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父亲的修房梦

2022年01月21日 10阅读 来源:遂宁日报
-->

文/刘传福

政府补助建房的工程正式启动了。父亲这段时间沉浸在一种无限的幸福之中,每次打电话谈起家乡的建设,总像吃了蜜糖一样,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目前,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家乡正以补助的方式建设新农村集中聚居点,预计年底父亲就会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房子。

我家的修房梦,在爷爷中年时就开始了,然而,爷爷和奶奶所有的劳作,都只够养家糊口。

泥土青瓦结构的一堂屋、一卧室、一厨房,一茅草盖的猪圈,便是爷爷和奶奶的老屋,而且都是上一辈人留下来的。其间堂屋与卧室的隔墙,还是泥土和竹篾条的结合体,外表刷上一些石灰进行了简单的装饰。父亲在堂屋铺了一间简易的木架床,当成了自己的卧室,也成了全家人的客厅,经常家里来了客人,就坐在床上聊天。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了父亲成家立业的时候,太窄的老屋已经容不下多余的人,父亲实在是太需要一间婚房了。

那年,父亲耗尽了所有的力气,一年到头扎进一个深沟里,过年都未休息过一天,每天举起一把沉重的铁锤使劲锤着大石头,然后将指头般大小的石子背出深沟售卖。次年,拿出所有的积蓄,父亲紧连着老屋配了一间屋子,虽然屋子窄小,但父亲仍然在墙体上开了两个小孔,将屋子平均分成两间,一间当卧室,一间当客厅。

爷爷的修房梦,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爷爷曾经也进行过几次预算,然而都因为积蓄太少,在温饱和修房的现实面前,他毅然选择了前者,一生便经历着忍痛割爱的折磨。

直至八十年代,爷爷临终之前,他才把父亲叫到床前,心怀愧意将修房的梦想交给了父亲,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我们。他嘱咐父亲,一定要省吃俭用,为儿子儿孙修建一间舒适的房子。

铭记着爷爷的教诲,八十年代后期,父亲开荒栽种各类经济型的水果,发誓一心一意要实现爷爷的遗言。

后来,我们两兄妹来到了这个世上,窄小的老房子容不下我们,父亲又在原来的基础上配了一间房子,为了尽可能发挥其实用价值,还在下面修建了一个吊脚楼,当作圈用以养牛。

或许因为家境贫困,我们不断发奋图强,希望早一天帮助父亲实现修房的梦想。

“就算是砸锅卖铁,房子卖了也要让你们先读出来。”看着我们优异的成绩,父亲万分惊喜,经常在老屋里为我们打气,却从来再未提及修房子的事情。

“房子特别想修,地基也看好了,但是必须缓一缓,毕竟孩子们读书才是大事,当前特别需要钱。”记得师范二年级的一个暑假,回家偶尔听着隔壁父母一次小声的谈话,我不禁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家争辉。

父母的辛勤劳作,最终让我们兄妹从贫瘠的大山里走了出来,如今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然而,父母老了,栽种的果树也老化了,他们的收入一年一年减少,少许的积蓄仍旧分厘不动地留着,期待着有一天,能实现爷爷的夙愿。

和众多的上班族一样,我们经过多次辗转,先后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记得几年前买房的时候,因为我们手里拮据,父母慷慨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两万元,帮助我们缴纳了买房的按揭款。交款那天,父亲像修了新房一样高兴。多年来,我和小妹的两次换房,父母都如出一辙地支持帮助我们,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在他们的眼里,子女们好了才是真正的好。

如今,父母依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在家乡守着那间老屋。也如父母一样,老屋在岁月的洗刷中不断老去,近年来还成了危房。

去年,父亲一人在家,只听“咔嚓”一大声,老屋的一根大梁断裂并移位,部分瓦片哗哗哗掉落在了楼板上,幸好下面没人。父亲找来两根坚硬的柱子,在邻居们的帮助下,牢牢地将大梁顶得实实在在。

前几天一次刮大风下暴雨,一棵大树被大风折断横压在吊脚楼顶上,楼顶被砸了一个洞,水一下子从楼顶直接倾泻而下。眼看着楼板上积满了水,泥土墙体被大水浸泡,危急之中父亲冒着大雨借来一架十多米长的楼梯,一个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搭在房檐上,趁着雨小的间隙小心翼翼爬上房顶,卸掉大树,用很多瓦片将大洞死死堵住。

令父亲没有想到的是,幸福有时候来得太突然。今年,他的修房梦终于在国家补助统一建设新农村聚居点的好政策下实现了,预计年底就可以住上新房子。

细细回顾爷爷和父亲的一生,他们都有一个铁定的“修房梦”,然而,他们的梦想或因养家糊口、送儿女求学而破灭或搁置。今天仔细想来,谁又不想有个舒适而温暖的家呢?然而,在轻重缓急面前,爷爷和父亲并未选择自身的舒适,而是无私地为儿女们铺好一条前进的道路。每次走进老房子,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到爷爷和父亲的良苦用心,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无比伟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