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范老爷子遗憾没拍全家福望儿孙不忘祖训家风

2022年01月21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

□实习记者李青依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而家风作为一种言传身教的力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3月25日,全省各地广泛发起了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参选的家庭中,来自我市的军模家庭——范茂老人一家,凭借良好的家风和对祖训的坚持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4月7日,记者在中车资阳公司的老干部活动室见到了已83岁的范茂老人。老人笑呵呵地站在门口,过往的年轻人看到他,都会响亮地喊上一声:“范老爷子!”

英模老人戎马一生

范老爷子出生于1933年,祖籍河北张家口。1949年,他被选上进入察哈尔军区机要训练队进行训练,1950年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工作。由于识码能力强,译电速度快,他被评为机要译电红旗手。

机要处位于香山。1951年的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毛主席注意到了年轻的范茂,得知他是译电红旗手后,毛主席欣赏地说:“好!好好干,可以到基层去锻炼锻炼。”

毛主席的这一句话,让年轻的范茂一腔热血沸腾起来:“我要下基层,好好锻炼提升自己!”。同年年底,他离开机要处,前前后后辗转了5个军区,参与过黑水战役,指挥过清剿国民党残部的佯攻战。1957年被成都军区授予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退伍后,范老爷子到了中车资阳公司原经贸公司任职,工作认真负责,曾被评选为四川省劳动模范。老爷子平时为人和善,不少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革命”。

夫妻携手共度风雨

范老爷子原配妻子的哥哥在战争中牺牲。不幸的是,妻子在与他结婚15年后也因病去世,留下了两个儿子和妻子无人照顾的父母。而老爷子的继配妻子张素芳,则毫无怨言地和范老爷子一起侍奉两位老人19年,直到他们以95岁高龄去世。

对范老爷子原配妻子留下的两个儿子,张素芳视如己出,舍不得多一句打骂。两个孩子曾对她说:“妈妈,你虽然没有生我,但却和我的亲生母亲一样亲。”

老爷子说,妻子的父亲因病早亡,母亲也身患残疾。为了养大弟弟妹妹,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一直未婚。直到弟弟妹妹们都参加工作、并且成家后,她才放下心来考虑自己的婚事。妻子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干部,还被评为县、市“三八”红旗手。

曾有媒体记者专程前来采访范老爷子,但是他说:“我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们应该采访我的妻子,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人,写她比写我更有意义。”

今年的2月19日,张素芳老人因病去世,享年79岁。范老爷子把妻子的生平事迹和葬礼上所有人对妻子的追思记录下来,整理成册。范老爷子说:“这本册子我会让儿孙们代代传下去,希望老太婆的优秀品质能对后代有所启发。”

在张素芳老人弥留之际,她对范老爷子说:“你一定要健健康康、幸幸福福地活下去。”回忆起这一段时,范老爷子眼睛有些湿润。他不好意思地说:“虽然答应了老太婆要开心地生活,但有时候想起她,还是会忍不住有点难过。”

千年祖训代代相传

在范老爷子家客厅的墙上,挂了两个镜框。镜框里分别写着“祖训”和“对后代的期望”。他将祖训和期望拿在手里,骄傲地说:“在我们家,所有人都能完整地背诵祖训。”

老爷子介绍说,家里的祖训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范氏始祖士会系周朝士大夫杜伯后裔,因战功于晋国执掌国政,曾先得封邑隨,后得范,世称范武子。“为人本分,劳作勤恳。崇德重信,乐善好施。穷不坠志,富不骄奢。顺时而谋,应世以动。读书传宗,教子育女。”简短的40个字,凝聚着先辈的智慧和对后人的期待。

“政治进步,道德高尚。好学上进,勤俭节约。家庭和美,教子有方。拼搏苦干,造就梦想。”这是范老爷子兄妹5人以祖训为基础,再结合现代社会的思想写出的“对后代的期望”。他说:“一个是古,一个是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树立起好的家风。”

“家风说到底其实就是教育。”老爷子说,小儿子小的时候很调皮,经常犯错,但每当他犯错的时候,老爷子就会让他站在祖训前思过。

每年过年的时候,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由老爷子主持开一个总结会。总结会上,儿孙们会对照着祖训,总结自己过去一年的所作所为。

“家里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拍上一张全家福。之前是因为儿孙们常年在外,聚少离多,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现在老太婆走了,就再也没机会拍上全家福了。”老爷子说,“我不求儿孙们有多优秀,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他们任何时候都能不忘祖训、不忘家风。”

编后

个人修养是家风传承落脚点

家风是什么?“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由此可见,家风可以很大;“吃饭得双手扶碗,不允许有剩饭”,对于普通人来说,家风也可以很小。

随着“新乡贤文化”成为2016年的一大热词,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一时间引起众多人热议。而“家风”作为乡贤文化的内容之一,也再次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建设和传承。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特别注重家风和学风建设。认为治家和治国同理,一定要赏罚分明。父母兄长要“以行为教”“以学为教”“以身为教”。读书治学是为了开发心智,提高认识,弥补不足,行道利世。而欧阳修在《诲学说》中以“玉”喻“人”,诲学有道,可谓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他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与先贤大家的家风家训类似,范老爷子在传承本家祖训的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思想写出了“对后代的期望”。

可见,良好家风的共同特点是,崇德向善,明理知耻,讲求礼义。而家风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个人修养上,个人的“好学上进”更易让“家庭和美”成为有本之木常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