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涛 通讯员符琦 石浩
脱贫增收,产业是核心支撑,南安乡围绕特色果冻橙种植产业,奏响“土地流转”“扶贫基地”“集体经济”“庭院经济”的脱贫四重奏,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打牢脱贫致富的基础,走出一条高质量脱贫的特色产业路。
调优结构兴产业,土地流转点石成金
自2016年江西润昌果业开发有限公司落户南安乡东洛村委,南安乡就紧盯特色果冻橙产业巨大的市场前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积极协调土地流转进度。2016年,果冻橙产业落地就流转土地125亩,通过稳步发展,2019年新增流转面积245亩,今年又新增流转面积400亩,五年来总计为村民带来租金收益87.7万元,土地流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点石成金手。
“我今年68岁了,只有一个孙子在读初中,家里没有劳力,每年都是我辛苦操持那几亩农田,渐渐力不从心了。今年果冻橙基地又要扩大规模,流转了我家的土地,在家坐着也能每年拿到1000元的租金,我还能去基地打点零工,真不错!”贫困户欧阳矮婆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生活的苦难并没有磨灭这个矮个子女性的斗志,不但自己操持农事,农闲时还见缝插针地打零工,不但与村委的合作社签订了合同,种藠头、栽果树、摘桔子等各种时节性工作中也都能看到她的身影。通过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投入到经济效益更高的特色种植产业中去,不但充分挖掘了农村土地价值,更提高了农民收入,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物化资金健产业,扶贫基地稳步帮带
为全面推广果冻橙产业和增加贫困户收入,2018年,南安乡政府自筹资金80万元,依托新余市情联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购置果冻橙大棚,委托基地管护的模式,参与果冻橙产业,共种植了果冻橙20亩,2019年乡果冻橙产业总收益8万元,今年预计总收益将达到12万元,稳步提升了减贫成效。
据了解,扶贫基地产生的收益按每个村委十万元占股的方式,平均分配给各村委会作为村级集体收益。收益到村后,70%由村制定产业收益分配方案,用于贫困户务工奖补、经营奖补、无劳动力人口收益直补,差异化分配给本村委的贫困户,再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的形式分别汇入贫困户的账户中,直接增加贫困户收入。剩余30%投入到本村晓康驿站作为贫困户激发内生动力的奖励基金。通过收益分配,达到帮扶一批、带动一批的积极成效,全面巩固脱贫质量。
村企合作强产业,集体经济持续壮大
在特色种植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下,今年,南安乡各村委通过“村两委+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的新模式,以村委的名义投资入股江西润昌果业公司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新开垦的400亩基地中,有200亩种植美国葡萄柚。前三年各村委共投入约120万,基地投入120万,第四年产生收益后先还村委本金,村委本金还清后再还基地的本金,全部还清后再按各自50%分配收益,届时预计每年可为全乡带来750万村级集体经济收益。
近年来,南安乡始终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公司+农户”等抱团共赢、捆绑式发展的模式,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发展脱贫致富产业,并不断完善产业带贫益贫机制,组织贫困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联结,通过逐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活力和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严抓落实创产业,庭院经济托起希望
为深入挖掘农村土地资源和贫困户增收潜力,南安乡严抓区级《关于鼓励贫困户种植果树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方案》落实,切实摸排贫困户房前屋后、庭院菜园面积情况,由贫困户根据自身需要认购果树苗,按照实际需求上报了计划数并通过区级检验核准,贫困户的购苗款将在区级验收栽种情况后由区级扶贫资金兜底,贫困户只需投劳投肥、自我管理和经营,便可收获属于自己的特色小产业。
为确保庭院经济发展顺利,南安乡积极与江西润昌果业开发有限公司沟通联系,依托其丰富的特色果树种植经验及采购树苗渠道,在兼顾成活率及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购买成活率高、管理简单、丰产期长、口感上佳、经济效益高的美国葡萄柚双春苗,并与润昌果业约定了技术指导、销售兜底等事宜,润昌果业通过微信群线上指导的方式,根据果树生长情况同步指导贫困户如何剪枝打理、除虫施肥、喷洒农药以及在特定时节的高发病虫害防治,在果树丰收后,贫困户可选择自行销售,也可交由润昌果业统一收购销售。通过龙头企业保驾护航,最大程度保障贫困户利益。3月5日,全乡673株美国葡萄柚双春苗已栽种完毕,为99户贫困户带去了新的产业希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