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三十多年里,春晚见证了许许多多音乐作品的一夜而红。它就像一个拥有无限弹力的跳板,无数音乐作品此前曾默默无闻,一旦登上了这个收视率超高的舞台,便瞬间走红。每一年春晚结束后,那些一夜之间酝酿成熟的春晚歌曲或成为流行金曲,或成为话题作品,流淌过大家的内心,让人们轻轻跟着和。
一夜而红
代表作品:《难忘今宵》、《冬天里的一把火》、《爱的奉献》、《相约98》
盘点过去三十年在春晚上一夜而红的歌曲,就不能不提《难忘今宵》。1984年春晚剧组邀请了著名词作家乔羽和曲作家王酩联手创作了《难忘今宵》,由李谷一演唱,在春晚首唱后,歌曲很快就流传开来,并成为历年春晚的必备作品。从1984年到2014年,除1987、1988、1989、2012这四年,《难忘今宵》唱响了二十几年的春晚,这个纪录没有作品超越。
与《难忘今宵》一样,很多歌曲并非红了才上春晚,而是因为上了春晚一夜而红。1987年,费翔在春晚上演唱了《冬天里的一把火》,登台前他的专辑在大陆无人问津,春晚后他的磁带狂销160万盘。《爱的奉献》创作于1988年,最早是为中央电视台《人与人》栏目中的一个故事而作,由于传播力度有限,在问世之初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然而韦唯在1989年春晚唱过之后,瞬间传遍全国。1988年毛阿敏在春晚上演唱了《思念》,让这首歌飞进了千家万户,也一举奠定了她的歌坛地位。1998年,那英和王菲在春晚舞台上首次唱响《相约98》,不仅让这首歌成为当年最红的作品,也将王菲在香港歌坛的天后地位延展到内地。
翻唱成名
代表作品:《传奇》、《春天里》
老歌翻唱是近些年春晚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今年春晚孙楠翻唱了《万泉河水》、汪小敏翻唱了《站在高岗上》,去年阿普萨萨翻唱了《山路十八弯》、许艺娜翻唱了《我是一只小小鸟》。春晚舞台上经典作品的翻唱不胜枚举,但也有一些人选择翻唱冷门作品。2009年,隐退多年的王菲宣布复出,第一站就是2010年的春晚。王菲拥有无数原唱经典,而为她的春晚复出之路量身定做一曲也无不可,但她却选择演唱了老友李健的旧作《传奇》。这首歌发表于2003年,此前无人问津。在《传奇》登上春晚之前,李健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就是水木年华组合的前成员,而这首冷门旧作一夜而红后,李健也打开了在乐坛的著名度,享受到大红大紫的味道。
翻唱成名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同时还存在一定风险。2010年8月农民工歌手组合旭日阳刚“农民工”版《春天里》在网上走红,2011年二人登上春晚,从网络红到了现实中,商演身价飙升到20万。虽然旭日阳刚代替原唱汪峰将《春天里》变成家喻户晓的作品,但他们以这首歌曲为主打曲目四处商演挣钱的行为却惹怒汪峰,最终获得一纸禁令,此后禁唱《春天里》。
锦上添花
代表作品:《青花瓷》、《中国话》、《因为爱情》、《我的歌声里》、《滴答》
每一年歌坛都会涌现一批传唱度相对较广的歌曲,它们趁热打铁登上春晚舞台的可能性最大,为一首当红作品锦上添花是春晚最常见的模式。2007年11月底,周杰伦发表第八张专辑《我很忙》,其中包括中国风作品《青花瓷》。三个月后,《青花瓷》登上2008年春晚,当年的歌舞类节目数量多达19个,新浪网在春晚结束后进行了“央视春晚网络调查”,《青花瓷》获得了接近50%的支持率。当年春晚另外一首大热歌曲是S.H.E的《中国话》,这首歌收录在S.H.E组合2007年5月发行的专辑《Play》中,上春晚之后获得了支持率超过35%,紧随《青花瓷》之后。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于2011年上映,主题曲《因为爱情》成为当年的大热歌曲,次年王菲和陈奕迅两位原唱带着这首歌登上春晚舞台。2012年,侃侃的《滴答》随着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的热播走红,曲婉婷的《我的歌声里》成为年度金曲,这两首歌均出现在2013年的春晚上。
