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带来发展“大变样”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分宜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大、项目为要”理念,精准谋划项目,精心策划开发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
做“行动派”,抓项目“大变样”
坚决落实“大干项目年”部署,以项目建设提速来促进干部作风“大变样”。进一步用好、用足“六个一”和“三位一体”项目推进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实施方案、一个工作组、一个通报、一个协调机制、一抓到底”。由挂点县领导对项目建设负总责,一线指挥,一线推进,一线解决问题。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帮扶“三位一体”的调度机制,推进项目建设“大提速”。
成立县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专职副书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于县发改委。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三位一体”调度会,听取各项目挂点县领导汇报各自挂点的项目建设情况,专题研究解决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每月通报制和检查督办制来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跟踪问效。县委总督查室、县重点办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督促检查。对项目推进不力的责任、帮扶单位,严格按《分宜县重大项目建设问责办法》执行并及时下达督办单,责令其限期整改。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和服务环境优化,凡涉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及办理证照等行政许可时,一律启动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理效率,积极主动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完善各项手续。进一步优先配置土地和优先保障资金。县直有关部门在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省财政性建设资金和安排县级财政补助资金、专项资金、配套资金、贴息资金时,优先保证县重点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优先争取和安排国家、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县级财政性资金应优先向重大项目倾斜。
做“行动派”,管项目大变样
投资是增长的“血液”,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分宜县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创新驱动、产业支撑、要素集中、全链推动,高起点、高标准地谋划产城融合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优势产业“果满枝头”。今年项目建设呈现以下特点:势头好。全县2020年第一批重点项目88个,总投资20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46亿元,1-5月份完成投资21.4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40.2%。其中,列第一批市重点项目43个,总投资152.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85亿元,1-5月份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3.7%,超额完成时序进度。气派大。第一批县重点项目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38个。总投资50亿元的国家电投分宜电厂2×66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海螺500万吨建筑骨料及机制砂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恩达退城进园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8.7亿元大岗山水库建设项目等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相继落地。“工”色浓。88个项目中,工业项目占30个,占项目个数的34%,总投资117.3亿元,占总投资的57.7%,占据了重点项目的“半壁江山”。重民生。88个项目中,列入政府民生实事的项目20个,特别是棚户区改造、庄塘中学、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改善民生、为民谋福祉的决心。
做“行动派”,建项目大变样
“春为防控战犹酣,驰骋不觉夏将临”。成绩的取得,不仅源于干事创业的热情,更依靠分宜县上下同心,化危为机,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松的韧劲。今年以来,分宜县探索“线上”精准招商模式,巧妙地变项目洽谈“面对面”为“屏对屏”、“线连线”,变项目签约“见面签”为“网络签”。进一步充实了项目储备库,确保全年有项目、可开工、能投产。同时采取项目建设大比拼、征地拆迁攻坚战、做行动派促大变样、招大引强活园区等活动,一大批新建扩建续建项目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抢抓有利天气,应复尽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气神,对标对表,倒逼工期,挂图作战。时至今日,总投资10亿元的江西盛泰精密光学年产6000万颗微型摄像头模组项目正式开工;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退城进园项目已新建厂房10万平方米,进入实战阶段;江西远景生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8亿元,年产10万吨一次性竹纤维餐饮具生产项目正强力推进;江西美客智能卡有限公司二期新上RFID芯片研发和生产项目、工业园区第二孵化园EPC项目热火朝天;分宜县麻纺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分宜县卓益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包装装潢及印刷生产项目如火如荼;江西新余分宜220kV变电站110kV送出工程项目有条不紊;分宜县绿色矿山创建项目矿山复绿、原料堆场新建、场地硬化、环保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分宜电厂2×66万千瓦扩建工程1号机组的正式移交生产投入运营,二期项目形式喜人。(严伍)
昔日“龙须沟”明日“碧玉带”
流经分宜县城南的“龙须沟”,发源于城区站前路,逶迤南流,于分宜镇界桥村十里店入钤阳湖,全长6公里。由于种种原因,以往的沟渠污水横流,腥臊恶臭,曾被当地居民视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
