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茆建军:追梦26年的“电王”

2022年01月21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

□本报记者韩成玺

茆建军是一名维修电工高级技师,现为资阳石油钢管公司制管一分厂电气保障组维修电工,1991年到技工学校学习外线电工技能知识,1994年到资阳钢管厂工作,从车间电气维护做起,逐步成长为技术带头人,这一干就是26年。

20多年来,茆建军先后参与老厂改造、直流调速装置安装测试、公司设备改造改进及设备故障难题的研讨。作为技术骨干,他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资阳“优秀技术人才”称号,被评为第五届“感动资阳”人物。2018年,以茆建军为首的技术团队发明的“钢管管体直流退磁电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之后他入选中石油100名石油名匠名单。

爱岗敬业电器安全的守护者

走进茆建军的办公室便能看到,他桌上铺满一张张写满数据的A4纸草图,看似杂乱无章,但在茆建军心里,每张纸上的内容他都熟记于心。时下,他正在研究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内部的可编数据。

茆建军年轻时做事不专心,有些毛躁。师父的教诲听一半丢一半,有时设备出问题只是匆匆处理使其运转,根本不考虑发生故障的原因,设备经常出现短路,损坏的零件数量较多。

2002年的一天,车间变电站发生故障,经过排查发现是供电蓄电池运转不畅,茆建军马上带领几名电工入场抢修。当时他认为把变电站电源关闭了就没有电,于是没有进行绝缘保护措施就用扳手拧螺丝,结果造成变电站电器短路,扳手被电击出一个拇指大小的缺口,瞬间迸发的电弧光对他的眼睛造成伤害,脸也被灼伤,近半小时后眼睛才逐渐恢复正常。还有一次,没有关闭电器的控制回路,检修完毕后他直接返送隔离开关,造成电器带负载时电流增大,绝缘性能变差产生的弧光造成同事的脸和手严重灼伤。

几次事故给了茆建军极大的教训,“安全第一位,任何马虎都可能给厂里造成损失,给自身和同事造成伤害”。此后他严格按照操作规章制度一步一步自检,确保安全后再工作。

一次设备受损,当班维修电工没有找到故障原因,领导将茆建军叫来一起加班。那是一个冬天的深夜,捣鼓了很久,电器还没恢复正常,其他人受不了寒冷都回办公室或家休息,只有他坚守在车间。找不到故障原因,就一遍遍翻看图纸和说明书。“感觉自己所学不精,折腾了一夜还是一无所获。”

不轻言放弃的茆建军,静下心来开始新一轮维检。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并成功排除。

责任在肩“假电工”的逆袭

2008年扩建新厂,全部更新安装新设备,茆建军配合厂家安装设备,埋设电缆,照着图纸接线,为了按期完工,每天工作16个小时。

厂家安装人员在场,设备运行就正常,但一轮到他们上手,机器就趴窝。变频器、伺服器、触摸屏、PLC……好多设备从没见过。那一刻,他看到了自己在电气维修领域的不足。

看不懂新设备电路,同事戏称他们为“假电工”。不服气的茆建军不断学习,自己鼓励自己一定要吃透新设备的全部电路,决不能被淘汰。通过买书买资料、网上看视频、虚心向厂商技术员请教,经过三年的努力,他逐渐熟悉了新设备的全部运转原理。如今的他可谓对新设备、新技术熟门熟路。

勤学善思,方见匠心。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他又将兴趣扩展到触摸屏方面。通过调试,将设备操作台上触摸屏的内容进行大量修改和功能扩充。如今,员工通过触摸屏界面,不仅能监测到多个电机和变频器状态,调控主电机转速,切换各种功能,还能对主电机实时状态进行监控。

不怕苦,不怕累,奉献精神最可贵。2019年8月,以“茆建军创新工作室”为基础成立的钢管厂一分厂党支部第三党小组成为了全厂的“红色攻关党小组”,成立以来获得公司技改和小改革奖项五项。在精益生产、技术创新、提质增效、技能培养等各个方面为分厂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员工技能研究创新、生产质量管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今年中石油第一届一线生产创新大赛将于年底前举行,茆建军带领团队申报了《精益生产中的设备可视化监控》课题,从4月起就没日没夜地完善补充课题内容。对于夺冠,他志在必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