去年流行金曲特别稀缺,《董小姐》、《山丘》、《致青春》、《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等为数不多的走红歌曲也都比较小众,于是“锦上添花”在马年春晚中画了一个暂停号。
■春晚效应
催生走红歌衍生品断货
因为在春晚上的亮相,王铮亮的一首旧作《时间都去哪儿了》在马年开年之际一夜而红。从电视剧《老牛家的战争》的片尾曲,到作为贺岁电影《私人订制》的插曲而走进大银幕,再到登上有亿万观众关注的央视春晚舞台、真正家喻户晓万人传唱,《时间都去哪儿了》跨越了四个年头。在有光纤网络撑腰的速食时代,这个节奏看似有些过时,在喜庆的节日里唱得大家纷纷落泪,这种情况听上去有些不合时宜。但在春晚这个特殊的舞台上,这种以情动人的演绎方式却大获成功,可谓是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唱对了歌。
除了《时间都去哪儿了》,今年登上春晚舞台而引发话题的歌曲比前几年更多。大张伟的《倍儿爽》、黄渤的《我的要求不算高》、郝云的《群发的我不回》也都是接地气的作品,没有宏大情怀和深远含义。春晚过后,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渗透进大众的生活,展现着春晚效应的多种途径。
群发短信减少
通过春晚打开知名度的歌手不胜枚举。郝云早在1998年时就组建的青蛙乐队,2008年签约环球音乐进入主流音乐圈,在春晚之前曾发行过三张个人专辑,最近几年是各大音乐节的常客,代表作品《突然想到理想这个词》、《北京北京》口碑不错,但传唱度始终有限。今年春晚,郝云除了演唱京味儿民谣《群发的我不回》,黄渤的《我的要求不算高》也出自他之手。如今郝云被称作马年春晚的最大黑马,他本人的知名度和歌曲的传唱度并肩水涨船高。春晚之后郝云又接连登上央视元宵节晚会和湖南卫视元宵节晚会的舞台。郝云笑称,在春晚的舞台上演唱《群发的我不回》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今年过年期间真的几乎没人再给他发无聊短信了,还有在电信工作的朋友称今年过年期间短信赚的钱比以前变少了。虽然郝云有戏称的嫌疑,但春晚效应的渗透性绝不是玩笑。
“配件”网络走红
作品本身引发的话题并不多,但“配件”却引来大众纷纷评论,最近几年“春晚同款服装”频频引发关注,此前牛莉的桃红色大衣、王菲的美瞳隐形眼镜都曾是大众争相模仿的热门“同款”。而今年走红的“同款”是黄渤在演唱《我的要求不算高》时穿的工装裤。虽然黄渤已经否认那件衣服是国际奢侈品大牌,而是国内设计师专门为演出制作的,但依旧挡不住大众跟风的热情,网上已有同款在售,有的卖家短短几天成交量就已上百。
引发模仿风潮
春晚效应的另外一种表现是引发各界模仿。春晚过后,大张伟的《倍儿爽》在网上引来一片模仿风潮。首先是大家对《倍儿爽》中的“点赞舞”的模仿,除了普通民众将自己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何炅、谢娜、童星天天的版本一经曝光也引来不少关注。当已年过六十的老一辈歌唱家王洁实在元宵节晚会上带来“点赞舞”的现场版时,可谓将模仿的模式调到了最高级别。随后,网上又掀起了一股用经典电影以及热播剧“对口型”剪辑《倍儿爽》MV的热潮。《神探夏洛克》、《哈利·波特》、《爱情公寓》、《帝国的覆灭》等众多经典电影和热播剧“躺枪”。其中点击率最高的是《神探夏洛克》版,视频上传仅一天就突破了100万的点击量。
据新华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