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供电量增长连续3年超过10%,连续五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并实现了连续5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02
2017年城市供电可靠率达99.95%,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71%,同比持续上升;
03
从2013年盛夏开始,明星电网告别拉闸限电历史,到2017年底,引电能力从35万kW提升到116万kW;
04
加快农网改造进程,2017年电、水网投入达4.9亿元;
05
在2015-2016年遂宁市公共服务行业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排名第一
幸福是干出来的,创业是奋斗得来的。2017年,面对宏观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和经济新常态,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遂宁地区重要的供电供水企业,不仅保持了电、水主业的强劲增长,实现了供电量增长连续3年超过10%,连续五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并且在供电(水)峰值大幅飙升和电(水)网保持多年高强度建设的情况下,实现了连续5年安全生产零事故,连续3年行风测评名列全市前三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发展工业经济先进集体”,迎峰度夏保供工作获得市政府书面表扬。
在明星电力机关、基层一线,记者听到、看到最多的词语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加快学习掌握新技术、新设备”“加快熟练新营销模式”“夯实安全基础”“标准化作业”“技能培训”等等。而其中,最为职工称道的就是“科技兴企、二次创业”和公司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不少职工充满感情地说:“没有公司‘科技兴企、二次创业’战略的实施,就肯定没有明星公司再现辉煌的今天”。
“二次创业”是“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责任担当
记者了解到,2012年7月,明星电力新一届领导班子履新,当时电水供应能力不足、配网薄弱、“卡脖子”现象严重、服务跟不上、用户投诉多、员工意见大等诸多困难,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招商引资的迫切需要。以董事长秦怀平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迎难而上,深入思考,在2013年初的职代会上确定了“科技兴企、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电网发展和公司发展“两个转变”,加快做强电、水核心产业,带领明星人走上了负重前行、二次创业的道路。
通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规划,明星电力聚焦“安全保证、供应保障、服务创新和管理提升”,以全方位、全流程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路径,以“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保障,以科学论证、精心布局的一系列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稳步前行,实现了“二次创业”战略的有序落地,改革发展“弯道超车”,获得遂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热情鼓励。
从2012年以来,明星电力先后实施了引电下网扩容增线、电网集中控制(变电站无人值守)、发电流域梯级集中调控、营销一体化信息化、配电网强化绝缘化、营业厅和供电所标准化、用电信息采集智能化、远程费控全覆盖、自来水扩能和网络优化等一系列重点工程。
随着建设的推进,电、水网和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成效次第显现。从2013年盛夏开始,明星电网告别拉闸限电历史,到2017年底,引电能力从35万kW提升到116万kW。同时,自来水产能翻番,成为遂宁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要素保障。推行“电力服务+互联网”,持续改善客户服务,投运明星电力手机APP,签约商业、银行网点代收,布点自助缴费机,开通流动服务车,加快“三表合一”试点,2014年建成城区“10分钟缴费圈”和农村缴费不出村,全面化解“缴费难”,至2017年底,离柜缴费率超过76%;实施配电网网格化管理,推广“套餐化”抢修、“打包式”检修,2015年建成城区“30分钟抢修圈”,2017年建成“20分钟快修圈”,全年开展打包式检修164次、带电作业241次,减少停电时间1607.4小时,用户抢修回访满意率达100%;严控计划停电次数;装表接电时间不断压缩。
2017年城市供电可靠率达99.95%,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71%,同比持续上升;10kV线路累计故障跳闸条次持续减少,同比下降27.47%;售电量同比增长11.20%,售水量同比增长10.31%,实现营业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10.14%,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28.65%。
“二次创业”是“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梦想力量
明星电力虽然地处川中三线城市,但“明星人”依然有着广阔的视野和不甘人后的雄心,有着“百年明星、基业常青”的梦想!面对人民群众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电、水生产要素保障越来越高的服务要求,面对能源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进步,面对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竞争落地,明星人没有止步于供应量能的扩张和安全生产的管控,而是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敏锐的触觉,开启了一条从建设“安全、科学、创新、规范发展,人才专业、服务优质”六型上市公司,到以建设“智慧明星”为引领的具有自身特色、做精做强的发展道路。
