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城西市场21日起集中整治

2022年01月29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本报记者 曹礼芹

为营造“畅洁绿美、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深入推进城区“市容市貌十大专项治理行动”,市城区农贸市场专项治理行动指挥部决定从11月21日开始,对城西综合农贸市场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市工商局是此次整治的牵头部门。记者日前就相关情况采访了市工商局副局长刘德平。

记者:当前全市正在开展市城区农贸市场整治工作,城西市场整治是今年我市的16件民生实事之一,也是整治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城西市场的情况。

刘德平:城西市场位于资阳市雁江区雁城路,始建于1992年,占地近2.8万平方米,是集农副产品、日用百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场内有摊位186个、门市524间、业主357个、经营户近100户,辐射周边金洋花园、九曲花园等10多个居民小区,为老城区8万多人提供每天必须的生产生活用品。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西市场三大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是基础设施差。市场建成至今已25年,使用时间长,且几乎没有进行过维修改造,市场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二是市场容量不足。近10多年来,市城区人口增长了三四倍,市场内的经营户也是成倍增加,而主城区没有新建或扩建农贸市场,市场容量当然不够,场内占道经营十分严重。三是市场管理混乱。城西市场业主众多(大小业主共计357个),经营户众多(近1000户),管理难度大;市场管理公司仅收取少许卫生费,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无充足财力保障。市场内乱摆乱放、乱搭乱建随处可见,环境卫生脏乱。市、区两级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出建议、提案要求加以整治,周边市民也呼吁进行改造升级。

为此,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决定对城西市场进行整治。

记者:城西市场改造整治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刘德平:2016年市政府将城西市场的改造整治工作,列为16件民生实事之一,其主要工作就是通过组建市场管理公司、厘清市场边界、拆除违章搭建、实行划行归市、整治环境卫生、完善基础设施、取缔占道经营和建立长效机制等8项工作,彻底改变城西市场脏、乱、差的现状,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放心、舒适的消费环境。

记者:据了解,城西市场的整治从去年5月开始,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期间市工商局做了大量的工作,请你简要介绍一下。

刘德平:去年4月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5月市工商局即成立了城区农贸市场综合整治指挥部,抽调市区两级60余人组成了专门的工作组,负责城西市场具体改造整治工作。期间我们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深入排查,摸清家底。我们安排人员,逐户上门,对市场的经营者数量、市场容量、基础设施、市场收费和管理运营收支等情况,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做到“家底清、数据准”,为下一步重新划行归市、理顺管理体制、升级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会同国土、住建、房管、城管等部门,现场对市场边界进行了确认,厘清了市场整治区域。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会同商务、城管、住建、公安、区政府等联合制发了《市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整治工作通告》,汇编制作了《市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整治宣传手册》,通过电视、网络和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使整治工作有关精神深入人心。三是确定项目,改造升级。根据市上统一要求和部署,我们对改造工作严格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并自费聘请了专业监理公司对改造工程全程进行质量监督,确保整治效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工作,城西市场的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共新建、改造大门3个,新建、改造摊位和门市214个,改造店招300余个,粉刷墙面1万余平方米,铺设路沿石1000余平方米,门市立面新贴瓷砖1000余平方米,疏通下水道259米。

记者:请你介绍一下将开展的城西市场集中整治工作相关情况。

刘德平:目前城西市场的整治工作即将进入最后收尾阶段,21日我们将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共计100余人,对城西市场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整治,主要内容包括拆除违章搭建、取缔占道经营、实行划行归市、整治环境卫生等,并建立健全市场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形成长效管理。

随着整治工作的推进,将使得市场内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市场“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观,市场日常管理得到有力加强,从而实现农贸市场的清洁化、秩序化和制度化,为市场经营者、市民营造安全良好的交易、购物环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