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如“红细胞”真情暖资阳

2022年01月21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

□本报记者刘梦娜

近日,资阳市学雷锋“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入选2018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资阳市学雷锋“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以下简称“‘红细胞’联盟”)于2015年由市文明办、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等16个志愿服务组织共同发起成立。截至目前,已凝聚112个志愿服务组织子团体的公益力量,常态化开展60余个志愿服务品牌化项目,全市“红细胞”志愿者已超过10万人,有记录的志愿服务典型事迹超过40万件。一个个“红细胞”的凝聚扩散,让资阳这个城市因为有爱变得更有温度。

善小而为

凝聚城市大爱

“周嬢嬢,我来看你了,这是一点小心意,你有啥子需要就给我说哈,千万莫不好意思。”3月11日下午,“红细胞”志愿者蒋小康如往常一样提着大米等物资,来到雁城大北街4号铁校家属区1栋2单元,看望84岁的孤寡老人周素芳。

去年,蒋小康在另一个小区改户表时,无意中得知老人的情况后便记在了心上,不时关心老人,看望老人,至今已坚持一年。

期间,一位“红细胞”志愿者得知蒋小康去看望老人后,立即转了200元慰问金给蒋小康,请他转交给老人。面对众人的关爱,老人激动地流下泪水,直言生活在一个好时代。

像蒋小康一样默默奉献的“红细胞”志愿者,还有“红细胞”联盟单位之一——农行资阳分行的普通职员王绍华。

2016年8月的一天,正在银行上班的王绍华听到大厅传来一对母女的争执声。得知女孩“小凤”(化名)本已考上大学,却因家境贫寒而面临辍学的困境后,他主动提出资助她直到大学毕业。“我也是农村家庭出来的,实在不愿看到优秀的娃娃因为交不起钱而辍学。”王绍华说。

“善小而为”是“红细胞”联盟多年以来坚持的理念,类似温暖的场景每天都在这座城市上演,让汩汩暖流汇聚起爱的海洋。

项目云集

支撑起更多关爱行动

“点几下,这就是叶子,黄色的是花。来,你试试看。”3月10日下午,“红细胞”志愿者、安岳县天马乡画青村的“童伴妈妈”刘艳来到村委会,带着水粉颜料和纸笔,履行和孩子们的约定——教他们水粉画。

3年前,团市委争取到“童伴妈妈”项目后,刘艳成为了一名“童伴妈妈”。她会在孩子们课后、节假时陪伴他们,一起游戏、辅导学习、调解孩子纠纷,教导卫生、安全知识等。“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关心和陪伴,他们父母不在身边,那我就来当他们的‘妈妈’,给他们爱。”刘艳说。

如今,孩子们逐渐变得乐观、自信、爱交流,甚至还成为了她的小助手,而她也成为了大家的“妈妈”。

在“红细胞”联盟中,如“童伴妈妈”的爱心项目还有很多。联盟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出发点,注重抓组织谋划、业务培训指导、项目策划对接,推行“一队一品牌”,通过“红细胞”志愿服务APP、微信公众号构建起及时共享、协同工作的志愿服务网络,广泛实施“电商进农户”项目,在贫困村建设998个“邮乐购”服务站,帮助农户网上销售土特产增收致富;连续4年实施“爱心火锅”项目,共筹集善款20余万元,免费宴请一线环卫工6000余人次;实施“健康扶贫”项目,组织联盟内8家医疗团队深入社区、贫困村等,为5.6万群众送去健康关爱服务……“红细胞工程”“金融助学”“精准扶贫九个一”等60余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的专业化运行推广,满足了广大群众需求,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更多群众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四化”推进

精心打造“有爱之城”品牌

义诊、免费理发、免费修理电器、微心愿认领……3月5日,我市举行2019年“3·5”学雷锋日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并以此为契机,结合“文明资阳有爱之城”一月一主题实践活动,以“3·9”全国保护母亲河日、“3·12”植树节、“3·22”世界水日等节日为节点,开展生态环境志愿保护活动,并在3月开展以“文明交通”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服务。

目前,“红细胞”联盟拥有志愿服务组织子团体112个,设志愿服务队近300支,建立志愿服务站(岗)100余个,长期组织“红细胞”志愿者到广场、社区、贫困村等常态化开展困难帮扶、爱心助学、法律援助、文化乐民、医疗保健、计生服务、电路检修等80余项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开展活动1.2万余场次,惠及群众100余万人次。

2019年,我市将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把“有爱之城”打造为城市品牌,进一步为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