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们在待产过程中,难道真的就得承受这种生命之痛吗?答案是否定的!近日,船山区妇幼保健院在成功开展无痛分娩(即药物分娩镇痛)的同时,顺应广大准妈妈需求又引进了非药物、无创伤、安全无副作用的物理镇痛新技术,即“导乐陪伴+分娩镇痛仪”分娩镇痛法,让孕妈妈们享受快乐、舒适分娩成为现实!
导乐分娩让分娩不再“痛不欲生”
10月25日下午,记者在船山区妇幼保健院产二科家庭病房内见到了生完孩子第二天的产妇饶女士一家,新出生的小宝宝安静在襁褓中熟睡,产妇饶女士面色红润,面带笑容,精神状态非常好,和陪伴在侧的丈夫有说有笑,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饶女士为该院第一例使用“导乐陪伴+分娩镇痛仪”的新妈妈。据了解,饶女士顺产之初,疼痛难忍,用疼痛脸谱法评9分,使用导乐陪伴+分娩镇痛仪后,疼痛评分降至3-4分,自诉疼痛明显减轻。回忆分娩的过程,饶女士感叹到:“一开始没有使用导乐分娩,疼得都快虚脱了,即便如此,宫口也只开了2公分,幸好用了导乐分娩镇痛仪,通过穴位按摩,缓解了我的痛疼,精神状态好了很多。”疼痛缓解后,助产士鼓励她下床活动,使用分娩球来减轻疼痛,促进产程进展,并一直给她加油打气,协助她采取坐、靠、爬等多种感觉舒适的体位。整个分娩过程饶女士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整个分娩过程,分娩过程顺利,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饶女士迎来了一个健康的男宝宝。
宝宝的顺利出生,凝聚了船山区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的辛劳与付出,他们专业的医疗知识和诚挚的服务态度收获了患者的信任与赞扬。采访中,饶女士一家多次表达感谢,对“导乐陪伴+分娩镇痛仪”这种导乐分娩新模式更是赞不绝口。
导乐分娩让分娩回归“自然本能”
据介绍,导乐陪伴+非药物分娩镇痛技术设备-分娩镇痛仪这种导乐分娩新模式是中国科研人员历经12年的科技攻坚首创的非药物分娩镇痛方法,既能达到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效果,又能确保母婴安全,对准妈妈和宝宝不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并且效果迅速,6-15分钟就能起效,持续镇痛,满足产程需要,能将无法忍受的宫缩痛变得可以忍受(保留轻微的疼痛对分娩是有利),并且减痛效果可以一直持续到宝宝出生。准妈妈们在镇痛过程中还可以随意走动,不影响任何行动。同时,在整个产程中,助产士会给予产妇以持续的贴心的心理、生理及情感上的支持,科学的指导产妇运用拉玛泽生产呼吸法配合分娩,帮助准妈妈们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分娩更容易、更舒适,顺利的度过分娩关,产后身心恢复快,减少产后抑郁,促进母乳喂养,母婴更健康。
该方法适用于孕28-42周,无严重合并症,可自然分娩的所有准妈妈。王丽萍护士长说:“导乐分娩就是激发准妈妈的内在分娩智慧,让生产回归自然、回归本能,让整个分娩过程不受任何药物的影响,不必经受手术和麻醉的风险及痛苦,减少了产后出血及感染的机会,减少了非医学指征的医疗干预,产后恢复快,可以亲自照顾孩子。”
以导乐分娩为契机打造区域性产科服务品牌
2016年,我国二孩政策正式落地,广大孕产妇对自然分娩的需求急剧上升。紧接着,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提出:倡导温馨舒适分娩,积极开展专业陪伴分娩等非药物镇痛服务,鼓励开展药物分娩镇痛服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开展家属陪伴分娩。在这样的背景下,船山区妇幼保健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蒋晓海多次召开院长办公会研究,如何开展“以孕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服务新模式,不断提高医院产科服务水平,保障母婴安全。
今年7月医院组织非药物分娩镇痛项目工作小组对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等医院的非药物分娩镇痛方法进行了考察,发现通过产前教育、“导乐陪伴+分娩镇痛仪”可使减痛效果达90%左右,能缩短产程,病员满意度很高,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引进分娩镇痛仪、召开非药物分娩镇痛培训会、导乐师手把手教学……经过3个月的充分准备,“导乐陪伴+分娩镇痛仪”非药物分娩镇痛技术在医院拉开了序幕。10月24日,首例导乐分娩顺利完成;10月25日,第二例导乐分娩也已经完成……一例例非药物分娩镇痛——导乐分娩的成功,正是医院响应国家启动的“促进自然分娩适宜技术——导乐分娩”项目的落实、落地。
蒋晓海表示,医院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大健康观,积极开展分娩镇痛,不断提高自然分娩率,逐步降低剖宫产率至50%以下。他表示,医院将以开展导乐分娩为契机,积极创造条件,争创“母婴友好示范医院”,使医院的产科服务能力、助产适宜技术及医患和谐关系均有一个质的飞跃,逐步将医院打造为区域性产科服务品牌。
(全媒体记者周雪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