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简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以改革创新、优质均衡、促进公平为工作方针,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保障、人力上支持,助推了教育事业跨越发展。“中华扫盲奖”、“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政府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等20余项国家、省级荣誉接踵而至,见证了简阳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辉煌成绩。
■郑晓
高度重视抓统筹
简阳是一个拥有148万人口的教育大县(市),全市现有各类学校及幼儿园291所、11个学区督导组,在校学生、幼儿19万名,专任教师9322人。
重教是简阳市党政领导班子的传统。多年来,简阳市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简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简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等政策措施,为教育工作勾勒出清晰的蓝图。
简阳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集中体现在优先统筹、加大投入和强化考评上。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教育制度,确定每位市级领导联系一个乡镇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每年为联系乡镇所在学校办1至2件实事。建立教育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解决教育重大问题,听取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足额拨付教育工作经费,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2013年,共投入教育经费11亿元。将义务教育工作纳入乡镇目标考核,作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当前,该市上下都把教育工作当作第一事业、第一责任,形成了“党政重教、部门支教、全民兴教”的大好局面。
项目引领强基础
2013年11月5日,简阳市政府与成都体育学院签订《成都体育学院整体迁建项目合作协议书》。这一填补简阳高等教育空白的项目,目前已由书面协议落实到具体行动,正扎实推进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到2017年,简阳学子在家门口上大学、读本科、读研究生的愿望将变为现实。
该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多方筹措资金,全面实施危房改造、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学校改建、扩建、迁建等一大批项目,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13年投入资金4023万元,新建校舍18250平方米,改扩建校舍2465平方米,新建食堂2000平方米,确保小学、初中学生都有课桌椅,寄宿学生都有床位。
2014年规划项目17个,启动并顺利推进了阳安中学、东溪初中、城西九义校、红旗幼儿园迁建等一系列教育重点项目,共计投资29亿元,建设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续建项目24个,总投资5253万元,续建面积30448平方米。当前,新建、续建项目正有序推进。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现在,当你步入国家级重点中学简阳中学,徜徉于简阳市高级职业中学,漫步在新市小学,绿树成荫的校园、高大宽敞的教学楼、设备齐全的教室、整洁卫生的食堂、标准规范的运动场、设计精美的宣传栏……都会让人眼前一亮。
教育项目的大力实施,有力推进了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质量上台阶
“本科硬上线3067人,其中,一本上线568人,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本科硬上线、重点本科上线、应届生上线、本科各批次上线均居资阳第一。”这是简阳教育系统2014年呈上的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简阳始终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全过程,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不断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改进和优化德育工作。组织举办“学雷锋做中华美德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举行“童心向党”歌咏比赛暨“少年宫伴我成长”才艺大赛,举办2014年春季中小学生篮球运动会等活动。组队参加资阳市田径运动会,获金牌18枚。承办四川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获特设“最佳赛区”奖。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上半年共建设学校少年宫24所,巩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注重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成教育、民办教育“四驾马车”并驾齐驱。一是学前教育稳步发展。开展幼儿园等级评定、示范性幼儿园创建工作,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全市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及城区幼儿园校点布局工作。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狠抓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工作,加强学籍管理,组织指导学校参与资阳市示范性初中小学创建工作,加强初中教学质量管理。三是普高教育长足发展。加强普通高中常规管理力度,全面加强高中毕业班工作管理,认真实行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四是职成教育健康发展。加强职教资源整合力度和中职招生工作,“三学一比”活动继续深化。五是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引导和管理,不断规范其办学行为。
简阳切实加大扶贫助学力度。设立市政府奖学金,每年安排100万元,奖励优秀贫困大、中小学生,对新考入大学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励,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读书难问题。
队伍建设添活力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事业发展、质量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为此,简阳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建立全市优秀教师奖励机制。表彰年(每三年一届)安排800万元、非表彰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优秀教师,授奖比例占全市教师的20%。
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对2013年调配补充的校(园)级干部所在班子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严格干部考核和任期培训,强化校长外出请销假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兼课和听评课制度,加大干部选拔交流力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成功签定教师培训协议,组织8000余名教师参加“简阳市第七届教师读书活动”。圆满完成教师补员工作,共引进硕士研究生7名,2013年招考新教师356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培训工作,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师德考评制度,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将师德考核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制定简阳市教科系统“六条规定”,全面规范教师职业行为。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在当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简阳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促发展、抓教育就是惠民生、抓教育就是打基础”的执政理念,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幅“甘霖尽洒、桃李满园”的教育发展新画卷,正在雄州大地徐徐铺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