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胡蓉
艺术家小传
何传明,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遂宁市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作品《光》荣获四川省川东北八城市摄影艺术作品联展优秀奖,《晨韵》获遂宁市世界荷花博览园摄影比赛一等奖,《曙光》刊登于中国摄影报,《乡村讲座》入选中国摄影报“2018平安好医生最美乡村医生”公益摄影展等。
七月,是荷花的季节。下班时分,空气中还有着热气,何传明已扛着相机,去圣莲岛上转悠着了。
作为摄龄已过30年的资深摄影人,对于哪个角度拍摄荷花最美,何传明早已驾轻就熟。然而他却并不喜欢按着套路来拍。“每一次拍摄都必须是新鲜的,”这是老摄影人坚持的原则。
爱读书的摄影师
上世纪90年代初,成都回遂宁的土路上,年轻的何传明晕车了。身体不舒服,他却始终紧紧护着怀里的相机,生怕摔坏了新相机。
何传明喜欢摄影,是受妻子的哥哥影响。
这位一直备受宠爱的家中老幺,从小就喜欢看书,在遂宁中学读初中时,能够在学校旁的书店呆一整天。工作时,看到大舅哥拍出N多精彩照片后,何传明有些心动了。他开始频繁地朝大舅哥家跑,准备“取下经”。
和不少摄影人“实践出真知”迥异的是,何传明的摄影老师,其实是一书柜的摄影书。原打算借大舅哥相机过下手瘾,刚进家门的何传明却被大舅哥家的一书柜摄影书吸引走了目光。最后,他抱着一大摞的摄影书,心满意足地踏着月色回了家。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摄影书其实十分枯燥,更侧重于理论原理分析。这样枯燥无味的摄影书,何传明津津有味地阅读了两三年,直到将理论“吃透”后,他才拿出所有积蓄,买了人生第一部相机。
书籍是这位老摄影人最好的老师。到了今天,在给学员上课时,他的第二句话就是推荐摄影书籍。
“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读了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更有信心和资本,”何传明一直坚持这种观点。因此,当他从孔夫子网上淘到北京广播学员摄影教材时,这位中年男人高兴地“哈哈”大笑。
用匠心“等”照片的摄影人
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在天空形成美丽的火烧云。石桥上,一对手牵着手的情侣正低声交流着,欢笑声在他们之间流动着。
这张命名为《漫步夕阳》的照片,每一个看见的人都会心一笑,既为图中的美丽景色,也为图中那对情侣之间的脉脉温情。这张被无数人点赞的照片,何传明至少等候了一周时间。
拍摄照片是6月。下班后,何传明就带着相机到渠河路的和悦桥蹲守着。他直接坐在还滚烫的地面,耐心地等候着合适的画面。被蚊子叮地苦不堪言,桥面来往的人群纷杂,碰上沉闷的阴天……何传明在桥前苦苦等待了7天,才拍到中意的画面。
2017年,何传明的摄影作品《姐妹观音》,荣获四川摄影拉力赛遂宁站二等奖。这张别出心裁的观音姊妹照,也是何传明用匠心“等”出来的。
当时,一场大型晚会在灵泉寺广场里举行。当不少摄影人忙于拍摄活动精彩照片时,已上山考察地形后的何传明将镜头对准了面向舞台的观音三姊妹像。漆黑夜里,舞台灯光从观音姊妹像的背后打出,犹如加上特效,让观音姊妹像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庄严和神奇。这份独具匠心,让何传明拍到了与众不同的观音姊妹照片。
反映人民生活的摄影者
《凌波微步》荣获内江分站二等奖;《舞》获南充分站一等奖……作为四川摄影拉力赛单人获奖最多者,曾有人来向何传明“取经”:“你频频得奖,有什么秘诀吗?”何传明爽朗地笑了:“秘诀就是所有的照片都是反映人民生活的。”
这份秘诀,是何传明从习总书记讲话中领悟到的。2015年,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怎样才与人民通呼吸、心连心?何传明觉得“照片一定要反映人民生活”。为此,这位摄影人从爱好风光摄影,转变为如今的人文纪录片。
他在七彩明珠拍下市民跳绳的运动,在内江拍下广场舞者丰富精彩的夜晚生活,在十里荷画风景区拍下建筑师为产业乡村描绘新妆的认真工作……每一张图片,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在新时代的变化。
也是这个标准,在纪念“5.12”十周年摄影展时,何传明帮遂宁摄影人胡红樱挑选的,反映灾后人民不等不靠、积极自救精神的《福临勤劳家》,成为遂宁市唯一进入摄影大展的照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