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魂,创新是舵,技术是帆。
市中心医院始于1914年创办的博济医院,其命名的目的就是要彰显基督教博施济众的博爱精神,传承医乃仁术的从医理念。经过百余年的历练与积淀,医院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博济文化,大气内敛、兼容并包、求实严谨、济世为怀,在博济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的感染、培育下,逐渐形成全体职工的共同价值取向。
近年来,医院组织开展了众多文化活动,其目的也在于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博济文化,更好地传承医乃仁术的从医理念。
这些文化活动已搞得风生水起
书法培训
2015年5月,由医院妇委会、工会女工委员会主办的博济职工书法培训班正式开班授课。从此,每周三晚上,博济职工书法班便在医院门诊二楼准时开课,从未间断。
两年来,医院先后邀请中国书法协会会员高远树、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柯小伟为医院的书法爱好者们授课。去年,医院还特别邀请著名书法家齐建霞女士来院指导交流,为医院书法爱好者传授书法专业知识与学习心得。
随着培训班的持续授课,医院内书法氛围越来越浓。为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示平台,医院还以廉政书法展的形式向党的生日献礼。
去年7月,汇集了医院书法爱好者们优秀作品的“清风颂”廉政书法作品展在门诊大厅展出。这些参展作品主题鲜明、寓意深刻,既蕴含着广大书法爱好者对廉政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对勤政为民、务实清廉高尚情操的崇高褒扬,成为了医院书法爱好者们送给建党95周年最好的礼物。对联、条屏、中堂,行草、魏楷、隶书……形式多样的书法作品一经展出便引来了众多市民的驻足欣赏。
近来,医院的书法优秀作品很多,为了向外展示医院文化,医院先后组织院内的书法爱好者们参展参赛。
在2016年全省卫生计生文化建设书法类作品中,医院书法爱好者们斩获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优秀奖两项,在“遂宁市芬芳墨韵首届女子书法大赛”中,医院共送参赛作品21件,其中17件作品入展,7件作品获奖,毛笔书法作品获奖占大赛获奖名额的1/3,是此次大赛送展作品最多、获奖人数最多、获奖级别最高的一个单位。另外,医院还选送了14件优秀作品参加首届全国医药卫生系统书法大赛。
此次大赛中,医院工会主席王晓红摘录的千字文获得大赛二等奖。其实早在十几年前,王晓红就已经开始学习书法,但进步最快的还是参加博济职工书法培训班这两年。她表示,“自己练习书法总会有盲区、瓶颈期,参加书法培训班不仅可以系统地学习书法理论、知道什么是书法、如何鉴赏书法,还有更多与大家交流、探讨的机会。”
为了参加首届全国医药卫生系统书法大赛,博济职工书法培训班学员以及书法爱好者们历时一个月创作,共收到投稿作品20幅,在专业的书法老师指导下反复修改稿件,最后寄出作品14幅。
摄影培训
2月23日晚,第二期“视觉博济”职工摄影培训讲座在医院门诊学术厅开讲。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遂宁著名摄影家钟义良应邀为医院摄影爱好者们带来一场有关视觉的讲座。
钟义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以自己的摄影作品为案例,融合丰富的摄影经验,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讲解了拍摄过程中应该如何构思、构图、用光等基础摄影常识。
现场的摄影爱好者有的已是资深摄影家,也有的还只是初学者。课中练习时,他们有拿专业设备的,有拿卡片机的,也有拿手机的……不管摄影器材如何,都无法抵挡住大家的摄影热情。
眼科副主任唐知进是一位摄影发烧友,工作之余,他喜欢背着相机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城镇乡村,用镜头记录与这座城市有关的人文、风光,用摄影作品反映春耕秋收、民俗风情。今年春节,唐知进参与了多次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村居民拍全家福,记录农村的新春生活。他说,“用相机去记录这些文化、风光,既能陶冶我个人的情操,也能展现当地民风民俗。”因为酷爱摄影,唐知进已先后加入市青年摄影艺术学会、四川省眼科医师摄影协会、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在医院,像唐知进这样的摄影发烧友并不少。工作中,他们用真心奉献给患者;生活里,他们用真情去关注生活点滴。
语言培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障碍,促进社会交往。为提高广大职工普通话水平,医院曾举办普通话培训班,邀请到遂宁普通话国家级讲师付莉给大家授课。
近年来,医院围绕“全国一流、西部先进、四川引领、国际接轨”的发展目标,在加快与国内同行交流学习的同时,也将发展的视野从全国扩展至全球。除了医院接连牵手西班牙、法国的综合性大医院,医院派遣青年骨干赴外学习的机会也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随着医院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有近30个国家的同行先后来医院交流、学习、参观。学好英语,已经是医院对全院职工的普遍要求。为了更好更快地提升全院职工的英语水平,医院特别开设英语培训班,并按照初级、高级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医院的部分科室已经形成了以英语交班的良好氛围。神经外科中心一病区主任曾春表示,“只有学好英语,才能更好地向国外同行交流,更便捷地阅读国外的医学著作。”
礼仪培训
医院的服务窗口既代表着医院的文明,也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文明。为提高医院窗口部门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医院曾邀请“国际标准礼仪培训师”罗惠依为医技部门及财务科、医保办等窗口部门职工进行专业培训。罗老师授课风趣、生动、寓教于乐,听课者听讲认真、热情参与互动。
通过培训,医院职工增长了礼仪知识、提高了沟通技巧,有利于工作中给予患者更加贴心的就医体验。
还有这些文化活动即将上线
文化品读
作为文化品读培训的前奏曲,“博济春韵”线上诗歌诵读正在积极筹备中。
“3月3日下午,参加线上诗歌诵读的职工已经开展了第一次彩排,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文化品读倡导者之一熊佳艳如此告诉记者。
文化品读培训班正式上线之后,医院为热爱文学的职工带来系列中外文学讲座,以提升职工文学素养,丰富职工文化内涵。
国画培训
说起医院职工在美术方面的成就,就不得不提本届遂宁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林云峰。
作为医生的林云峰却酷爱画画,先后师从全国著名画家石齐、戴卫、史国良先生,2014年拜全国著名军旅画家敬庭尧先生为师,成为入室弟子,系统研习中国画理论和技法。擅长中国画、工写皆能、尤擅人物,兼习山水、花鸟、书法,林云峰近十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20余次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省美协等省级以上展览并多次获奖。
除了林云峰,医院还有一大波热爱美术的青年职工,譬如黄流海、李欢。在2016年全省卫生计生文化建设绘画类作品中,黄流海所绘的《妙手回春》及李欢所绘的《白衣颂》均获得大赛三等奖。
目前,医院国画培训班正在积极筹备中,近期也即将上线。
记者手记
文化代表着一种价值观,而一个单位的文化则代表着整体的价值观。很难想象,一个拥有着超过两千员工的大型医院,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会成为怎样的一盘散沙。文化如水,能汇集集体的力量。院长陈拥军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这样的思想——一个没有文化的医生,充其量只能是一名匠人,而一名有文化的医生才是真正的医者,他们会用灵魂去体会患者的苦楚,这才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
在遂宁市中心医院,除了这些已经形成规模的培训或者群体,还有一些写作爱好者、音乐爱好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悟生活。
■本版策划熊佳艳本版采写全媒体记者陈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