为彻底改变龙须沟的面貌,该县2017年底启动龙须沟综合治理工程,并把此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在全面推进河长制过程,全县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大力推进水环境整治,分类施策,精准治污,在摸清入河湖排污口基础上,对“龙须沟”采取工程治理措施,2019年中旬以后,水质长期稳定在三类水质。
为了使龙须沟水质能够长期达到入湖水水质二类标准,分宜县又实施龙须水环境提升工程,采取EPC+O(即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的模式,计划总投资7600万,主要有管网完善工程、沿线拦截湿地、河口湿地建设、面源污染削减、生态基底修复、环境监管系统建设等主要建设内容。
自2019年年底项目正式启动以来,特别是今年3月上旬复工以来,施工单位全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制定了详细高效的施工计划,正在抢抓工期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预计在年底可以如期交付使用。
近日在项目1号湿地看到,在清除了原有的淤泥之后,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施工现场,一套水环境强化处理设施已经安装完毕且正在后续调试中,该套装置具有水位监测设备、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一旦检测到上游水质水位异常,可以立即联动下游工程设施做好水质净化准备工作。
“这个雨水来临的时候,经过我们一级强化处理之后,它就会沉淀,然后进入我们的1号湿地,经过那个生态化处理回流到龙须沟,为我们下游的一个处理系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王勇军告诉记者。
在1号湿地到5号湿地之间,承担逐级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些湿地之间都以较为完善的管网相连接,管网在这其中发挥着截污、改流作用。除此之外,施工现场已经基本完成清淤工作和堤坝夯实加固工程,未来还将在堤坝补绿植绿,有条件的修建游步道,渠道补种沉水植物用于净化水质,并打造成为乡土物种选育基地,取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分外宜人地、天工开物城”。“龙须沟”旧容换新颜,虽然只是分宜治理水环境的一个小小缩影,却充分印证了分宜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遒劲步伐。分宜绿色发展之路,势必犹如那奔腾不息的滔滔袁河,一江碧水东逝去,万象更新入画来。(卢伟斌)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今年是我市“四年大变样”的决胜之年,分宜县以务实的精神、落实的办法、坐实的效果,吹响奋进号角,展现分宜担当,奋力实现经济发展“大变样”。
项目建设是实现动能转换、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分宜县紧跟市委步伐,从高质量发展、城乡面貌、民生事业、生态环境、党的建设等方面安排了50个大变样项目,通过设定目标标准、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工作责任、规定起止时限,推动“大变样”工作。
分宜县委书记李逸翔说:“我们将大变样各项工作纳入全县重点督查内容,严督实考、跟踪问效,一月一督导、一月一通报。目前,我们已对时序进度偏慢的5个项目责任单位进行通报,并同步发送提醒函给相关挂点的县领导。”
到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事事快推进、件件有着落。分宜县四套班子领导结合各自工作,带头走进项目现场、企业车间、社区,770多名科级干部甘当股长,乐当办事员,以实干担当推动大变样各项工作。5月24日分宜电厂首列经浩吉铁路直达煤运专列顺利到达分宜北站,开启分宜“北煤南运”发展新时代。5月29日分宜电厂2x66万千瓦扩建工程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移交生产投入商业运营。目前又酣战于2号机组的点火准备工作之中。
分宜电厂工程质量部副主任安城告诉记者,每天对进度计划进行盘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盘点和解决,每天还会定期召开调试会,以调试来促安装。目前,2号机组正在进行锅炉的酸洗工作,施工单位这边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机械资源,力争在7月30号之前完成2号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工作。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自“做行动派、促大变样”工作启动以来,分宜县在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精心打出“大变样”组合拳,创一流工作业绩,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开展“仙女湖夜话之钤企夜访”活动,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挂点帮扶,同时持续推进恩达退城进园、海螺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盛泰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抓好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棚户区改造、小荷工程等民生实事,为奋战“二季度”、奋力“双过半”,夺取“双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接下来,分宜县将像军人行令作战那样,说干就干,雷厉风行;像农民种田犁地那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像学生读书求学那样,以争先进、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将大变样各项工作一件件抓落地,一桩桩见成效,以务实的精神、落实的办法、坐实的效果,实现人人大变样、事事大变样、处处大变样,奋力书写新时代分外宜人地、天工开物城的新篇章。(吕小明)
路网结构提升服务水平提升技术创新提升
分宜公路分局围绕公路中心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办人民满意交通、建高品质公路为目标,公路建设达到了“三个提升”:公路路网结构提升、公路服务水平提升、技术创新提升,优质高效完成了分局“十三五”期间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目标管理任务。
路网结构明显提升
在2016年,交通运输部和省发改委对国省干线公路网进行了重新调整和规划,将分宜县原省道樟排线(分宜角元-山塘下-钤山镇-安福),调整为国道G220(东营-深圳),原樟排线(樟树-分宜)调整为国道G533,结束了分宜没有国道的历史。此后,分局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争取上级投资,推进重点建设项目,致力推动分宜公路发展势头。“十三五”期间完成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升级公路改造。在全县国省干线公路总体规划、前期推动、加密网络上下功夫,完成了G220东深线、S222棋河线、G533樟分线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启动S222棋河线二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
