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以“六个发力”实现法院工作大变样

2022年02月15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熊春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全市法院将统筹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以“增强凝聚力、发力创一流、工作大变样”为举措,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发力。

在政治建设上发力,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时刻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贯彻”活动,防止政治建设与业务建设“两张皮”。二是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统一起来,把领导优势转化为司法治理效能,确保人民法院对党忠诚,确保人民法院政治方向。三是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决抵制西方“宪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切实维护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在工作统筹上发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全市法院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大局履职尽责,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统筹安排好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强服务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三年为期总目标,加大“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力度,确保打深打透、除恶务尽,在深挖整治上见成效。二是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强金融审判专业化建设,创新金融案件审理机制,打造专业化金融审判团队。精准对接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司法需求,依法严惩脱贫攻坚领域腐败犯罪,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司法保障。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机制建设,在仙女湖法庭加挂环境资源审判法庭,管辖审理渝水区内全部环境资源案件,着力打造环境资源审判新亮点。三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要加强合同、担保类案件的审理,强化规则引领,促进公平竞争。妥善审理各类公司诉讼,加强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有效提振市场主体投资兴业信心。加强破产审判工作,推动建立破产案件“府院联动机制”,提升破产案件审判质效。深化行政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在部分地区推动设立行政争议调处中心。持续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集中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坚持各类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保护平等和发展机会平等的原则,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利益。推动新余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全力做好各项审判执行工作。当前,法院审判工作与复工复产关系紧密,必须用好司法手段予以保护,加强分析研判,统一涉疫情民商事纠纷的裁判标准和新情况的总结。要妥善化解涉疫情行政争议案件,落实好司法救助政策,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在审判执行质效管理上发力,提高质效评价和争创特色品牌

审判执行质效是争创工作的最主要评价指标。全市法院要紧盯“争创一流”工作,加强审判管理,推动审判质量、审判效率双提升。每个法院、部门争创工作要结合自身工作,多措并举,找准目标定位。

一是争创特色品牌措施要扎实。要加强司法政务、审务和信息技术的品牌建设力度,重点围绕上报省法院的8项品牌计划,以抓项目建设的手段抓品牌建设。二是审判管理要严格。要始终坚持均衡结案目标管理,科学统筹全年办案进度,充分发挥院庭长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对“四类”案件、“发改审”案件、长期未结案件的监管力度,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切实提高院庭长办案率。三是信息技术要运用。要坚持走信息化之路,转变传统办案方式,加大网上立案、网上开庭、网上送达、网上执行的应用力度,实现司法质效大提升。四是机制建设要创新。要加大创新力度,结合市域社会治理,加强诉源治理,及时研究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和措施,与市域治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争取更大支持,助力全市司法质效大转变。

在机制改革上发力,提高司法公信力

全市法院要进一步坚定改革的政治定力,以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和综合配套改革为抓手,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一是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审判权责清单,完善审判运行机制,明确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确保履职有据、权责明晰。积极推进审委会制度改革,建立全市法院案件评查专家库,强化评查力量,提升评查水平。落实好法官惩戒制度,完善问责制度,准确把握审判瑕疵和违法审判的界限。二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省级以下人民法院员额动态调整指导意见(试行)》,开展递补员额法官遴选工作,有效解决员额增补长周期和员额退出常态化之间的矛盾。制定完善聘用制书记员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全面完成内设机构改革。三是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坚持以庭审为中心,严格执行“三项规程”。加强与检察机关沟通协调,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全覆盖。

在基层基础上发力,夯实全市法院争创一流的竞争力

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打通与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基层整体效能。

一是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新提速。要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主动担当作为,找准试点工作与“两个一站式”建设特别是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的结合点,推动将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纳入市域社会治理进程。要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机制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二是推动智慧法院建设新发展。要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大力推广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等在线诉讼平台,全面开展网上立案、调解、庭审和送达等诉讼活动,努力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便捷化、立体化诉讼服务。要升级“收转发E中心”,加大“法官E助理”和“审判E管理”的应用力度,积极推广庭审语音输入,提高法官办案效率。要加大创新力度,建设好全省首家法院、检察院电子数据流通渠道,打造新余样本。三是推动法庭“双达标”建设新突破。要全力推进第三批“双达标”人民法庭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民法庭日常管理,确保全市法院7个基层人民法院全部“双达标”。要推进“六专四室”规范化建设,确保人民法院警务安全。

在队伍建设上发力,努力打造一流法院队伍

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法院工作的根本保障。全市两级法院党组要严格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努力锻造过硬法院队伍。

一是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要打造团结奋进、担当实干、率先垂范的班子,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好“一把手”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二是全面抓好司法能力建设。要坚持素质强院,深入开展“狠抓专业化审判、提升核心竞争力”活动,围绕审执流程标准化、庭审驾驭精细化、类案裁判统一化等要求,狠抓专业化审判,推进法院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加大法官培训力度,提高干警运用信息化办公、办案的能力和水平。三是重点抓好队伍教育整顿。要深入开展“两个坚持”和“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专项学习教育整顿,确保法院队伍绝对忠诚可靠。两级法院党组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压实责任,确保教育整顿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作者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