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命禁区“排雷”为患者成功保肾

2022年01月29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严俊溢 黄智微 马芳

简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建科,11年的风风雨雨,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的享誉周边,现在泌尿外科一年要接收门诊病人3万余人次,住院病人1800余人。面对全国各地前来求医问诊的病人,泌尿外科主任黄上明告诉笔者,能赢得病人的信任,除了技术走在前列外,最重要的是一颗为病人考虑的心。

生命禁区“排雷”

5小时手术取出3公斤多肿瘤

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雷国林从医23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手术经验,见惯“大场面”的他,在谈到今年10月30日的一场手术时,仍心有余悸。

10月下旬,简阳市人民医院来了位特殊的女性病人田女士,她有精神病史,丈夫离世,独自抚养两个子女,家境困难。“田女士腰部胀痛多年,到医院来检查时已经直不起身体,只能蜷缩着。”雷国林说,通过检查,田女士被诊断为腹膜后巨大肿瘤,需要做手术切除。

“腹膜后肿瘤因位置深、周围血管密集、解剖结构复杂、手术空间狭小等原因,被外科医生视作‘生命禁区’,要切除长在这个部位的巨大肿瘤,相当于在‘生命禁区’里‘排雷’。”雷国林说,田女士的病情相当罕见,手术危险系数大,稍有不慎便危及生命。“当时我有考虑过建议她转上级医院,也考虑过用其他方式进行治疗,但想到她的家庭情况,转上级医院或其他治疗方式费用太贵,最后还是决定在院进行手术治疗。”雷国林说,通过与田女士沟通,最终确定10月30日手术。

“为了确定手术方案,我们科室开了两次大会讨论,手术前几夜我一直在查阅相关资料,力求成功完成手术。”雷国林说,田女士的手术进行了近5个小时,手术结束后,从田女士腹部取出的肿瘤包块重达3.2公斤。

“很久没有在一场手术下来后‘大汗淋漓’了。”雷国林笑称,手术完成后才有一丝后怕。但想着田女士在肿瘤包块被取出后便能很快痊愈,喜悦和自豪感还是令他兴奋不已。“又一次挑战了自己,也为病人解决了病痛,感觉很好。”雷国林说。

为患者保住左肾

大胆实施腹腔镜下手术

患者病理难诊,是保守进行全肾切除手术?还是进行部分切除手术,待明确病理后再做抉择?这让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青龙头疼了许久。

今年11月7日,简阳市的齐女士来医院求诊,她患有左肾脏肿瘤,通过CT图像难以诊断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李青龙说,在绝大多数情况腹部增强CT可区分肾脏良恶性肿瘤,但齐女士的影像十分特殊,这就意味着齐女士很可能需要接受左肾切除手术。

“肾错构瘤多为肾平滑肌脂肪瘤,大多是肾脏良性肿瘤。齐女士若是错构瘤可采取保守治疗,定期复查。但若是肾癌,则必须要及时进行手术处理。按照常规的手术方式,需要切除整个左侧肾脏。”李青龙表示,齐女士的CT图像很难诊断其所患的是错构瘤还是肾癌。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保险起见,都会进行肾脏切除手术。

“手术后,若证实该肿瘤为良性,她不仅要承受不必要的手术痛苦,并且还将失去可以不用切除的肾。”李青龙说,为了保住齐女士的肾,他决定大胆采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用微创手术的方式先行切除肿瘤,待病理检查后确定为肾癌再进行全肾切除。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难度较大,若病理检查为肾癌,还是需要进行全肾切除,这有点‘多此一举’的感觉。但是为了病人,我还是决定试一试,搏一搏。”李青龙说,为了保住齐女士的肾,他放弃了常规保守的左肾切除的办法。

11月11日上午,李青龙开始了腹腔镜下左肾部分切除术,三个小时的手术,完整切下了齐女士的左肾肿瘤,术中出血不到30毫升。手术中立即将切下的肿瘤标本送到病理科检查,当病理检查告知为肾错构瘤时,李青龙和他的手术团队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既为齐女士切除了病灶也保留下了左肾,同时还减少了患者的手术痛苦。

李青龙说,虽然可以保守进行全肾切除,但为了病人的将来,他必须谨慎考虑治疗方案。李青龙直言,有时候肩上担子的沉重压得他喘不过气。

“这并不是个例,泌尿外科的全部医务人员都是以为病人考虑为先。”泌尿外科主任黄上明表示,除了用心为病人考虑外,每年泌尿外科都还会把医生送至解放军总院、华西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全国著名的医院进行1至3年的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让泌尿外科医生的业务能力始终走在同行前列。

据了解,目前,泌尿外科准备引进设备,对结石成因进行研究。“结石成因的研究对结石复发患者有重要的健康指导作用,让他们知道如何避免结石复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