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市人社局战“疫”显担当

2022年02月15日 10阅读 来源:新余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简丽华报道: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随着市委、市政府科学防控举措的持续发力,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如何在抓好疫情防控不松劲的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早日步入正轨,成为我市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场“硬仗”。为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打赢这场硬仗,市人社局主动作为,从大力推行线上服务到多举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从落实各项社保“免减缓”政策到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关爱打出系列组合拳,在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有序恢复居民生产生活工作中彰显人社担当。

创新线上招聘,赛出人社速度。为将疫情对招工稳工的影响降到最低,市人社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第一时间开展线上招聘,自1月23日起,市人社局承办的大型现场招聘会和日常室内招聘会均转为网上招聘。自主开发新余人社“线上人力资源市场”,搭建线上平台,加大网上就业招聘服务力度。先后举办了“新余市春季大型人才线上招聘会”“新余市重点复工复产企业线上专场招聘会”和“新余市复工企业网络就业招聘会”等专场线上招聘会。截至3月下旬,累计为713家企业发布岗位18715个,14670名求职者通过线上参与招聘,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656人。

支持复工复产,体现人社强度。及时出台《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就业帮扶和企业稳岗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当前就业稳定和企业稳岗工作的通知》,成立综合协调、用工保障、政策研判、风险防范、激励支持共5个工作专班,分别对口联系帮助各县区做好城乡劳动力就业和企业用工服务工作。发布《致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和市内企业的一封信》,引导务工人员外出有序流动和鼓励市内就业创业。建立劳务合作机制为返岗员工提供“点对点”接送服务,共组织49批927名农民工返岗复工,做到疫情防控和务工就业两不误。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已有794家企业复工复产,其中规上企业396户,复工率99.25%;实际上岗人数81215人,返岗率91.3%。

落实扶持政策,显示人社力度。积极贯彻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文件精神,自2月起,免征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工伤、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期限为5个月;个体工商户按单位参保的,参照中小微企业享受减免政策;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三项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为3个月;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可按规定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据了解,在社保减免政策出台前已有330家企业正常缴纳,市人社局按政策将可减免的单位部分金额批量退回参保单位,但发现有109家单位未留存银行信息,于是市人社局工作人员逐一电话联系参保单位补录银行信息,确保已缴费的企业全部退费成功。预计市本级全年为参保单位减免养老保险费1.2亿元、工伤保险费700万元、失业保险387万元。

细致便民服务,展示人社精度。积极推行“网上办、掌上办”,大力推广“江西省社会保险线上服务大厅”办理业务,积极引导个人利用江西人社手机APP、江西人社微信公众号、赣服通等进行社保信息查询、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伤保险待遇认证、参保缴费等业务。同时,引导企业经办人员通过QQ群办理业务咨询、政策解答、业务受理等。截至目前,市本级网上受理社保增减业务8000余笔;完成养老金领取资格网上认证6000余人次。暖心提供预约办,对有特殊需求的办事群众,提供预约办理服务,办事群众提前一天进行电话预约,做好事先咨询预约,备齐相关资料,即办即走,减少停留时间。截至目前,共办理预约事项400余件。逾期业务能补办,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用人单位逾期办理职工参保登记、缴费等业务,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未能及时办理2020年一次性补缴或定期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放宽时限要求,允许疫情结束后补办,逾期办理缴费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记录,补办手续应在疫情解除后三个月内完成。疫情期间若单位未及时缴纳社保费,疫情解除后补缴的,逾期期间免收滞纳金和利息,个人账户从实际缴费当月计息。参保人员未及时办理基本养老金申领手续的,可在疫情解除后补办,经审核后,自审核次月起补发逾期期间应发放的基本养老金。

关心一线干部,彰显人社温度。自疫情发生以来,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广大干群主动放弃春节假期,牺牲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时光,肩负起各自的使命和责任,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战“疫”一线。为了表彰“战疫先锋”做出的突出贡献,市人社局严格落实省市相关政策:对参加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优先申报评审职称;在岗位评用时,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可优先聘用;在2020年度百千万人才工程、政府特殊津贴的遴选推荐以及在人社部门开展的人才项目选拔中,对在参加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并发挥积极作用、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予以倾斜;对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按规定给予表彰。目前已开展及时奖励2批,共12家单位和17名个人受到及时奖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