坚持抓住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牛鼻子”不放松,根据每年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数据,科学分析,认真谋划路面养护大中修工程建设,全面彻底有效修复路面病害,不断提升公路路况质量水平。“十三五”期,分局国省干线公路163.435公里实施路面养护大中修,当年新发现次差路次年实施大中修比例达到80以上;实施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确保了管养公路路面平整舒适,路况质量优良。
服务水平大为提升
以“畅安舒美”为标准,在宜行宜游宜憩上下功夫,共创建省级示范路77公里,以彩色路肩和彩色标线,完成“黑白”路面变成“彩色”路面这一创举,并充分利用公路两侧沿线闲置空地,采取“路地共建”模式,在G220东深线分宜段建设了“古韵芳华、霞光万年、钟灵钤山、毓秀松山、江山宜景”6个公路观景台,并在G220东深线分宜段32.1632公里省级示范路基础上,投资1300余万元打造科技示范路,畅通、安全、舒适、美丽、智能化的公路赢得了地方政府、沿线百姓、过往司乘人员的一致好评。
建成1个服务区和4个停车区,不仅实现了分宜县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从无到有,而且是全覆盖。为车辆提供停车、充电、加水服务,向司乘人员提供如厕、休息、手机充电、热水供应、无线网、交通出行信息等服务。在营运维护与服务上开展保洁、保通、保绿、保亮、保安、保服务的“六保”温馨服务活动,把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建成赏心悦目、整洁美丽的“会客厅”,让公众出行者走得暖心舒心放心顺心。
结合“蓝天行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以实现干线公路“八无”为管理目标,借力“路长制”,重点做好公路两侧边沟内的垃圾清除,加大公路路面清扫保洁力度,加大路面洒水频率,助力蓝天行动的开展,确保辖区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整体提升。
技术创新显著提升
大力推广路面养护工程新技术应用。首次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项目中推广水稳基层就地再生、沥青砼下面层泡沫沥青冷再生、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精表处等“四新技术”,做到“翻修不增高、废料再利用、沥青砼不加热”,既环保,路况也得到提升,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积极建设科技治超点。按照全省科技治超点建设要求,在G220分宜至安福段建设了电子抓拍系统,成为分宜县首条动态检测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车道,为突破科技治超检测数据的执法应用难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积极推广新技术。2018年市局与重庆交通大学、重庆诚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研究精表处技术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课题获省厅科技项目立项,在分局管养的S311建排线二级公路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进行了试验,效果良好,技术指南已通过专家评审,为全面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蔡瑞)
创建绿色矿山守护绿水青山
“即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近年来,分宜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战略,在推进非煤矿山综合治理过程中,下大力、出重拳,守护一方绿水青山,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走进位于湖泽镇的分宜县钤鑫隆矿业有限公司,这里满眼青翠,绿意浓浓。生活区、办公区、作业区也一改过去灰尘满地的矿区景象,取而代之的是绿色环绕。钤鑫隆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生产及矿山开采为一体的矿山企业。近一年来,该公司严格按照全市绿色矿山建设推进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以“生态矿山,绿色矿山”为目标,加大绿色投入,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绿色矿山。
县应急管路局煤检站站长陈晶说:“我们创建之前矿区粉尘大,道路的话也没有硬化,道路也比较脏。通过整治以后,我们道路进行了硬化,粉尘的话也通过除尘,降尘,洒水也都降低了,整个矿区的环境也好了很多,整个空气质量,也都整个提高了。”
同样,在分宜海螺公司凹下采石场看到,绿色创建后的凹下采石场一派井然有序的场景,为了抑制生产平台内的扬尘,矿山不仅加装了喷淋系统,还配备雾炮车,旨在营造一个绿色、高效、可持续化生产的安全矿。
分宜海螺凹下矿矿长袁会云介绍,在绿色矿山的创建当中,一个是对登山道这个浇筑水泥马路,喷淋系统,包括洗车台,雾炮装置,洒水车,从树苗的投入沙树,松树,葛藤这些投入将近约450万元,在去年的八月份通过省级绿色矿山验收,后期将录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后期我们矿山这一块将加大投入,积极成为赣西片区一道绿色靓丽风景线。
为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利用好矿山,近年来,分宜县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做法,在全面整治违法采矿工作中,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在适度保障市场需求且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控制采矿权的最低数量,有序退出全部探矿权,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让绿水青山怀抱金山银山,在“双赢”中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分宜县应急管理局非煤矿山股韦东说:“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包含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矿地和谐等丰富内涵,是矿业开发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调结构、转方式要求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县正加快非煤矿山综合治理进程,依法依规推进关闭、整合、收储工作,同步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守护好我们分宜的绿水青山。”(吕小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