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株石榴

2022年01月21日 10阅读 来源:资阳日报
-->

□十七

张婆婆的儿子总是向我母亲打听他老娘的情况,他估计他老娘有事瞒着他。

我母亲却觉得他多疑了。

张婆婆娘儿俩常常在电话里聊很久,主要是她说,儿子听。说的那些事,这次跟上次都差不多,儿子很有耐性,总能兴致勃勃地听完。

我母亲赞扬张婆婆的儿子有孝心。张婆婆却说她儿子“孝顺个屁”。

张婆婆四季的衣物,吃的住的都按她的要求置办,她儿子一点都不会马虎。张婆婆走到街上,总有人说,看看,城里来的时髦老太太!

张婆婆说儿子不孝顺,母亲把这个意思对张婆婆的儿子讲了。

不久张婆婆被儿子接去了浙江,到他儿子工作的地方去了。

没多久,她儿子发微信照片过来给母亲。

“张婆婆很高兴哩,看她搂着孙子,那个脸笑得哟……啧啧啧!”母亲有些嫉妒地说。

照片有几十张,有吃饭的、逛街的、游公园的,每张都有张婆婆,老人家总是乐呵呵的。还有一张全家福,大家众星捧月一样围着张婆婆。

“这下好了,她的儿子尽孝、工作两不误,张婆婆该满意了!”母亲说着,语气满是羡慕。

半个月后,又收到几张照片,母亲眼尖:“看看,看看,张婆婆咋有点不高兴?”

照片上,张婆婆在家耷拉着脸;在商场一脸茫然;和家人吃饭板着个脸,像在跟人生气。

母亲估计是张婆婆想家了,想让她消解一下思乡的情绪,就跟张婆婆通电话。末了,张婆婆悄声说:“儿子不孝顺哩。”

好吃好喝伺候着,张婆婆又说儿子不孝顺。母亲觉得张婆婆有啥子心事,等张婆婆儿子打来电话,就对他说了自己的疑惑。

过几天,照片显示张婆婆到上海去了。游外滩、赏明珠塔、吃大闸蟹,张婆婆仍然没有笑脸。母亲说张婆婆的眼神空空洞洞的,好像有点寂寞。

“这老太婆,想啥呢?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还没你那个福哩!”母亲看着照片自言自语。

一个月后,张婆婆跟母亲说,晚上睡不好,老是梦见她的老房子,特别想看看她亲手种的那株石榴,不知道树上的石榴有多大了。

往年,石榴树结的石榴多,张婆婆东家送西家送,大家吃不过来。张婆婆娘家有个刘老头特爱吃石榴,张婆婆就特意多送些给他。张婆婆自己却不吃。

我照了石榴树、芦花鸡、橙子树、老房子、酸菜坛子的照片,通过微信给张婆婆的儿子发了过去。

那边说,张婆婆笑盈盈地看得很仔细,他看着那几张石榴照片硬是舍不得放下。

一晃,石榴成熟了。一天,来了一个人,来人对母亲说要买几个石榴。母亲就打电话问张婆婆。张婆婆说随便他摘好啦。那人就挑大个的石榴摘了十几个。

没过几天,张婆婆儿子打来电话说张婆婆不见了。话音里满是焦急。

“人生地不熟的,她能到哪里去呢?”母亲问。

“她说要回老家,说了好多次,我没同意,突然就不见了。”张婆婆儿子问他老娘有没有打电话给母亲。母亲说没有。

母亲很担心,一天打几次电话询问。

找了几天,张婆婆的儿子把张婆婆给找到了。

母亲放下心来。

不久是中秋节。母亲要给张婆婆送自己做的月饼,出门时,猛然想起张婆婆不在家,而且好多天没打电话回来了。

她最近怎样了啊?还闹着要回家来吗?她儿子悉心孝顺着,应该习惯了吧!母亲那天不住地念叨张婆婆,张婆婆第二天就来电话了。电话里张婆婆很高兴。

她说:“我吃到石榴啦!”

“你儿子给你买的石榴啊?”母亲认为石榴哪里都买得到,没啥稀奇的,不至于那么高兴。

“不是儿子买的,是我自家的石榴。老刘给我带来的。”

“哪个老刘?”

张婆婆磕磕巴巴解释了半天,母亲总算明白了,老刘就是前不久来摘石榴的那个人,张婆婆娘家那个刘老头。

“老刘给你送石榴?太远了啊!”

“老刘的儿子在这边,他来耍,顺便给我带来的。”

母亲听了张婆婆的话有点纳闷:张婆婆种石榴,她却不吃石榴,怕酸。现在刘老头给她带去,她吃了,还说好吃。张婆婆这人真奇怪哩!

“儿子懂得孝顺了!”张婆婆突然对母亲说。

“你儿子啥时不孝顺?”母亲不解。

张婆婆像没听见母亲的话,匆匆挂了电话。

在母亲眼里,张婆婆出了门,变得奇怪了。张婆婆由不高兴变得高兴,她的儿子掐对了哪根筋呢?

张婆婆的儿子后来跟母亲说,他们是在老刘那里找到张婆婆的,当时张婆婆正在跟老刘一起吃石榴呢。

张婆婆说,那棵石榴树是老刘送给她的。老刘喜欢石榴树,喜欢吃石榴。

母亲心里“咯噔”一下,想起张婆婆的大名来——张石榴,乐了:“好你个张石榴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