2012年以来,明星电力在解决电水网发展滞后、保障不力问题的同时,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电力行业改革发展客观规律和电力企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实际情况,突出“科技兴企”战略引领,不断创新运行模式、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电、水网络建设的科技含量,增强网络运维的可靠性,提升营销服务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了保障能力、精益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从用上电(水)到用好电(水),加快从“量”的满足到“质”的提升。优化电、水网络规划和建设,实现了电网主网坚强、配网日益改善,成功解决引电瓶颈;水网三纵四横格局成型,日供水能力翻番;为后续负荷的高增长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要求奠定了坚实基础。智能化营业厅实行一站式服务;运行明星电力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增设流动服务车、实现缴费和大部分电、水业扩业务上线办理;整合“962501”电水服务热线和配抢指挥平台,广泛实施带电作业和“零点”抢修;培育电动汽车充电桩服务、分布式能源等新能源项目,推广电能替代,提升市场份额的同时,优化客户体验……在2015-2016年遂宁市公共服务行业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排名第一。
从“经验运行”到“科技支撑”,实现生产运维的可靠可控。加大科技投入,加大新技术、新设备运用,依托科技,整合资源,调控一体化、发电梯调、变电站无人值守、营销信息化、配网自动化、电水网GIS系统、手机APP、远程费控、GIS地理系统、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和运营创新成果在公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电水网供应可靠性和供应质量显著提升,网络事故处理能力和日常操作效率大幅提高,运维水平地方“游击队”水平逐步赶上国网“正规军”。
从“传统管理”到“精益管理”,实现机制优化和质效提升。连续四年开展“基础管理年”活动,大力开展降本提质增效、“管理提升”活动,强基础、补短板,持续强化安全管理、深化内控建设、优化资金资产管理、优化项目投资与计划管理、强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开展物资压降工作、严控非生产性开支、推进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等,公司管理基础更加牢固、业务运转更加高效、支撑保障更加有力。
从“六型上市公司”到“智慧明星”,创新发展空间得到广阔拓展。电、水等生产要素供应企业正处于技术革命的风口和供给侧改革矛盾的中心,怎样依托科技创新和管理提升,跳出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和环境制约,打开进步的新空间和发展的新思路?这是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新时代之问”。2018年初的职代会上,明星电力确定了“以‘智慧明星’建设为引领,推进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持续创新驱动,制订公司各层级、各专业“智慧明星”建设方案,全面、深入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和运用,探索“智慧电(水)网、智慧服务、智慧管控”的新路径,引领公司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给人民群众以更新更好的服务体验。
“二次创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倾情实践
“二次创业”不仅是明星电力的发展战略,它更是“明星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对遂宁人民和遂宁发展的一份庄严的承诺。
主动对接,与供区内各区县、园区深入开展战略合作、争取电改政策形成机制;大客户经理入驻园区坐班服务,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限时解决用户问题;全覆盖开展重点客户停电协商……创新服务,多措并举,不但架起了广大用户与党委政府的连心桥,也温暖了用户的心,扩大了公司发展的“朋友圈”。
发力美丽新村建设、脱贫攻坚等重要任务,加快农网改造进程,2017年电、水网投入达4.9亿元,其中农网建设投入2.84亿元,贫困村电网改造、异地扶贫安置点、扶贫项目施工用电按时完成,优秀地践行了国企的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
关爱员工成长成才,提供发展空间,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二次创业”,更坚定了追求卓越的信心和决心。全面改善基层站、所员工安全生产和生活条件;大力实施全员素质提升行动,2017年人才当量密度比2012年提升50%以上;持续推进“136”人才计划,优秀人才和后备干部梯队建设初步成型;职工创新成果丰硕,公司获得2016-2017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
创新开新篇,众志铸辉煌。面对改革的新形势和人民的新要求,明星电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二次创业”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滕德辉唐红萍全媒体记者陈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