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致富思源恒大集团反哺社会30亿扶贫

2022年01月29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本报记者 刘雨润

在全国政协的指导下,11月23日,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第二批63个重点项目开工仪式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举行,40个新农村和23个重大产业扶贫项目同时开工。

全国政协相关领导,恒大集团董事局领导,贵州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出席活动。

致力公益践行社会责任

恒大精准扶贫壮举获盛赞

“我们必须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广大民营企业要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致富思源,义利兼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11月23日,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第二批63个重点项目开工。

贵州省政府领导在开工仪式上表示,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全国各类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宝贵的经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全国扶贫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毕节市委领导在开工仪式上称,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第二批63项重点工程集中开工,标志着恒大帮扶进入全面深入新阶段。恒大帮扶大方的壮举,已经转化成为助推毕节试验区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开工仪式上说,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无不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全社会的理解、帮助与支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是民营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周伯华此前率队考察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在帮扶的过程中,恒大集团变点式帮扶为整县推进、变间接帮扶为直接参与、变单一捐资为立体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形成了民企直接参与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为民企参与“补短板”,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好的范例。

出钱出人才出技术出思路

恒大扶贫要实效不要花架子

恒大集团从2015年12月1日开始结对帮扶大方县,计划三年内无偿投入扶贫资金30亿,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发展教育扶贫、创业扶贫和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到2018年底实现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恒大结对帮扶大方县,坚持精准扶贫,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不仅出资金,更重要的是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由恒大集团副总裁兼扶贫办主任姚东和300多人的管理团队,带领3000多人的扶贫队伍常驻大方,与大方干部群众一起开展脱贫会战。

恒大结对帮扶大方一年来,各项精准扶贫措施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到今年8月31日,已帮助大方县10494户、39817人初步实现脱贫。到12月底预计再脱贫40500人,完成总脱贫任务的45%。

恒大集团在大方县的精准扶贫主要落实到六个版块:

产业扶贫:已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97亿元,已开工蔬菜、肉牛、中药材、经果林产业化基地224个,投入使用103个;设立1亿元的恒大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担保总额10亿元,已为181个蔬菜、肉牛等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2.6亿元;已引进27家上下游龙头企业。

易地搬迁扶贫:已投入3.17亿元,探索性开工建设10个新农村、1个奢香古镇。其中,2个新农村已搬迁入住,8个新农村明年3月30日前陆续搬迁,安置500户、2000人。奢香古镇明年4月30日前交付使用,安置1000户、4000人。

发展教育扶贫:通过建学校、强师资、设基金,全方位补足当地教育资源缺口。已投入3.3亿元,开工建设的11所小学、8所幼儿园12月30日前交付,3所幼儿园明年2月28日前交付;1所完全中学和1所职业技术学院明年6月30日前交付。另外,与清华大学合作,已培训340名教师及管理干部。设立的恒大大方教育奖励基金,已奖励资助200名偏远山区优秀教师、300名贫困家庭优秀学生。

吸纳就业扶贫:已投入500万元培训9500人,已吸纳就业7726人,就业人员年人均工资42000元,直接实现近2万人脱贫。

创业扶贫:设立了3亿元的“恒大大方贫困家庭创业基金”,三年内分期分批,以贴息和奖补等形式鼓励贫困家庭创业,帮助3万人脱贫致富。目前,已扶持创业户4211户。

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已投入1.9亿元,开工建设的1所慈善医院、1所养老院、1所儿童福利院,明年6月30日前交付使用。设立2亿元的“恒大大方慈善基金”,为孤寡老人养老就医、困境儿童生活学习和贫困家庭就医提供补助。另外,为14140名特困人群每人购买一份固定收益的商业保险,补足当地低保标准与脱贫标准之间的差额,实现直接脱贫。同时,组织恒大集团员工“一助一”帮扶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孤儿4993人。

分析认为,短短一年,恒大结对帮扶大方县成果显著,创造了精准扶贫的“恒大速度”。更重要的是,恒大的帮扶措施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坚持既要“见效快”更要“利长远”,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发挥了示范作用,成为企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标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探索了有益经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