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财政惠农情暖民心

2022年01月21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

■本报记者陈元根

这段时间,雁江区清水乡铁锁村7组的贺小安老汉特别开心,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与人说话开口就是一个“哈哈”。邻居说,过去总是愁眉苦脸的贺大爷最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乐观开朗了。

老汉有两个儿子,30多岁了仍然单身,他和老伴焦急万分,头发都愁白了。媒人踢破门槛,来他家相亲的女人说,没有新房谁嫁?他们一家几口种植经济作物,辛苦多年,建起楼房;来他家相亲的女人说,没有修公路谁嫁?2013年,修建了村内水泥公路,便民路通到院坝。贺老汉的两个儿子终于娶了妻,如今两个儿媳都怀孕了,贺老汉正等着抱孙子呢!

近日,记者到清水乡铁锁村采访,贺小安拉着记者的手乐呵呵地说:“多亏有雁江区财政局的扶贫连片开发,我们的生活才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记者从采访中获悉,雁江区财政局走基层,出实招,亲农、惠农,让广大农民朋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助农增收。像贺老汉这样受益的村民不少。

扶贫连片开发

让村民不再过穷日子

开展“三村扶贫行动”,实施整村连片开发,是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对贫困村开出的一剂良方。

清水乡铁锁村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发展滞后,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2012年,雁江区财政局启动该村扶贫开发后,修建了13公里村内水泥公路、5公里入户道路,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便民路,交通难已成为历史。修建蓄水池10口,水渠1200米,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为促进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村栽种柑橘类果树不知火429亩,栽种桂花、摇钱树、蓝花楹等绿化树100亩、种植菜南瓜100亩、辣椒80亩。

村党支部书记童传英说:“幸亏区财政局对我们村进行扶贫开发,改变了我们村的面貌,种上了经济作物,让村民增了收。原村主任卓文贤、10组的刘会良等一批有经济头脑的村民年收入10多万元。”

记者采访获悉,雁江区新一轮扶贫开发从2012年开始实施,目前已对22个贫困村实施了连片开发。2012年分两片实施了10个村,一片为小院镇杨家村、白家村、雨台村,东峰镇的新观村、罗盘村、白景村、观景村7个村;一片为南津镇谷湾村、斜石村、擦耳村3个村;2013年实施连片开发的镇村有堪嘉镇片区的中牛桥、纸厂和石笋3个村,东峰镇片区的徐家、铜钱和九柏3个村,清水乡片区的白马村、水口和铁锁3个村,回龙乡片区的川主、玉皇和赵家3个村,共4个镇乡12个贫困村。

截至目前,全区运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部门资金、群众自筹资金、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等,每个村投入300多万元,累计建成村内水泥路133.38公里、蓄水池74口、囤水田埂112根、石河堰10处、新建和维修水渠4300米、便民桥2座、安全饮用水井100口;安装数字电视用户1900户;建沼气149口、农机购置1台、建标准化圈舍10888平方米,对贫困户引进优质猪种781头,建村级标准卫生室2个、贫困农户房屋改造97户,极大地改善了扶贫村的基础设施条件。

新种植核桃650亩、藤椒1850亩、蔬菜1580亩、药材300亩,优质杂柑6449亩。进行技术培训17800人次。促进了扶贫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扶贫村发展进程。

今年,规划实施12个连片扶贫开发贫困村,总投资6800余万元,建成村内水泥路117.3公里、入户路48.3公里;蓄水池39口、囤水田埂58根、石河堰4处、新建和维修水渠1000米、安全饮用水井410口;种植业结构调整4270亩;建沼气50口、建标准化圈舍1628平方米;贫困农户房屋改造17户;进行技术培训21870人次。

“不能再让他们过穷日子!”面对记者采访,雁江区财政局局长罗安如是说。

农业综合开发

让千万农户增收致富

“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这就是惠农的又一举措——农业综合开发。”罗安对记者说。

2013年,他们积极向上级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876万元。用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建石河堰11座、山坪塘44口,提灌站2座、机井40口、排灌渠12.5公里、小型蓄排水工程321口。购买微耕机6台、太阳能杀虫灯30台、电动喷雾器44台、微水泵30台,营造防护林200亩。修建田间水泥路30公里、便民路20公路。测土配方、新型肥料推广7600亩。

通过以上措施,新增优质粮食106万斤,新增油菜籽9.5万斤,新增柑橘101万公斤,新增产值574万元,新增纯收入361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199元,与非项目区比较显著高于全区水平。

近日,记者在雁江区丰裕镇人民村采访,该村10组村民姚国平告诉记者,由于修建了水泥公路,他种特早蜜桔6.5亩,卖了5万多元,比没有修路时每斤多卖三角钱。12组的王泽兵种13亩柑橘卖了8万元,他也说比没有修路时每斤多卖三角钱。

2013年,区财政局向上级争取到农业产业化财政补贴资金1598万元,农业产业化贴息550万元。其中,为四海集团争取龙头企业产业化试点项目,财政补贴资金1500万元,在宝台镇紫薇建福瑞养殖基地,计划养殖规模存栏种母猪1000头,年产母猪8000头,建成全自动的现代化养殖场,将成为我国西南最大的高标准母猪繁育场。目前,该基地土建工程已完成大半,计划今年10月竣工投产。

该基地负责人陈朝敏告诉记者,该基地还担负带动临江镇的百盛,迎接镇的东庵,小院镇的生源,保和镇的大屋堰、付加山5个生猪专业合作社的责任,为5个生猪专业合作社提供优质母猪,负责销售,计划每年新增母猪500头,2014年存栏母猪达2500头,年出栏育肥猪5万头。5个生猪专业合作社计划带动440户养殖户,年新增产值580万元,养殖户户均增收1万余元。陈朝敏说:“这只是一个计划数,我想实际可能要比这个数目大得多。”

2013年,雁江区财政局还为老君山生猪专业合作社争取到财政补助资金56万元,通过财政的小资金撬动了合作社股东的大资金600万元,建立规范化的养殖场,目前养殖母猪、育肥猪3500多头,促进一大批养殖户增收。

雁江区财政局还积极利用公益事业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让广大农民充分沐浴公共财政的阳光。

罗安表示,雁江区财政局党员干部认真践行“为民务实清廉”,走基层,出实招,正在积极争取2014年各种项目,将更大力度地惠农,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