媒体记者王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