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刘侠通讯员李小明
“遍地栽植柠檬树,处处皆闻柠檬香”。远离雾霾,生活在环境如此优美的城市,是安岳人民之福。安岳盛产柠檬,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近年来,安岳县采取聚、听、看、展、传、赏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组合式宣传安岳柠檬品牌和柠檬功效用法,引导了社会大众消费,提高了安岳柠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效助推了地方特色经济发展。2月19日,人民网记者走进四川省安岳县,亲身体会了“柠檬之都”的独特魅力。
以“节”传名聚人气
安岳县委主要负责人对人民网记者介绍,近年来,安岳县充分利用节会的人气聚集效应,通过自办节会、借势西博会、渝洽会等重大节会开展宣传。成功举办了三届柠檬节,连续举办五届柠檬花节。节会期间,人民网、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参与全程报道,许多重头稿件频频亮相高端媒体。2012年,安岳柠檬花生态旅游节成功入围“中国文化产业金鼎奖·节庆文化品牌二十强”,安岳“魅力柠海”景区荣膺“四川省十大最美花卉观赏地”称号。2013年,安岳柠檬花旅游节荣获“四川省民俗活动名片”。
以“歌”传名听柠檬
近年来,安岳县面向全国征集并评选出《爱如柠檬》等14首优秀柠檬歌曲,这些歌曲在城乡广场文化活动和年度文化汇演中得到广泛传唱,通过征集活动和歌曲传唱,有力提升了安岳柠檬的关注度和知名度。2013年,安岳地域歌曲MV专辑《柠檬花开》由亚东、央金兰泽等实力歌手倾情演唱,并由四川音像出版社正式在全国公开发行,实现了柠檬“营销杠杆”的作用。
以“视”传名看柠檬
近年来,安岳县主动邀请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等媒体到安岳拍摄柠檬饮食文化、柠檬人文故事等。央视2套“消费主张”栏目播出了《味蕾的旅行》、《寻找千年前的美丽》两期安岳专题节目;旅游卫视《文明中华行》播出了《见证安岳之柠檬的故事》、《见证安岳之神秘的群山》专题节目;央视《北纬30度·中国行》播出《柠檬之乡·秀美安岳》;2013年4月,在全国各大院线隆重公映以安岳为故事发源地和主要取景点的中韩首部田园爱情电影《柠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安岳柠檬的魅力。
以“车”传名展柠檬
2012年,安岳县与华铁传媒联手,将安岳柠檬搬上了列车,开行品牌专列,北京西往返成都的K1363/1364次列车被赋予新的名字——“中国柠檬之都号”,从列车海报、头片、台布到展架彩贴、卧铺票卡、列车播音都全面植入了安岳柠檬元素。2013年,宣传柠檬功效用法的动画短片在中国列车电视《旅途天气》中播出,该节目每天覆盖全国180趟次列车。
以“网”传名传柠檬
安岳县充分利用网媒互动性强、反应快速、影响面广等特点,创办安岳柠檬官方网站,开通柠檬官方微博,在中央、省、市官网和商业网站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主题宣传、动态宣传以及网上网下互动活动。向“全国名博四川采风行”的50多名大V主题宣传安岳柠檬,引起众多博主对安岳柠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认识安岳柠檬,柠檬产品网购销售量日益上涨。
以“游”传名赏柠檬
安岳县将柠檬文化充分植入旅游文化之中,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着力彰显“中国柠檬之都”地域文化特色,柠都新城、柠都大道、柠都广场、柠都大酒店等已成为安岳标志性建筑。将柠檬文化渗透到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柠檬茶、柠檬宴、柠檬酒、柠檬精油、柠檬面膜、柠檬歌曲、柠檬舞蹈等,不断吸引各方人士到安岳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市场化运作,全方位宣传,“安岳柠檬”品牌效应得以彰显。2013年,柠檬鲜果价格比2012年翻了一番,果农人均增收5230元,带动全县人均增收660元。据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2014年2月2日“中国新闻”栏目报道,安岳柠檬新增英国、沙特、阿曼三个国家2014年柠檬产品5亿多元订单,至此,安岳柠檬已经远销德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收入20多亿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