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是新余医生,我在非洲抗“疫”

2022年02月15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本报记者陈玉霞 通讯员付敏

当世界目光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这样的“重灾区”时,非洲疫情的扩散却可能成为新隐患。截至北京时间4月7日凌晨,非洲新冠肺炎确诊感染病例累计10117例,累计死亡病例487例(数据来源:微信公众号新华非洲)。在距离中国7个时区的乍得共和国,有一支正在与当地人民共同战“疫”的中国医疗队——中国(江西)第15批援乍得医疗队。4月3日晚,记者通过微信联系到该医疗队中一名医生——新余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张丽卫,了解中国医疗队援非抗“疫”的故事。

支援撒哈拉沙漠南缘国家的中国医疗队

北京时间4月3日晚9点30分,此时正是乍得的下午两点半,在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埃的中乍友谊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张丽卫刚刚接诊完一名名叫Moussa的乍得患者,由于患者说的是阿拉伯语,张丽卫在助手Adoum的协助下才完成了诊疗。2019年11月初,新余市人民医院医生张丽卫通过选拔,成为中国(江西)第15批援乍得医疗队一员,在中乍友谊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据了解,该医疗队共有医生11名,由心内科、感染科、骨科、妇产科、麻醉科、眼科、耳鼻喉科、普外科、针灸科、影像科、病理科专家医生组成,其中6名为新余队员,分别是新钢中心医院感染科周东辉、新余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艾青涯、新余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张丽卫、新余市中医院中医科宋思庆、新余市中医院病理科胡映东和新余市中医院影像科张誉。自1973年开始,江西省向突尼斯派出首批援外医疗队,1978年向乍得派出第一批援外医疗队。46年来,江西省累计派遣援外医疗队37批1270人次,为受援国提供服务750万人次。

“我们所在首都恩贾梅纳周边治安比较稳定,大部分居民对我们很友好,称我们为中国的好朋友。”谈起乍得的情况,张丽卫告诉记者,非洲国家卫生系统普遍薄弱,基础医疗设施不完善,处于非洲中部,撒哈拉大沙漠南缘的乍得共和国也不例外。乍得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牧业国家,全国人口约1500万,由于大部分土地为沙漠地质,常年干旱缺水,伤寒、疟疾等传染病高发。“当地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做个CT折合人民币约1200元,大部分当地居民一个月攒的钱还不够做一个CT。疫情一旦在医疗体系落后、防疫物资紧张的乍得蔓延开来,后果难以估量。”张丽卫无不担忧地说。

将中国抗“疫”经验“复制”到乍得

因此,当得知1月23日武汉封城的消息开始,中国医疗队就时刻关心着祖国的抗疫进展,自发捐款支持国内抗疫,随着疫情的快速蔓延,他们又多了一项使命:同乍得人民并肩战“疫”。队员们通过家乡媒体以及和国内同事交流,吃透中国的抗“疫”经验,在当地疫情未发生之前,为可能发生的疫情爆发做好预防,避免乍得在抗击疫情中走弯路。

然而,医疗队如何将“中国经验”“复制”到不同语言、不同治理体系、不同风土人情的乍得,并结合当地情况转化为实际的方案,对当地公共卫生政策产生积极影响?张丽卫告诉记者,在当地疫情爆发之前,中国医疗队便在大使馆的领导下与乍方携手商讨防控方案,比如向中资机构及在乍华人华侨发倡议书,建议实行分餐制,做好自身防护,提出国内返乍人员报备隔离制度。同时,协助医院优化诊疗流程,在医院进行防疫知识系列讲座,分发法文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为在乍华人华侨及当地民众开通24小时医疗服务热线等,其防疫措施几乎与国内同步。记者了解到,截至北京时间4月7日凌晨,乍得共9例确诊病例,尚无华人华侨确诊病例,所有确诊病例均在首都恩贾梅纳,中国医疗队所在的中乍友谊医院也是首都4家定点医院之一,目前尚未有确诊患者收治入院。

“乍得政府对疫情也非常重视,发生疫情时第一时间要求全国停课,发布严格的‘管控令’,要求部分店铺关门,禁止聚集做礼拜等。3月底,乍得停飞所有客运航班,禁止一切外国人入境。4月2日开始实施宵禁……目前,当地最大的问题还是防疫物资短缺,街上不戴口罩的比比皆是,口罩对他们来说太贵了。”张丽卫说。不过,他也观察到,在有效分享“中国经验”后,通过乍得媒体“苦口婆心”劝说,当地居民的防疫意识不断加强,“3月以来,人员聚集的情况少了很多。前两天到网络公司办事,大家自觉排队,保持1~2米的距离。有条件的行政单位严格执行洗手、消毒、测体温等防疫措施。”张丽卫还提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在中乍友谊医院旁边有一个教堂,原先每天下午六七点人满为患,自3月以来,也逐渐变得空旷起来。

“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和国内不同的是,乍得无发热门诊,诊疗程序不明确,患者无口罩可戴,我所在的耳鼻喉科也时常接诊有发热、咳嗽症状的患者。疫情当前,我们医疗队所有队员都写了请战书,全力支持、协助受援国抗疫,保障乍得华人华侨健康。”张丽卫告诉记者。前不久,中资机构一名员工从埃塞俄比亚乘飞机返回乍得。3月22日,在隔离期的第3天,这名员工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高达38.4℃。队长周东辉接到大使馆通知后,立即带领数名相关专业队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前往查看其病情,通过咽拭子核酸检测等方式,最终排除了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看到这名员工经过药物治疗后第二天体温恢复正常,队员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张丽卫感慨道。当前防疫物资紧缺,幸运的是,3月16日,国家卫健委和江西省卫健委火速将第一批急需的防疫物资空运给医疗队,有口罩、帽子、手套、防护服、隔离衣、面屏、护目镜等,以解燃眉之急。3月27日,马云公益基金会捐赠的批量防疫物资飞抵乍得。

隔着7个时区的守望相助

“医疗队驻地有卫星电视,也有手机网络,国内疫情期间,我每天通过新余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家乡媒体了解疫情动态。当新余被列为高风险地区,队员们的胸口就像压了块大石头一样,整天闷闷不乐。这边物资短缺、交通不便,没法为家乡人民筹集到抗疫物资,大家就自发地捐款。有队员的家人出现发热症状,大家流着眼泪相互安慰、打气。看着国内疫情得到缓解,新余46天‘逆势’‘双清零’,我心口那块大石头终于卸了下来。之前,我每天安慰着家人,为国内一线抗‘疫’的同事加油打气,在一个多月之后的今天,他们反过来安慰我。虽隔着7个时区,相隔上万公里,仍能感受到家乡人民守望相助的温暖。”

“女儿每天都在问‘爸爸,你怎么还不回来’,我想告诉她,在国内是治病救人,在非洲也是治病救人,都是实现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的价值,并没有因为在非洲而贬值……”张丽卫说,现在最盼望的是疫情早日结束,能早日回国,回家抱抱可爱的女儿。(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