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
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需要全社会关心帮扶。
他们有的无法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有的从未听过悦耳的声音,有的不能行走,有的无法开口说话,有的有智力障碍……
为了让这些残疾人共享同一片蓝天下的幸福生活,简阳市以“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中心,精心组织实施康复、扶贫、教育就业、组织建设等工作,不断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全市6万名残疾人从中受益,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量服”——
贴切帮扶解忧患
在简阳市坛罐乡南堰村9组,有一个较为特殊的家庭。87岁高龄的父亲姜茂华和年近50岁的儿子姜传发,均为下肢残疾。而他家的地势比村道高出1米多,下院坝是七八米长的坡道,外侧没有安装扶手。姜传发家院坝里的污水往往直接排到坡道上,造成坡道上常年湿滑,长满青苔。厕所里传统的蹲便,对于腿脚不便的姜家父子而言也极为不便。
简阳市残联了解到相关情况,通过实地考察,迅速为姜传发一家规划了整改坡道、安装扶手、安装座便器等12处无障碍改造方案。无障碍改造后的姜传发家焕然一新:崭新的坡道,专门做了防滑处理;进入堂屋的坡道修建了对称的护栏,打上了防滑格子;新建了通往卫生间的防滑坡道;卫生间的蹲便池换成了座便器,安装了方便下蹲和起身的扶手。这实现了姜传发父子居家生活无障碍的夙愿。
对姜传发家的无障碍改造,仅仅是简阳市开展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简称“量服”)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3年,该市各级残联、残协工作者深入残疾人家庭开展调研,掌握残疾人基本状况和实际需求,制定服务方案、发展方案,全面整合各种有效资源,主动、务实、高效地为60525名残疾人提供了个性化、细节化、典型化服务,服务323245项次,人均落实8.58项次,覆盖率60.57%,覆盖所有办证残疾人。(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由于工作突出,简阳市被省残联第一批命名为“量服”示范市。该市石盘镇、五合乡被省残联命名为“量服”示范乡镇,石盘镇卫星村、简城街道花园街社区、石板凳镇杨泉村被命名为“量服”示范村(社区)。
康复——
枯木逢春发新芽
康复是广大残疾人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简阳市将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实施“涉残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落实政策,强力推进,扶助范围不断扩大,扶助力度与日俱增。
2013年《简阳市民生工程实施方案》中,包括救助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救助贫困家庭重度听力残疾儿童、为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需的基本辅助器具等以康复为主的8项涉残民生工程,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这一项,完成率高达267%。
近年来,简阳市委、市政府将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的“光明工程”作为“民心工程”、“福音工程”来抓,“光明工程”定点医院增至6家,实施白内障患者免费筛查2000例,免费实施手术700例。
据统计,2013年,全市共为残疾人提供各类辅助器具800件次。862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43名贫困脑瘫儿童接受手术或康复训练,19名聋儿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或语言训练,其中8名聋儿植入人工耳蜗,并听到天籁之音,开口说话,进入校园学习……
简阳的残疾人康复服务通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较为齐全的康复项目体系;康复机构形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政府举办到政府、社会齐办的良好发展态势;康复服务从点到面,逐步形成从机构到社区、学校、企业、家庭的服务体系。
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残疾人开辟了幸福生活的通道。
就业——
人尽其才激活力
变输血式为造血式帮扶,一直以来都是简阳残疾人工作的探索方向。为了提高残疾人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信心和能力,该市根据残疾人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情况,积极开展残疾人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现场招聘、政策咨询。
若非亲眼所见,笔者如何也不会想到,一个视力不到0.1的残疾人,竟能自力更生开垦荒山,并带动扶持他人致富。
他叫曾琪,2000年承包了简阳市平泉铁佛林场,为期30年。当时林场种植的柑橘果树老化,已然一座荒山。开荒一年后,曾琪和妻子两人开始种植核桃。2005年成片,共栽植核桃树5000株90亩。而后,曾琪发现了核桃育苗的商机,苦心经营,近几年每年销售核桃苗几万株到10万株,收益颇丰,省残联授予铁佛林场“四川省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称号。
每年8月收获时,鲜核桃售价为七八元一斤。一方面价格不高,另一方面销量有限,怎么办呢?善于思考的曾琪想到了储藏,建一个冻库。既能解决一时销售不完的问题,又能“打时间差”提高价格。
得知这一情况,简阳市残联今年先后3次带领曾琪去该市周家乡、成都参观冻库,并引导他申报建冻库补贴。在残联的悉心帮扶下,曾琪修建了一个库容80立方米的冻库,还得到一万多元的补贴,实际投入仅两万多元。曾琪还计划将八九月份的核桃树剪枝,放进冻库保存,岁末年初进行嫁接,提升育苗品质。同时,他在简阳市董家埂乡、飞龙乡推广核桃种植2000多亩,将带动两个乡5000余名村民增收。
食用菌种植能手袁家礼,种养殖大户毛永全,苗木商人陈举红……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残疾人,在简阳市委、市政府及残联的悉心指导帮扶下,成就了致富梦想,实现了人生价值。简阳市还通过举行现场招聘会,打造残疾人就业服务基地,开办养殖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技能比赛等形式,努力促进有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创业就业。2013年,该市8550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和就业。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达者兼善,仁者爱人。简阳市将以大爱之心,连结残健,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征途上写下扶残助残的崭新篇章,并将把这种大爱精神熔铸于城市之魂,使之发扬光大,历久弥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