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继
11月7日,参展第十六届西博会刚一结束,市经信委就组织召开了全市“成资制造业一体化”企业家专题座谈会,造车、食品、医药、纺织产业等部分龙头企业负责人齐聚共商新机遇下制造业发展大计。
如此快节奏,凸显的是资阳的渴望和坚决:通过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推动成渝制造业核心区建设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制造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给力制造业发展,今年我市“动作”不断——
出台《资阳市先进制造强市建设推进方案》,与成都市签署“1+3”全面合作协议共谋布局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融合差异化发展,召开全市先进制造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系列“组合拳”之下,工业主导、制造立市,已成为我市加快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的主路径。
推进成资一体化
资阳制造业迎来历史机遇
第十六届西博会上,我市推出的以口腔装备材料产业生产基地为主的“一基地五中心”项目备受关注。这是全国唯一的集“产学研销”为一体的口腔装备材料全产业链基地。
市经开区主任王万军认为,口腔产业基地首先对资阳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会起到极大作用。同时,借助成资一体化的平台,资阳口腔产业会通过成都这个国家中心城市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这样的信心绝非“空中楼阁”。据悉,目前位于我市城南工业发展区的川大华西牙科产业园总建筑面积9.24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在建5.82万平方米,将于春节前竣工投用;二期3.42万平方米即将启动建设。这意味着我市打造的口腔产业“一基地五中心”项目即将从图纸变成现实。
而这样的信心是我市制造业整体态势的“缩影”。制造业正迎来变革的“春天”。
从国内外宏观大环境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工业4.0”等制造业再兴计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共识和现实选择。我国也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省上也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吹响了建设先进制造强省的号角。
从我市看,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市GDP的“半壁河山”。市委鲜明提出工业主导、制造立市,加快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加快建设成渝制造业核心区。我市出台《资阳市先进制造强市建设推进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领域、任务要求和保障措施。
今年1—8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3%,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制造业产值占比达90%,先进制造业产值占比达32.9%,初步形成了以机车公司、中车玉柴、四川共享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以四川现代、南骏汽车为代表的汽车装备制造,以禾邦制药、金辉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以超迪电器、特丽达为代表的节能环保等“四大”先进制造业。
尤其是,9月26日我市与成都市签署“1+3”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强力推进成资一体化发展,在工业上谋划大创造、大智造、大车城,布局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融合差异化发展。市委市政府把推进成资一体化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和总抓手,这为我市先进制造强市建设带来了历史机遇。
采访中,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成资一体化”是资阳经济社会难得的发展机遇,公司将牢牢抓住这一发展机遇,调整思路,明确重点,主动适应“成资制造业一体化”的需要。
锁定目标任务
加快建设成渝制造业核心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1—8月全市先进制造业产值占比达32.9%,但依然存在制造业产业结构不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与先进制造强市建设目标相比、与成资一体化产业融合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关人士表示,建设先进制造强市,一定要坚持以产业高端化为导向,以提高发展质量为核心,以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为切入点,以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为关键支撑,通过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推动成渝制造业核心区建设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我市要确保实现全市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3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性产业占制造业比重较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入70%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0.3%,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压力之下,目标如何实现?我市开出了四个“药方”。
一是实施创新驱动,激发内在动力。对资阳制造业来讲,唯有创新才能找到出路和希望。我市深化与哈工大、电子科大、南开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加强产学研用协作合作,借智借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全力推进中车传动城轨齿轮传动系统等10个技术创新产业化项目建设。强化企业创新型人才引进培育。用好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万华等专家团队研发能力、人脉资源优势和企业管理经验,组织开展技术创新、科技攻关,形成一批具有核心关键技术的拳头产品。
二是增强基础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依托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整体产业链优势,提升核心基础零部件保障能力。加快培育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力争今年新创国、省品牌产品5个以上。推进以资阳发动机生产基地为基础的全国中速发动机行业领域标准体系制定工作,支持机车公司参与制订空轨国家和行业标准,提升中车玉柴创新水平和行业影响力。
三是发展智能制造,助推转型升级。实施“机器换人”的改造提升工程,鼓励支持四川现代、金辉药业等重点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智能化改造。推动四川共享数字化、智能化铸造示范项目,加快3D打印产业前沿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制造。推进中车玉柴、中车电气等企业实施智能化建设。大力发展口腔装备材料产业。加强与华为集团的沟通衔接,全面启动天府云计算中心项目建设。依靠华西口腔医院等专业技术力量,组建口腔装备及材料检测中心,建立口腔职业技术学院,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
四是深化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盯住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强对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和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知名企业的招商,引进更多优质项目落户资阳。积极对外推介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7大类13个重点领域,引导外资投向我市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带动我市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整合资源
营造制造强市良好环境
“从今年的5月8号到今天签订协议,资阳口腔装备材料产业发展能有这样好的一个结果,一个字就是快!”11月1日,资阳市临空经济暨口腔装备材料产业投资推介会上,我市6个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入驻口腔基地,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
王万军表示,还将有一大批意向性入驻企业签约,资阳将会为战略合作的机构、企业在资阳设立公司、研发机构、生产基地,研究个性化的招商引资政策,为有关机构、企业顺利签约入驻资阳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建设先进制造强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将美好蓝图变成实际行动和现实成果,必须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积极稳步推动。
我市成立了资阳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抓好年度计划和重点工作实施,建立重点项目工作台账,强化跟踪督办。继续落实好我市《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特别是在工业用电、市场拓展、电商直销平台、改制上市和挂牌等专项奖励,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扩大直购电、富余电量消纳政策覆盖范围,推进天然气转供变直供等方面,重点倾斜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
我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技术改造审批程序和环节,减少前置审批条件。在重大项目审批立项、节能评估、环境评估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强化宣传引导,大力宣传产品研发成果和各地各部门抓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做法,旗帜鲜明地宣传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
建设先进制造强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当前,全市上下正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力以赴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为资阳发展新跨越作出新的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