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曾晓梅
2016年,安居区创新“四个三”农村低保政策兜底脱贫新模式得到省委书记王东明肯定性批示,成功创建“四川省和谐社区示范区”,成功纳入全省8个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区之一,安居小学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通过初步验收,成功创建省级村民自治模范乡(镇)1个,市级依法治村(社区)示范村(社区)6个、依法治校示范学校1个、示范乡镇(街道)4个、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3个。全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全力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创新行政执法监督,加快了全区依法行政工作步伐。
法治已为安居撑起一片和谐天空。
东禅镇金家沟刘某弟兄间不和将81岁的母亲作为“出气筒”,就原定赡养责任相互指责和推诿,以致老人赡养无着。该村法律诊所的顾问主动上门,与刘母的儿子交涉,通过情理和法理的结合劝导,刘氏弟兄当即承诺各自按月支付母亲生活费200元。
变化,不只发生在普通群众身上,而是全区上下。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区,怎么落实?纵深推进依法治区有何“要领”?还将在哪些方面着力?对此,一些基层干部群众用“领头干”“踏实办”“攻坚战”九个字进行总结,确保依法治区工作有重点、有动力、有抓手。
领头干: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领导干部是社会生活引领者和示范者,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行为,对民众会有带动示范作用。省委书记王东明多次强调,要从党员干部抓起,通过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进依法治省各项工作扎实落实。
近年来,安居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的第一项内容都变成了学法。把第一项议程“让出来”,从常委会开始为领导干部强化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领导干部会前学法成为常态。在各种大会上,副市长、区委书记雷云都要求安居区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自觉在法治轨道上行权用权。据悉,结合去年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全面开展述职述廉述法,规范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宪法宣誓等制度。
去年,安居区坚持依法执政迈向纵深,与23个乡镇(街道)、64个部门签订责任书,
(紧转04版)
(紧接01版)完善“四级联动”工作推进机制和“4+5”系统垂直推进体系建设,健全党委领导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工作体系,定期听取“两院”工作情况汇报23次,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和工作推进会3次。同时完善决策机制。制定四届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工作规则和议事决策规则。换届后的23个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制定完善党委、政府工作规则、议事决策规划,建立重大决策调研评估和督察推进机制,把重大决策纳入法治轨道。
踏实办:
主动作为推动法治工作
今年年初,安居区出台了《安居区依法治区2017年工作要点》。
紧扣法治领域最突出问题,抓住制约突出问题的关键节点,《工作要点》每条内容都设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规定了完成时限。“今年的法治工作干什么怎么干,一目了然。”区依法治区负责人说。
目标确定,责任明确,如何落实?安居区一是有序推进司法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投入30余万元重新打造诉讼服务中心。推进派出所警务运行模式改革,分别在凤凰和横山派出所试点推进“主动治安”“片区负责制”警务运行模式。推进检察制度改革,打造检察服务大厅,整合控告举报、信访接待、案件管理、律师服务、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职能,形成“一站式”工作模式。二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政法队伍体系,开展满意度调查。坚持分类施措审理诉讼案件,审结刑事案件97件、民商事案件1046件。着力提升法律监督能力,监督立案刑事5件,书面纠正刑事审判活动违法案件2件,发出检察建议和纠违意见23件。三是着力强化规范执法。建立办案人员个人执法档案制度,实行终身负责制,规范执法司法人员自由裁量权。健全干预司法公正制度,完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四是深入推进司法公开。积极完善“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公开平台,直播案件12件,上网公布裁判文书300多份。依托全国检察机关“三大平台”公开案件程序信息349条、法律文书62份、发布重要案件信息22条。
同时,安居区加强社会法治创新。一是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积极开展村规民约“回头看”工作,完善遵守村规民约激励、违规违约惩戒机制,村规民约执行率达100%。推进村(社)义务法律顾问工作,加强“四支”队伍建设,522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二是完善大调解体系建设。坚持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积极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去年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392件,调解成功4247件,成功率96.7%。三是构建立体化防控体系。城乡技防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天网”三期正在抓紧组织实施,新建了12个交通治安卡点、65个高清监控点位。全面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对区内主要网站全部进行登记备案。深入推进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区599个服务管理网格全面规范运行,共录入各类网格信息6万余条,受理各类网格事件48622件。
记者了解到,安居相关部门均建立了法治建设督察制度,倒逼依法治理工作,有序推进依法治区工作。
此外,政法系统同时发力,也为法治建设注入动力。区委政法委牵头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法治化,健全并实施主体责任、工作制度、检查督促和责任追究机制;区司法局健全落实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区法院针对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结案难等突出问题,推行立案登记、庭审实质化、执行权利清单等制度;区检察院加强司法监督,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实现“两法衔接”。
攻坚战:
从小切口做大文章
推进依法治区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有轻重主次,不能平均用力。区委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老百姓的话说,解决这些重大突出问题,要打“攻坚战”,从小切口做大文章,逐步提高依法治区的法治化水平。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既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也为群众广泛关注。
去年,安居区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承接省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7项,取消行政许可27项。编制职责、权力、责任“三张清单”,录入并公开行权事项共计4015项。编制《审批(服务)事项申报材料目录》,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减少审批时限、审批手续,提升审批效率。率先施行企业设立登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一表受理一窗登记,办证提速70%以上。二是建设法治政府。坚持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开展常务学法10次,集中学习《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7部。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建议)书共计17份,提出法律建议20余条次。落实重大决策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对货币安置、思源小学建设等重大决策开展稳定风险评估5事次。落实《遂宁市安居区法律顾问团管理办法》,召开顾问团案情研讨会2次,对旧城改造等重难点项目开展法律咨询服务。三是规范行政执法。增强扩权强镇试点镇财权、事权,设置5个综合办事机构,整合规划建设、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确定依法下放试点镇行政管理权限38项。完善“两法衔接”信息通报、联席会议、案件移送等制度,召开联席会议10次,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